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71590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龙岗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名师教案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5 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 课。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而闻名于世,也是从秦汉开始的。如果说,秦开创了统一国家的模式,那么汉则是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大一统突出特点发展纵深的典型朝代。而本课所介绍的内容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进一步扩大版图,发展和巩固大一统事业的皇帝汉武帝。重点:通过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对汉武帝进行评价。难点:对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措施进行比较, 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做出认同与评价。二、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对秦始皇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史实已有所了解,

2、所以学习此课的有关概念时已不生疏。初一学生们对于古代政治制度理论兴趣不大, 应将枯燥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多种形式的途径讲授清楚。三、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课标要求本课完成“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重要史实,评价汉武帝”的任务。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有儒术” 、颁布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的史实。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能正确评价汉武帝。1名校名 推荐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分析、 比较的方法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汉武帝是中国古代一位有着雄才伟略的政治家, 知道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从

3、何时开始的。四、 教 学理念和 教学方式要充分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其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发展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力求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研讨关系。本节课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思考讨论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研读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适当的加以指导。五、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制作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课件。学生: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内容进行复习。搜集汉武帝的有关信息。( 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 同学们都看过 大汉天子这部电视剧,它是介绍中国古代哪个皇帝的历史事迹的?学生:汉武帝。教师:电视剧是从

4、艺术的角度来刻画古代人物的,而我们这节课是要从历史的角度真实地再现汉武帝的雄才伟略。2、 学习新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汉武帝之所以能施展雄才伟略,是因为西汉初年的几位皇帝的统治为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政治保证。2名校名 推荐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刘邦建议”和“文景之治”的概况。教师: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旧活跃,思想领域不统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为能更好的施展雄才伟略,他召集各地学者,询问治国方法。其中一位叫董仲舒的学者提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 董仲舒传 ”(大屏幕出示原文和译文)让

5、学生阅读后思考回答:“董仲舒 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学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投影介绍董仲舒的生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思考回答: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的正统思想。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文化专制的表现。削弱封国势力教师:出示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七国之乱”和“金缕玉衣”资料,并介绍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汉武帝之前”两汉的诸侯王势力发展的如何?学生:势力膨胀,生活奢侈,对皇权构成威胁。教师:出现这种情况后,汉武帝

6、是如何做的?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教师:请同学们阅读 “什么是推恩令?” 之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用图示法, 进行复述讲解。学生思考:“推恩令”实质是要干什么?(削弱封国势力)教师:这一法令与汉景帝时出现的“七国之乱”形成对比,而“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学生: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削弱了封国的势力。强化监察制度教师: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强化监察制度”。投影提问: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 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3名校名 推荐他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主要是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郡国官吏的监察)学生:通过研读教材,解

7、决问题,学习知识。3、 课堂小结出示“西汉疆域图” 。结合所授内容总结: 除了在思想文化上、 政治上的措施外, 汉武帝还在经济上推行新农具、新的耕作技术,兴修水利、改革币制;在军事上,打击匈奴等。他的政绩是多方面的,他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帝国。但同时他出击匈奴,大肆征兵,也给人民带来了痛苦。无论怎样, 汉武帝时期版图扩大,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4、 课堂练习超级联想:请在叙述中快速说出答案(利用最少的词条、最早判断出答案的为胜。)( 1)他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一位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他统治时期开始,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采用“推恩令” ,巧妙地削弱了封国势力。(汉武帝)( 2)他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为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根据提示词条写出历史名称。监察制度中央汉武帝(司隶校尉)5、 板书设计建立:公元前202 年刘邦(汉高祖)长安西汉的统治发展:“文景之治”汉武帝推进思想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格局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司隶校尉、刺史4名校名 推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