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117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完美格式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618)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zhu)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3)长度及地位:全长两

2、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 (hn)沟、江南河。(5)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6)评价: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科举制(1)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2)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殿试。(3)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

3、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三、隋朝的灭亡(618年)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征发大量劳动力,开凿大运河,修筑驰道;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907)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以民为本,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2)客观措施: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hu)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政治方面: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B.

4、制定法律,减省刑罚;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设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1)主要措施: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chng)和宋璟(jng),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方面:注重文

5、教, 编修经籍。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唐三彩曲辕犁筒车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规划整齐,市坊分开)。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3、民族交往的事实:唐太宗时,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通婚。与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密切(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

6、诏首领为云南王)。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4、唐蕃和亲(1)背景: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向唐朝求婚。(2)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3)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三、开放的社会风气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四、多彩的文学艺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种类人物特点代表作诗歌“诗仙”李白飘逸洒脱,充满想象,浪漫情怀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诗圣”杜甫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三吏、三别等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钱塘湖春行草等书法家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7、颜氏家庙碑柳公权方折峻丽,笔力险劲欧阳询九成宫醴(l)泉碑画家阎立本形态各异,神形兼备步辇(nan)图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送子天王图补充: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1、隋朝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2、隋唐时期我国已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晚唐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3、唐朝“药王”孙思邈(mao)著千金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300多个医方。4、唐代僧一行第一次实测出子午线的长度,他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人;并且僧一行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比欧洲早1000多年。5、唐政府组织编写的药典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物学专著

8、。6、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与日本的交往(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鉴真东渡:唐朝最有影响的僧人鉴真,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于754年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二、与天竺(印度)的交往-玄奘西行(1)时间:唐太宗贞观年间(2)过程: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3)贡献:玄奘的见闻,由弟子

9、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三、交流频繁的原因A.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B.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D、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安史之乱1、原因A.政治腐败: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B.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2、时间:755-7633、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4、过程: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与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叛乱最终于7

10、63年被平定。5、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灭。三、五代十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二、宋太祖加强

11、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杯酒释兵权)2、行政方面: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影响: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2、表现: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3、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

12、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消极作用)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政权民族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灭亡北宋汉族赵匡胤东京(开封)960年1127年(被金灭)南宋汉族赵构临安(杭州)1127年1276年(被元灭)辽契丹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hung)府916年1125年(被金灭)西夏党项元昊兴庆(银川)1038年1227年(被蒙古灭)金女真完颜阿骨打会宁1115年1234年(被蒙古灭)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各政权关系特点:

13、“战”与“和”二、重要事件:1、宋与辽-澶渊(chn yun)之盟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2、宋与夏和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元昊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此后宋夏贸易兴旺。3、金和南宋的对峙(1)女真兴起及金灭辽金建立: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2)岳飞抗金及宋金合议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yn)城大败

14、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开发。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2、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3、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要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科技的发展。要采取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二、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的发展(1)农作物: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