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编号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72537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97编号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97编号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97编号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97编号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97编号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 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 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 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 敬之心。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对照弟 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回来后慢慢调整自 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 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 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

2、恩曾经批评过我们 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 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 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 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 心灵上的尘埃。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 而对自

3、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 程。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 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 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 实到一言一行中。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曾经的有恃无 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 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 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 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

4、要我们 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 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 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 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

5、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 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 知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 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 化的精神脊梁。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 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 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 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 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

6、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 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 正做到学以致用。 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 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 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 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 终身学习的思想。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

7、去思考、去感悟, 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 了做人的准则, 在生活、 工作中, 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身为一名老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学校的发 展和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 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 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 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 而社会文明的发 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

8、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 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 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 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 我们现在 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 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 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 源。但中华民族的传

9、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 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 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 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 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 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 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 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 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

1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 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 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 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 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 教育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 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 务。因此, 在构建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 “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 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 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 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四川512 特大地震灾 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 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传 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

12、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 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 有用的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 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 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 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 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才能创造新生活。传统文化是财富,他架起 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系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 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 判继承,古为中用,这就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后的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