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1806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5 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目标基础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知识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以青铜文明为代表识记掌握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农业、手工业、商业状况和要求特点)观察思考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有哪些优点?它怎样促进当时经济发展?能力概括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概念训练氏族部落与奴隶制国家,哪个进步?夏、商、西周疆域过程联系比较扩展概况方法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统综合归纳治的基础之上情感、态度民族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价自豪感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值 观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 工艺教学难点对于

2、“青铜文明”的正确理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指导看图 :22 页的“商朝虎耳 铜鼎”和26 页的“司母戊鼎” ,提问:这两种器具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商朝的,都是鼎)你能指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前者是铜器,后者是青铜 器)引导过渡 :铜器用单一的铜矿就可炼成,青铜器却要用铜、锡、铅三种矿石合在一起炼成,工序已经相当复杂。指导阅读26 页“导入框”内容,指出: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作“青铜时代,”而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生阅读2627 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内容以及29 页“自由阅读卡

3、” ,讨论:1、商周青铜器的制造,经过哪四道工序?(制模、翻范、合范、浇注)浇注完成后,怎样取出所铸的器具?(打碎外范)还能再铸造出一个完全相同的青铜器吗?(不能)2、指导学生观看彩图,联系 26 27 页相关插图,完成第28 页“练一练”:写出你印象最深的、商周时代 的两件青铜器。 (商朝司母戊鼎、商朝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三星堆青铜立人像、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等)3、 引导学生回忆 :在前一课中,我们所学习的夏、商、西周三代的统治中心在哪里?(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本课的“三星堆”文化在哪里?(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这种变化(不仅水平高,而且分布地区广)4、引导学生思考:这时还有哪些手工业

4、比较发达?(陶瓷业、玉器制造业)这说明我国的青铜文化另有什么特点?(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全面发展)5、引导学生小结: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有哪些优点?(坚硬、锋利、轻便)它怎样促进当时经济发展? (当时手工业规模庞大, 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人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是直接可以吃、 穿的。因此,要维持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首先必须解决人们吃、穿等问题,这就必须使农业、畜牧业、商业发展起来。)1名校名 推荐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27 页农业 和畜牧业的发展 “正文”和“阅读文字” ,讨论:既然那时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会不会制造和使用

5、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直到今天, 人类制造的工具逐步地由石器发展为青铜器、 铁器、蒸汽机、 电子等等,史学界就把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水平作为划分历史 时期的标准了。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作“青铜时代, ”而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所有的手工业以及农业、畜牧业、商业上的成就,统称为“青铜文明”。)三、奴隶的悲惨生活1、指导阅读28 页的课文、观看插图,组织学生活动:A 学生据第28 页“ 动脑筋 ”,讨论选择男孩或女孩的观点。(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

6、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 还可以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 力 劳动。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之上的“文明” 。)B. 学生抢答29 页“ 活动与探究1”:你见过哪些工艺品与课文中的文物相类似?思考一下, 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现实生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可供现实生活借鉴欣赏等)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1、写出你印象最深的、商周时代的两件青铜器。(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2、和的繁荣,形成了我国、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夏、商、西周)3、夏、商、西周时期,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劳动,创造出许多财富。但是这些人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奴隶、悲惨)4、用橡皮泥或胶泥,模仿商周青铜器制作一件器物。6、提醒学生预习第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