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72563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学(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细胞特点,浆细胞:核倾向一边,胞质有空泡 成骨细胞:胞核偏位 胞浆呈云雾状 原始细胞:核仁明显 红系:胞核位处中央,核周有淡染区(早幼红 胞质突起) 外周血无有核红细胞 原单核细胞:胞核无规则 淋巴细胞:胞核大胞质小,1,正常血细胞形态,2,第一节 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3,1.细胞体积 : 大小(早幼粒大于原粒,巨 核细胞由小到大) 2.细胞核 : 大小 (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核形 : 圆 凹陷 分叶 核染色质结构 :细致、疏松 粗糙、紧密 核仁: 有无 3.胞浆: 少多(淋巴除外) 胞浆颜色: 蓝淡蓝、红 胞浆颗粒: 无有 核浆比 : 大 小,4,5,全部血细胞共分六个系统: 粒细胞

2、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 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 每个系统分为原始、幼稚、成熟三大阶段 粒系和红系细胞形态比较复杂, 其幼稚细胞又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6,第二节各系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可归纳为三方面九特点:,A.胞体:大小、边缘、形状B.胞浆:多少、颜色、颗粒C.胞核:形状、染色质、核仁,7,一、 粒细胞系,1. 原始粒细胞,a. 胞体:d:10-18m,圆形或椭圆形,b. 胞浆:量少,透明天蓝色(水彩画感),一般无颗粒。(副原粒(型)可以有颗粒),c. 胞核:圆或类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2-5个,较小,淡蓝或无色。,8,图 原始粒细胞,9,一、 粒细胞

3、系,2. 早幼粒细胞,a. 胞体:d:12-20m,较原粒大,圆形或椭圆形,b. 胞浆:量较多,淡蓝色,内含大小、形态、多少不一的紫红色的非特异性的嗜天青颗粒,分布不均,可盖于核上 。,c. 胞核:圆或椭圆形,多偏位,染色质较原粒粗糙,核仁可见或消失。,10,图 早幼粒细胞,11,一、 粒细胞系,3. 中幼粒细胞,胞质中开始出现不同的特异性颗粒:中性、嗜酸性、嗜碱性颗粒。,12,一、 粒细胞系,(1)中性中幼粒细胞,a. 胞体:d:10-18m,圆形。,b. 胞浆:量多,淡红,淡蓝色(较早期),内含中等量,大小(较小)较一致的淡紫红色特异的中性颗粒,早期仍有嗜天青颗粒 。,c. 胞核:略小于早

4、幼粒细胞(2/3-1/2),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可能出现凹陷(凹陷程度核假设直径1/2),核染色质凝集成索块状,核仁消失。,3. 中幼粒细胞,13,图 中性中幼粒细胞,14,一、 粒细胞系,(2)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a. 胞体:d:15-20m,圆形 。,b. 胞浆: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桔红色的特异的嗜酸性颗粒,早期颗粒可呈紫蓝色。,c. 胞核:似中性中幼粒 。,3. 中幼粒细胞,15,图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16,一、 粒细胞系,(3)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a. 胞体:d:10-15m,圆形。,b. 胞浆:数量不多、排列零乱、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的特异的嗜碱性颗粒。,c. 胞核:椭圆形,轮廓不

5、清楚,染色质较模糊。,3. 中幼粒细胞,17,图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18,一、 粒细胞系,(1)中性晚幼粒细胞,a. 胞体:d:10-16m,圆形 。,b. 胞浆:量多,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c. 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花生形(凹陷程度一般为核假设直径1/23/4),染色质粗糙呈粗条块状,排列更紧密 。,1/2,4. 晚幼粒细胞,19,图 中性晚幼粒细胞,20,图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一、 粒细胞系,4. 晚幼粒细胞 (2)嗜酸性晚幼粒细胞,21,图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一、 粒细胞系,4. 晚幼粒细胞 (3)嗜碱性晚幼粒细胞,22,一、 粒细胞系,5. 杆状核粒细胞 (1)中性杆

6、状核粒细胞,核呈C形、S形、V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粗糙呈块状。 与晚幼粒区别,主要在核的凹陷程度:杆状核凹陷程度3/4。,3/4,23,图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图 中性晚幼粒细胞,24,一、 粒细胞系,5. 杆状核粒细胞 (2)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图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25,一、 粒细胞系,5. 杆状核粒细胞 (3)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图 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26,一、 粒细胞系,6. 分叶核粒细胞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核分25叶,以34叶多见,叶间以核丝(桥)相连。,27,一、 粒细胞系,6. 分叶核粒细胞 (2)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核以2叶多见。,28,一、 粒细胞系,6. 分叶核粒细

7、胞 (3)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29,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核仁 核染色质、颗粒(从无到有),核染色质 浆色、 颗粒(从非特异到特异性),核形 核染色质,杆状核,核凹陷程度 核染色质,30,核凹陷程度(与核假设直径比 ) 中幼粒:3/4,31,二、 红细胞系,1.原始红细胞,a. 胞体:d:15-20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b. 胞浆:量少,深蓝色(油墨蓝),不透明,无颗粒,核周淡染(鱼肚白)常有伪足。,c.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染色质呈细致颗粒状。 核仁1-2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32,图 原始红细胞,33,二、 红细胞系,2. 早幼红细胞,a. 胞

8、体:d:15-18m,圆形或椭圆形。,b. 胞浆:量多,蓝色,不透明,仍有瘤状突起,核周淡染区 。,c. 胞核:圆或椭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染色质浓集呈烟丝状或粗密的小块,较原红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34,图 早幼红细胞,35,二、 红细胞系,3. 中幼红细胞,a. 胞体:d:8-15m,圆形。,b. 胞浆:不同程度的嗜多色 性:灰蓝色、灰色、灰红色。,c. 胞核: 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凝聚成条索状或块状,有明显空隙,如打碎墨砚感。核仁完全消失。,36,图 中幼红细胞,37,二、 红细胞系,4. 晚幼红细胞,a. 胞体:d:7-10m,圆形 。,b. 胞浆:量多,浅灰,浅红色或同成熟红细胞染

9、色(血红蛋白化)。,c. 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质凝聚成块状。,38,图 晚幼红细胞,39,二、 红细胞系 5.网织红细胞,型,型,型,型,胞体直径7-8m,活体染色后,胞质中出现蓝绿色或深蓝色网点状结构,,40,二、 红细胞系 6. 红细胞,胞体直径7-8m,双凹圆盘状,粉红色,边缘较深,中央较淡。,41,小结,1、红系各个阶段浆中都无颗粒。 2、原红、早红胞浆颜色比其他原始、幼稚细胞的胞浆偏深,且有伪足突出。 3、核形一般为圆形,特别是中红、晚红。 4、各阶段细胞区别:,42,原红,早红,中红,晚红,核仁 核染色质,胞体大小、 核染色质、浆色,核染色质、 浆色,43,三、 巨核细胞

10、系,a. 胞体:d:1530m,圆形或不规则形 。,b. 胞浆:量较少,不均匀,边缘不规则,深蓝色,无颗粒,核周淡染 。,c. 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染色质粗大网状,排列紧密(较其它原始细胞粗),核仁23个,不清晰。,1. 原巨核细胞,44,图 原巨核细胞,45,三、 巨核细胞系,a. 胞体:d:3050m,不规则形,b. 胞浆:量增多,伪足,蓝色或浅蓝色,核周少量嗜天青颗粒 。,c. 胞核: 不规则、折叠、扭曲、肾形或分叶,染色质粗颗粒状或小块状,排列紧密。,2. 幼巨核细胞,46,图 幼巨核细胞,47,三、 巨核细胞系,a. 胞体:d:4070m,不规则,b. 胞浆:极丰富,

11、粉红色,夹杂有蓝色,含大量细小的紫红色颗粒,c. 胞核:较大,不规则,折叠、扭曲,染色质粗糙,排列紧密团块状,3. 颗粒型巨核细胞,48,三、 巨核细胞系,a. 胞体:d:40110m,b. 胞浆:粉红色,充满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或血小板。内、外侧常有血小板堆集及有血小板脱落 。,c. 胞核:不规则,分叶状,染色质呈团块状 。,4. 产板型巨核细胞,49,三、 巨核细胞系,产板巨胞浆解体后,释放出大量血小板,仅剩一胞核,称之为裸巨。,5. 裸核型巨核细胞,50,51,四、 淋巴细胞系,a. 胞体:d:10-18m,圆形或椭圆形,b. 胞浆:量极少,淡蓝色透明,无颗粒,c. 胞核:大,占整个细胞

12、的大部分,位于中央稍偏一侧,圆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致颗粒状,比原粒稍粗,核膜清楚,核仁:1-2个,清楚,淡蓝色,1. 原淋巴细胞,52,图 原淋巴细胞,53,四、 淋巴细胞系,a. 胞体:d:10-16m,圆形或椭圆形,b. 胞浆:较少,淡蓝色,偶有少许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c. 胞核:圆或椭圆形,偶有小的凹陷,染色质细致,较原淋粗糙,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2. 幼淋巴细胞,54,图 幼淋巴细胞,55,图 淋巴细胞,四、 淋巴细胞系,3. 淋巴细胞,56,五、 单核细胞系,a. 胞体:d:15-20m,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b. 胞浆:量丰富,灰蓝色不透明,边缘不规则,常见伪足突出,无颗粒,c. 胞

13、核:较大,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折叠及扭曲现象染色质细致疏松网状 核仁13个。,1. 原单核细胞,57,五、 单核细胞系,a. 胞体:d:15-25m,圆形或不规则形,b. 胞浆:较多,灰蓝色,细小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近核处),c. 胞核:圆或不规则形,扭曲折叠,有凹陷切迹,染色质较原单粗糙,呈丝网状,核仁:一般无,2. 幼单核细胞,58,图 幼单核细胞,59,图 单核细胞,五、 单核细胞系,3. 单核细胞,60,原红,原粒,原单,原淋,61,六、 浆细胞系,a. 胞体:d:14-18m,圆形或椭圆形,b. 胞浆:量多,深蓝色,不透明,无颗粒,c. 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粗颗粒网状,

14、核仁:25个,1. 原始浆细胞,62,六、 浆细胞系,a. 胞体:d:12-16m,椭圆形 。,b. 胞浆:量多,深蓝色或嗜多色性,不透明,核旁常淡染,可有空泡及少数嗜天青颗粒。,c. 胞核:圆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较原浆粗糙紧密,核仁一般无,2. 幼稚浆细胞,63,(六) 浆细胞系,a. 胞体:椭圆形,不规则形,d:8-15m 。,b. 胞浆:量多,深蓝或蓝紫色,泡沫感,核旁淡染 。,c. 胞核:小,圆或椭圆形,明显偏位。染色质紧密成块,副染色质空隙清楚,车轮状或龟背状。,3. 浆细胞,64,图 浆细胞,65,七、 其他细胞,a. 胞体:大小不一,通常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则,呈撕

15、纸状。,b. 胞浆:量多,淡蓝色,淡红色或灰蓝色,较多嗜天青颗粒。,c. 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粗网状结构,核仁12个,清晰。,1.网状细胞,66,图 各种网状细胞,67,七、 其他细胞,a. 胞体:形态极不规则,多呈梭形 。,b. 胞浆:量少,多分布于细胞顶端,淡灰蓝色,内有细小的紫红色颗粒、小空泡或有吞噬物 。,c. 胞核:圆或椭圆形,染色质呈网状(粗颗粒) 。,2.内皮细胞,68,七、 其他细胞,a. 胞体:圆形或椭圆形,梭形,三角形或货郎鼓形等。,b. 胞浆:充满排列致密,大小一致的嗜碱性颗粒。,c. 胞核:圆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位,结构不清楚。,3.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69,七、

16、其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70,七、 其他细胞,退化细胞,退化细胞,脂肪细胞,71,分裂相细胞,七、 其他细胞,72,第三节骨髓象中类似 细胞的鉴别,73,一、原始粒细胞与原始红细胞的区别,原粒,74,二、原始粒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单核细胞的鉴别,75,三、单核细胞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的鉴别,76,四、中幼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的鉴别,77,浆细胞、中幼红细胞、淋巴细胞的区别,中幼红 浆细胞 淋巴细胞,浆量、浆色、 核旁淡染区、 核的位置,浆色、浆量、 核旁淡染区、 核形,78,五、形态上不典型细胞的划分 通常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发育之间是彼此同步的,但有时也可能速度不同,称为“核浆发育不平衡”。,79,一般认为无论胞核或胞质,凡出现下一阶段细胞特征的细胞,应归为较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