精编动物医学毕业论文-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72603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动物医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编动物医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编动物医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动物医学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动物医学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河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专 业 动物医学 层 次 本科 学 号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 年 月 日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摘 要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其发病率一般在40以上,死亡率在7以上。从而导致仔猪成活率低、饲料报酬低,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同时由于腹泻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它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生理、病原、饲料、应激以及环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腹泻发生的原因,从免疫、饲料营养、饲料管

2、理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型预防措施,提高了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仔猪;早期断奶;腹泻;原因;防治目 录正文4引言41、引发仔猪腹泻的因素41.1、生理性因素41.1.1、胃酸分泌不足41.1.2、胃肠消化酶少41.1.3、免疫能力较弱51.1.4、体温调解51.1.4.1、物理调解能力有限51.1.4.2、化学调解效率低51.2、病源性因素61.2.1、细菌性腹泻61.2.2、病毒性腹泻71.2.3、疾病密螺旋性腹泻71.3、饲料性因素71.3.1、饲料中植物蛋白所占的比例过高71.3.2、脂肪过高81.3.3、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81.3.4、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因子81.3.

3、5、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81.4、应激因素91.5、环境因素92、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表现103、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103.1、防治103.1.1、疫苗接种103.1.2、补酸化剂103.1.3、补酶制剂113.1.4、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113.1.5、补铁113.1.6、提高氨基酸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123.1.7、合理加工处理饲料原料123.1.8、添加高水平氧化锌123.1.9、减少应激123.1.10、加强环境控制133.2、治疗143.2.1、抗病原消炎143.2.2、补液143.2.3、理肠健胃153.2.4、增强肌体免疫能力154、小结15参考文献16致 谢16IV引 言 仔猪

4、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断奶后8-13d,仔猪腹泻率高达32%,14-17d,增至41.4%,到22-28d,降到8.4%。由于引起本病发生的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断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1、引发仔猪腹泻的因素1.1生理性因素1.1.1 胃酸分泌不足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只有胃内pH值低于4时才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能使大量病菌灭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可被胃中乳酸杆菌分解成乳酸,成为哺乳

5、仔猪胃酸的主要来源。所以尽管哺乳仔猪分泌胃酸能力很弱,仍消化良好。而仔猪断奶后,乳酸来源终止,胃酸分泌仍然很少,仔猪胃内酸度不足,使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影响饲料特别是蛋白质消化,消化不良的饲料为小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它病原菌繁殖提供了条件,而乳酸杆菌的生长则受到抑制,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肠内渗透性紊乱而发生腹泻1。1.1.2 胃肠消化酶少 仔猪刚出生时,除乳糖酶、凝乳酶含量较高外,其它各种酶含量都较低。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乳糖酶逐渐减少,胃蛋白酶、胰淀粉酶则逐渐增加。到45周龄时,乳糖酶降到最低限度,而其消化系统仍不成熟,不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仔猪断奶,本身就是一种应激

6、,会使消化酶分泌环节受到影响,使消化酶含量减少、活性降低。断奶仔猪从吃母乳为主转到以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两种营养源截然不同,所需消化酶差异很大,加上又给以高能高蛋白饲料,终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2。1.1.3 免疫能力较弱母猪初乳中乳蛋白含量高达7%,占干物质34%,而且主要是免疫球蛋白。新生仔猪肠壁通透性好,能完整地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获得被动免疫。而常乳中球蛋白含量仅0.5%左右,此时仔猪很难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只能依靠主动免疫。kelley等(1980)的研究表明,断奶应激可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能力,引起仔猪抗病力差,导致拉稀、生病等3。由于断奶前抗体数量很少,断奶后

7、仔猪母源抗体来源终止,而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循环抗体水平降低,细胞免疫受到抑制,抗病力较差,这也是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1.1.4体温调解初生仔猪体温调解功能发育不全,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差,容易发生腹泻。1.1.4.1物理调解能力有限仔猪对体温调解主要靠皮毛、肌肉颤抖、坚立运动和挤堆等方式进行。1.1.4.2化学调解效率很低 仔猪出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对各系统机能的协调能力差。因此,当物理调解不能维持体温时,虽然体内也能通过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来提高物质代谢,主要时提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来增加产热,但效率很低,6日龄前特别突出。7-20日龄期间逐渐得到改善,到20日龄才接近完善。

8、因此初生仔猪临界温度高达35度,如处在13-24度,仔猪在出生第一小时可降低1.7-7度,尤其在出生后20分钟,温度降低更快,0.5-1小时后开始回升,全面回复大约需要48小时。生后绝食或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温度下降更快。1.2病源性因素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造成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常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轮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一些科学家们指出:轮状病毒和特定的大肠杆菌菌群的联合感染才是腹泻最主要的病因4。1.2.1 细菌性腹泻病原性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之一,大肠杆菌为消化道内的常

9、在菌,早期寄生于仔猪的结肠内。在哺乳期,由于母乳抗体及乳中其他抑制物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繁殖,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当仔猪断奶后,肠道消化酶下降,对饲料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蛋白质在肠道后段腐败发酵增多, 加上母源抗体供应中断,免疫力下降,这就容易引起感染造成腹泻。同时,断奶应激还会使循环抗体水平降低,抑制细胞免疫力和免疫水平,引起仔猪抗病力弱,这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大量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条件。1.2.2 病毒性腹泻当仔猪感染冠状病毒、轮状病毒时,病毒侵袭细胞,使受感染的细胞变性、坏死,随着肠绒毛细胞损害程度的增加,腹泻的严重性增加。当病毒侵袭整个小肠时,引起小肠破损程度增加,发生破损后

10、,小肠的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液体排出量增加,肠内大量未被吸收的固体物质自身吸附水分,以保持肠内渗透压的平衡,从而进一步加重腹泻的危害。仔猪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一旦饲养管理不善,易发生传染性胃肠炎性腹泻,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气温突降是诱因5。1.2.3 痢疾密螺旋体腹泻痢疾密螺旋体主要侵害大肠。其侵入大肠上皮细胞,尤其是杯状细胞,可造成糜烂,加快细胞更新,使大肠粘膜发生出血性炎症。在生理功能上,该螺旋体干扰液体和电解质的吸收,并造成黏液分泌亢进,吸收机能丧失而引发腹泻。1.3 饲料性因素1.3.1 饲料中植物蛋白所占的比例过高由于仔猪胃液分泌少,消化酶种类少,酶的活性低,再加上胃酸含量不足,

11、所以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易过高,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但可利用高消化性的动物性蛋白质。1.3.2 脂肪过高脂肪的消化水解速度缓慢,加之在仔猪时期,胰脂肪水解酶的分泌远远不足,对脂肪水解的能力很低。当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过高,很容易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1.3.3 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亦会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如植物凝集素、抗胰蛋白酶营养因子会降低仔猪对大豆产品的利用率。未经过恰当处理的大豆蛋白含有某些具有抗原性的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可引起早期断奶仔猪过敏。当仔猪肠道发生过敏性反应时,其结构和功能将发生损伤性死亡,出现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影响养分的消化吸收而出现营养性腹泻。1.3.4 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因子仔猪饲料中维生素需要量虽然不多,但是必不可少,如烟酸和维生素B12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辅酶,缺乏会导致消化不良而腹泻。此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硒、铁、锌)的缺乏也会导致仔猪的腹泻,如缺铁或缺铜会引起仔猪贫血,结果使机体对大肠杆菌敏感,进而引起并发性腹泻6。1.3.5 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物质,可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平衡,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但仔猪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差,过高的纤维素不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