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2552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参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课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主 备上 课 时编题授课间号(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教学重点(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B:识记)。知识(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 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识记)。目标(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教学(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目( 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

2、练,使学生掌握标目标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情感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目标辨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教学媒体1.豌豆杂交试验挂图;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内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个人容札记第一课时导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发现并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引起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但任何生物都不是只有一种性状,而是具有许多种思考性状,如豌豆在茎的高度上有高茎和矮茎;在种子的颜色上有黄色和绿注色;在种子的形状上有圆粒和皱粒;在花的颜色上有红色和白色等等。意,(一)那么,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

3、,它们又遵循怎样的遗引入两对相传规律呢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新对性状由组合定律。课。的遗传(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以旧试验学生活动:阅读并分析教材P9。学新教师列出如下讨论题纲:( 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 2) Fl 的表现型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 3) F2 的表现型是什么 ?比值是多少 ?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 4)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自由回答,教师不忙于评判谁对谁错,出示挂图“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指导分析:( 1)相对性状指同

4、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不能把黄与圆、绿与皱看作相对性状。1名校名 推荐( 2) Fl 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2 有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前后代比较发现, 出现了亲代不曾有的新性状 -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这又恰恰是两亲本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 这四种表现型比为 933 l,恰是( 3 1)2 的展开,表明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那么,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学会学生活动:阅读并分析教材P10。棋盘教师列出如下讨论题纲:法和( 1)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对

5、还是两对同源染色分离体上 ?法( 2)孟德尔假设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纯种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推出Fl 的基因型是什么?( 3) F1 在产生配子时,两对等位基因如何分配到配子中?产生几种配子类型 ?( 4)F2 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是什么 ?数量比为多少 ?学生讨论、 总结归纳(二) 并争先恐后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并鼓励。对自由 教师强调:组合现 ( 1)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象的解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用Y 表示黄色, y释表示绿色; R 表示圆粒, r 表示皱粒。 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YYRR和 yyrr 。板图显示:它们

6、的配子分别是 YR和 yr,所以 Fl 的基因型为 YyRr, Y 对 y 显性, R 对r 显性,所以 Fl 全部为黄色圆粒。( 2)F1 产生配子时, Y 与 y、R 与 r 要分离,孟德尔认为与此同时,不同对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也就是Y可以与 R 或 r 组合, y 也可以与 R或 r 组合。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动态中理解等位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之间的组合是彼此独立的、互不干扰的。所以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 ,即 YR、 Yr、 yR、 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l 1 1 l。( 3)受精作用时,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 结合方式有16种,其中基因型

7、有9 种,表现型有4 种。学生活动: 自己推演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分析图解,并归纳总结F2 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规律,由一学生上黑板完成。师生对 F2 进行归纳,得出这样的三角规律来。a.四种表现型出现在各三角形中,如上右图:黄色圆粒(Y1)出现于最大的三角形的三角和三边上(YYRR、YYRr、YyRR、YyRr);黄色皱粒( Yrr )出现于次大三角形的三个角上(YYrr、 Yyrr);绿色圆粒( yyR_)出现于第三大三角形的三个角上( yyRR、 yyRr);绿色皱粒( yyrr )出现于小三角形内( yyrr )。b.基因型:九种基因型中的纯合体( YYRR、 YYrr、

8、 yyRR、 yyrr )与两对基因的杂合体 ( YyRr)各位于一对角线上。 一对基因的杂合体以纯合体对角2名校名 推荐线为轴而对称,见上右图:c.九种基因型可作如下规律性的排列(用F2 中两对基因组合方式及比率相乘的方法得出如下结果),每种基因型前的系数即为其比例数。三 教学目标巩固1.一个基因型为YyRr 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A.2 种和 1 种B.4 种和 4 种C.4 种和 1 种D.2 种和 2 种答案: A2.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 代里能稳定遗传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例是()A.9 16 和 l

9、 2B.1 16 和 316C.1 8 和 l 4D.1 4 和 3 8答案: D四 布置作业l.P12,第一题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植株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1 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 F2 出现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A.1 16B.2 16C.3 16D.416答案: B3.某生物体细胞中有 3对同源染色体, 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只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配子总数的()A.l2B.1 4C.1 6D.18答案: D4.将基因型为Aabb 玉米的花粉传给基因型为aaBb 的雌蕊,所得到的籽粒,其胚的基因型最多有()A.3 种B.4 种C.6 种D.9 种答案: B第二课时一

10、 教学过程导言孟德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其 F1 只有一种表现型,F2 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 9 3 3 1。(三)孟德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作了解释,要确定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该怎么对自由办 ?组合现学生回答:用测交法。象解释(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的验证提问:什么叫测交 ?学生回答:是用 F1 代与亲本的隐性类型杂交。目的是测定F1 的基因型。学及时用,巩固所学知识共同总结,印象深刻。培养学生3名校名 推荐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仿照分离定律的测交验证模式,写出测交及其结果认真的遗传图解。思考教师指导:这是根据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从理论上推导出来和合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

11、推导相符,则说明理论是正确的,如果实作精验结果与理论推导不相符,则说明这种理论推导是错误的,实践才是检神;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也让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0。孟德尔用 F1 作了测交实验,实验结果完全符他们合他的预想。证实了他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体会设疑:用 F1( YyRr)作母本和父本测交的试验结果怎样呢?孟德学生争先恐后推演,教师出示投影,比较测尔的交结果,师生结论是:两种情况是相同的,这说明F1 在形成配子时,不成功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原(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因。(四)教师介绍:豌豆体细胞有7 对同源染色体,控制颜色的基因(Y 与 y)位学生基因自于第 l 对染色体上,控制形状的基因(R 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