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建设初稿(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71496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室建设初稿(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档案室建设初稿(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室建设初稿(最新编写-修订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档案室建筑设计方案 1 总则 1.1为适应国家档案室建设的需要,使档案室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编制此方案。1.2档案室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方案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总体规划2.1 档案室分为档案库房、档案阅览室、办公室三个区域。远离卫生间、热水房。一般不安排在顶楼或楼两侧。2.2 档案阅览室:环境设置、桌椅安排。2.3 办公室:应与档案库房及阅览室分开,并设置计算机。2.4档案库房面积要求满足单位档案管理需要,并有一定预留空间(二期扩建准备)。 3 具体设计要求档案库房建筑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档案室应在库房的建造使用上尽量按档案室建筑设计

2、规范(试行)的要求建造。 3.1 档案库房 3.1.1 档案库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库区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 3.1.2 库区的平面布局应简单紧凑。 3.1.3 库区或库房入口处应设缓冲间,其面积不应小于6m2;当设专用封闭外廊时,可不再设缓冲间。 3.1.3 档案库应设两个独立的出入口,且不宜采用串通或套间布置方式。 3.1.4 档案库应减少外墙面积,围护结构应根据其使用的要求及室内温湿度、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调设备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其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需要设置采暖设备时,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

3、规范规定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再增加2030进行设计; 2当需要设置空气调节设备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Jl9)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 3当不设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时,房屋的外墙和屋顶的总热阻分别不得小于0.66m2KW和O.90m2KW。 3.1.5 库房屋顶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屋顶上采用架空层时,应做好基层保温隔热层;架空层高度不应小于O.30m;并应通风流畅; 2.炎热多雨地区,采用坡屋顶时,屋顶内应通风流畅;其下层屋顶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好防漏水处理。 3.1.6 档案库门应为保温门;窗应为双层窗,开启扇应有密闭措施;

4、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应设金属网,并应有密闭的可开启保温门。窗帘为双层窗帘,内层为普通窗帘布,外层为防紫外线窗帘布。 3.1.7 库房内档案装具布置应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墙面,外墙采光窗宜与档案装具间的通道相对应,当无窗时应与管道通风孔开口方向相对应。 3.1.8 装具排列的各部分尺寸:主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00m,两行装具间净宽不应小于0.80m,装具端部与墙的间隔不应小于0.60m。 3.1.9 各类装具的档案存储定额的计算指标,应按平均每卷厚度为15mm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五节档案柜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70m或180卷;2双面档案架每平方米(使用

5、面积)不得小于3.30m或220卷; 3直列式档案密集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7.20m或480卷。3.1.10 楼板承重必须达到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5KNm2。采用密集架时,不应小于12KNm2,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3.2 阅览室 3.2.1 阅览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天然采光的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5;应避免阳光直射和眩光; 2窗宜设遮阳设施; 3单面采光的阅览室进深与窗墙高度比不应大于2:1;双面采光不应大于4:1; 4室内应有自然通风; 5每个阅览座位使用面积:普通阅览室每座不应小于3.5m2;专用阅览室每座不应小于4.0m2。若采用单间时,房间面积不应小于12.0m2;

6、6室内应设置自动防盗监控系统。 7室内应设空调或机械通风没备。3.3 防护内容 3.3.1 防护内容应包括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温湿度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虫、鼠等)和防盗等。3.1.2 温、湿度要求应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载体等因素区别对待。3.1.3 视听、缩微等非纸质档案贮存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外,还应根据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3.4 温湿度要求 3.4.1 乙级档案室采用局部空调即可。3.4.2 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在选定温、湿度后,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不得大于2、相对湿度不得大于5。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

7、求 表1温湿度范围采暖期夏季温 度14C241424相对湿度45%-60%45603.5 防潮和防水 3.5.1 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O.50m,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填实地面时,应有防潮措施; 2采用架空地面时,架空层净高不应小于O.45m,架空层下部的地面宜用简易防水地面,并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O.15m,做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架空层上部的地面宜采取适当的隔潮措施。架空层的外墙应做通风孔,风口处装金属网及可开启的小门。3.6 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 3.6.1 档案库、查阅档案及其他技术用房应防日光直射,并均应消除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 3.6.2 档案库和查阅档案等用房采

8、用人工照明时,宜选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 3.7 防尘和防污染 3.7.1 档案库应有防尘、净化空气、降温、防噪音等措施。 3.7.2 档案库楼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其他内部装修、装具和固定家具等设计应表面平整、构造简洁。 3.8 防蛀和防鼠 3.8.1 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 3.8.2 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且宜采用金属门或下缘包铁皮的木门。 3.8.3 档案库应设熏蒸室或其他杀虫设施。 3.8.4 档案库外窗的开启扇应设纱窗。 3.9 防盗3.9.1 档

9、案库房应有可靠的安全监控防护设施。 4.0 防火设计 4.0.1 档案室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4.0.2 档案库区中同一防火分区内的库房之间的隔墙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墙,防火分区间及库区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少于4.0h的防火墙,其他内部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档案库中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4.0.3 档案室的档案库等房间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4.0.4 库区外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乙级档案室中的档案库房可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或非卤代烷气体灭火系统。4.0.5 档案库内严禁

10、设置明火设施。档案装具宜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制成。 4.0.6 库区缓冲间及档案库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为甲级防火门,配置建筑灭火器。4.1 暖通空调 4.1.1 档案库设置空调时,室内温湿度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1、表2的规定。 冬夏季库内温、湿度要求 表2用房名称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换气次数(次h)冬季夏季档案库142445600.51阅览室1828l1.5其他技术用房184.1.2 档案库冬季设采暖时,室内干球温度不应小于14,相对湿度应为4560;不设采暖时,室内相对湿度应为4560。 4.1.3 档案库不宜采用以水、汽为热媒的采暖系统。确需采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严防

11、漏水、漏汽,且采暖系统不应有过热现象。 4.1.4 通风、空调管道系统应有气密性良好的进排风口,洞口与室外应有密闭措施。4.1.5 空调设备应设在专门房间内,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2 电气 4.2.1 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装置。 4.2.2 控制导线及档案库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 4.2.3 档案库、计算机房配电线路宜采取穿金属管暗敷方式。 4.2.4 空调设施和电热装置应单独设置配电线路,并应穿金属管保护。 4.2.5 档案库灯具型式及安装位置应与装具布置相配合。缩微阅览室、计算机房照明设计宜防止显示屏出现灯具影像和反射眩光。4.2.6 档案室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照度标准 表3房间名称参考平面照度(1x)房间名称参考平面照度(1x)阅览室0.75m150修裱、编目室O.75m150出纳台O.75m100计算机房O.75m200档案库离地垂直面O.25m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