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集团公司员工关于对外宣传工作心得体会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2245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集团公司员工关于对外宣传工作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集团公司员工关于对外宣传工作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集团公司员工关于对外宣传工作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集团公司员工关于对外宣传工作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集团公司员工关于对外宣传工作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团公司员工关于对外宣传工作心得体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效应”的作用日益突显,企业要通过较高的知名度、良好的社会信誉来赢得社会和客户的支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对外宣传推广、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措施。此外企业日常的对外宣传报道对于形象的树立也非常重要。一个企业经营发展的成绩、管理改革的经验、科技创新的成果、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经常通过各种媒体为公众所了解,对于企业扩大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些经常性的各种报道能够使企业在上级机关、客户、普通大众的心理上产业一种信任感,为企业未来发展赢得良好的舆论环境,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无形资产。 因此,企业逐渐意识到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2、,并针对重大活动的对外宣传报道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企业对外宣传是指以树立企业对外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目的的一种推广活动。知名度就是竞争力,对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主体而言,要生存、要发展,没有对外宣传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做好企业的对外宣传工作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企业对外宣传,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如广告、公益活动、新闻报道等。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实现企业对外宣传的目的,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一、满足媒体需求作为社会经济的一分子,企业的活动及其与社会的各种联系,也是大众媒体日常新闻报道的重要资源。大众媒体报道的企业新闻,既是社会民众获取相关层面生活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渠

3、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借以指导或引导经济工作的一个途径。具体到一家企业,要引起媒体经常性的新闻关注,就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对外新闻报道的环境。这种环境,涵盖面很广,既要求企业领导要有敏感的新闻宣传意识,又要求企业具体的外宣人员要有过硬的笔头功夫;既要求企业要保持与媒体的沟通渠道的畅通,又要求企业对媒体要保持有足够的新闻吸引力。企业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对外报道的环境,或是企业组织人员对社会大众媒体投稿,或是记者感兴趣进企业写稿,“进”“出”两便,形式倒是不必拘泥。只有一条要特别留意,那就是让企业成为大众媒体不可或缺的新闻报道的合作伙伴,并让大众媒体报道企业新闻时常有所收获,且绝不是金

4、钱意义上的。二、放眼社会写企业要增加大众媒体上企业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具体到某一则企业的新闻报道,不能仅仅着眼于狭隘的企业宣传之目的,还应该有所超越。通过这种超越,使一己的企业新闻具有社会的共同兴趣,与“地地道道”的企业宣传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这是新闻报道产生社会影响力所必须的。有关企业的新闻报道,要想在大众媒体上有所表现,形成这么一个合适的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企业的新闻作为社会新闻来写。要放眼社会去衡量企业新近发生的一些变动或出现的情况,以社会价值判断为标准,从中筛选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经验、作法,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倾向、问题等进行报道。大众媒体登载某则企业新闻,不是单单为某一个企业服务的,它

5、还要体现企业外部的公众利益和看法,是为了服务广大社会受众而刊发。故而,作为企业而言,要在恰当地选题、选材、选角度、选语言表达上费功夫。浓缩一点说,处理企业推向社会的新闻,要多从民众的角度、多从生活的角度、多用大众口语的形式上多动脑筋。企业的有关新闻,经过突出社会新闻价值的适当处理,企业直接的宣传目的虽然比较隐蔽,就像“垂帘听政”一样,从前台走向幕后,但因此更能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这比直接亮出企业宣传目的,而不考虑社会大众接受不接受的直通通的企业新闻报道来,远要高明一些。实际上讲,有时候的迂回,要比直接更容易达到目的。事实上,在经济活动越来越纷繁活跃的现在,企业的经济现象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往往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从这个丰富的内涵着眼,将企业的经济现象进行社会的把握,才能够做到报道的入木三分,从而引起更大的社会关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