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

上传人:Si****n 文档编号:14571450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1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河南省特种设备协会 2013年9月13日,主要内容,引言 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 二、特种设备安全法要突出的十大亮点 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 四、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条文释义 五、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贯彻执行,引 言,我国加入WTO、国际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面临一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亟待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特种设备法规体系,以适应新的要求。提出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框架结构、以及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技术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的总体规划思路。,引 言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由第12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 3013年6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号主席令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一)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演变过程 1、1955年天津毛纺厂锅炉爆炸事故 2、国家建立安全监察制度 3、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干扰 4、1979年南阳柴油机厂加热器爆炸事故 5、国家安全监察制度恢复 6、我国第1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诞生,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7、第1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艰难贯彻执行22年 8、20

3、03年我国第2部安全监察条例颁布实施 9、第2部安全监察条例颁布实施5年 10、2009年我国第3部安全监察条例修订颁布 11、着手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制定 12、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诞生。,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二)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制定过程 1、特安法酝禳阶段 1)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2)2003年 3月11日第373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成立起草班子,着手特安法的起草工作,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2、特安法舆论造势阶段 1)2009年1月24日第549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4、 2)发动舆论攻势,创造人大立法条件 3)反复对特安法(草案)进行修改 4)反复对特安法(草案)进行征求意见,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3、特安法正式立法阶段 1)2012年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 2)再次发动立法舆论攻势,争取尽早立法成功 3)再次反复对特安法(草案)进行征求意见 4)再次反复对特安法(草案)进行修改修订,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4、特安法立法通过阶段 1)2013年4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二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 2)猛烈的舆论攻势,迫使人大常委会加快

5、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3)一周内七次重大电梯事故,振撼了与会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自发提出要求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5、 特安法颁布实施阶段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由第12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 2)3013年6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号主席令公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三)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划时代意义 1、应对特种设备数量激增所带来的监管问题 1)特种设备数量激增的情

6、况 2005年 全国特种设备数量300万台 2012年全国特种设备数量820万台 其中 电梯250万台 属世界第一 2)监管力量不足,严重制约特种设备安全 3)时代所需 人民所期,要求通过加强立法,解决特种设备数量激增所带来的监管问题,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2、严峻的安全形势让国家立法刻不容缓 1)严峻的安全形势 1979年 万台事故率 7起 2005年 万台事故率 0.5起 2006年 万台事故死亡人数 0.94人 2012年 万台事故死亡人数 0.6人 高出发达国家46倍 2)爱惜生命 从己做起,通过立法,上升到法治化的轨道,进行管理 3)细话条文 强制执行,采用法治化管理来扼

7、制严峻的安全形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3、建设平安中国、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 1)建设平安中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大事 2)保障民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3)事故频发引起恐慌情绪,会破坏和谐社会氛围 4)为政一任 造福一方,保障百姓安全是政府行为宗旨 5)以人为本 立法为民,是政府立法的一个根本原则,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4、老百姓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1)老百姓日常生活处处离不开特种设备 2)特种设备安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3)事故频发会引起社会恐慌,影响政府形象 4)建设平安中国,实现福民强国梦是全国家人民的心愿 5)颁布实施特安法是老百

8、姓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特种设备安全法诞生的时代背景,5、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代。 1)质检系统立法“四缺一”的时代结束了 2)特种设备法规层次不高的问题解决了 3)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两个战略目标实现有希望了 (1)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4)特安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代。,二、特种设备安全法要突出的十大亮点,一)进一步完善了特种设备管理的制度 二)突出了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的两大原则 三)进一步完善了监管的范围 四)进一步明确了各方的主体责任 五)

9、实现了节能和安全的完美结合 六)确立了特种设备的可追塑制度 七)确立了特种设备的召回制度 八)确立了特种设备的报废制度 九)确立了事故陪偿民事优先的原则 十)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一)进一步完善了特种设备管理的制度,1、改变条例重行政监管、政府管理的体制 2、安全法确立了“企业是主体,政府是监管,社会是监督”的管理体制 3、“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大举措 4、 “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比条例的管理模式上升了一个层次 5、特种设备安全法成为全社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一个大法,二)突出了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的两大原则,1、分类监管的概念 根据特种设备不同的性能特点、危险程度分

10、别实行不同的监管模式、手段和方法 2、重点监管的概念 对特种设备设置在人口密集、公众聚集和危险性大的重要场所所进行的监管 3、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是解决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的特别手段 4、不同的性能特点、危险程度的特种设备区别进行监管,能够牢牢抓住安全管理的关键,三)进一步完善了监管的范围,1、条例侧重于生产、制造、使用环节的监管 2、特安法增加了对经营、销售(包括出租)环节的监管要求 3、规定了销售者不得经营没有经过许可和检验的特种设备 4、规定了销售者经营的特种设备必须对购买者进行进货查验,并做好销售记录 5、增加经营、销售环节的监管,体现了特种设备的闭环监督管理,四)进一步明确了各方的主体

11、责任,1、条例对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不够 2、特安法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 3、同时规定了其他方不可推卸的责任 1)监察部门的责任 2)检验机构的责任 4、特别突出了各级人民政府对特种设备领导协调管理的责任 5、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五)实现了节能和安全的完美结合,1、特种设备消耗了我们国家大量的能源,仅锅炉就消耗我国70%煤炭 2、煤炭燃烧排泄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3、节能减排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国策 4、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做到节能和安全的完美结合,六)确立了特种设备的可追塑制度,1、强调特种设备实行全过程监管 2、要求每个环节监管都要做好记录 3、要求制

12、造单位出厂技术资料要齐全 4、要求经营销售也要有技术资料 5、安装、改造、维修技术资料要齐全 6、要求保管历年的检验报告和记录 7、一旦发生问题,可以追塑到源头,七)确立了特种设备的召回制度,1、召回制度的起源 2004年质检总局等部委发布汽车召回管理规定 2、召回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3、召回是后市场管理的一个方法和手段 4、目前有10%的法规引入召回制度 5、明确主体责任适时召回是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 6、规定企业没有做到主动召回,政府有权强制召回,八)确立了特种设备的报废制度,1、条例对设备报废描述不够清晰 2、报废设备下乡的问题仍然存在 3、强调达到报废条件的设备要立刻报废 4、防止报废

13、设备再次流入市场被人使用 5、规定不能销售和使用国家已经淘汰及报废的特种设备 6、特种设备报废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九)确立了事故陪偿民事优先的原则,1、民事陪偿是国家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2、民事陪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3、事故陪偿中民事优先体现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和关心 4、事故陪偿中民事优先的原则是对建设平安中国、保护老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 5、规定责任单位无力支付处罚和民事陪偿或欠债时,应当优先赔付老百姓,优先赔付消费者。,十)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1、条例对违法处罚力度不够 1)违法成本太低 2)处罚执行难度大 2、特安法加大了处罚力度 1)单位处罚最高为200万元 2

14、)个人处罚最高为上年收入的3060% 3、处罚的目的为教育提高、警示改进 4、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追究刑事责任等,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一)特殊监管问题 1、特种设备的四高:高温、高压、高速、高空 2、特种设备的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 3、特种设备事故的影响: 1)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大 2)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大 4、特事特办,特种设备必须特殊监管,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二)监管范围问题 1、实行全过程监管 1)严格生产源头监管 2)严格使用环节监管 3)严格检验环节监管 4)严厉打击非法违法为 2、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在风险较大的设备

15、监管上面 3、将风险较小的设备调整出特种设备监管的范围。,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三)节能减排问题 1、条例对节能减排强调不够 2、致使节能减排工作推行困难重重 3、特种设备是国家能源消耗大户 4、也是环境污染物排放大户 5、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不能以安全牺牲节能减排 7、更不能以节能减排牺牲安全 8、要实现安全工作和节能减排相结合,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四)依法维权问题 1、消费者的义务 1)遵守特种设备安全规范 2)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3)自觉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2、消费者的权利 1)对特种设备相关单位的监督权 2)对特种设备事故处理的话语权 3、

16、消费者相对是弱势群体 4、消费者必须依法维权,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五)责任追究问题 1、应追究的法律责任 1)企事业单位失职的主体责任 2)监察机关失察的监管责任 3)检验单位漏检误检的检验责任 4)政府疏于监督管理的行政责任 2、责任追究的疑惑 1)企事业单位的包癖 2)政府部门的干扰 3、责任追究的依据-特安法,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六)社会普法问题 1、法规层次不够,未引起老百姓重视 2、监管部门宣传不力,群众不了解 3、特种设备安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4、特种设备安全法应该全民进行普法 5、特种设备安全法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七)监管人员资历问题(第65条) 1、对监管人员资历的要求 1)应熟悉法律、法规 2)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3)应取得特种设备执法证件 4)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2、监管人员的执法行为 1)由两名安全监察人员进行执法 2)出示有效特种设备执法证件 3、防止有人滥竽充数无证执法,三、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八)政府履行职责问题 1、政府对特种设备监管的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