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031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姓名:_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踌躇(chu)虐待哗众取宠(hu)雕粱画栋B囫囵(w) 污秽 喃喃自语(ln) 无可奈何C诡谲(ju) 拾掇 蹑手蹑脚(ni) 骂骂咧咧D稽首(j) 侦揖 咬牙跺脚(du) 妙手回春【解析】A项中“粱”应为“梁”;B项中“囫”应读“h”,“喃”应读“nn”;D项中“稽”应读“q”,“揖”应为“缉”。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杨振宁在北大的报告,展望了物理学前景,非常有感召力,能够哗众取宠。B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我们吃得津津有

2、味。C对不起,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你还是另请高明吧!D我想去郊游,但父母都不同意,实在无可奈何。【解析】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人,骗取他们的好感或保护。属于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3(2019柳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亚洲文明之光这部纪录片全面回顾亚洲人文历史,以生动的影像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理念。B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在“中国诺奖”中获得生命科学奖,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水稻研究中有开创性贡献。C在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吴京凭借战狼2的精彩表演,技压群芳,摘走了百花电影节最佳男主角。D近年来,通过不断为“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的蓝图添砖加瓦,使柳州水更清

3、、天更蓝、山更绿。【解析】B项“原因是由于”语义重复,“原因”和“由于”可删掉一个;C项“吴京”是男演员,跟“技压群芳”不能搭配;“男主角”后缺少宾语“奖”;D项缺少主语,可删掉“使”;“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美”语序不当,可改为“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

4、手而归。 AB CD【解析】该语段是议论性语段,中心论点是“读书并不在多,而在于读得精”。据此可以确定句为首句,排除A、D两项;接下来从少读和多读两方面正反对比展开阐述;句从少读但读得彻底谈好处,可知应接在句后,结合句中的关键词“则如”可知,应接在句的后面从反面进一步阐述;故选B。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夜幕不知不觉地降临了。在这静谧的夜色里,我独自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经过一天的喧嚣,海,有些疲乏了,躺在巨大的摇篮上小憩。他亲热地吻着岩石,嘴里哼着一首小夜曲,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手下流出,_。A海的疲惫,海的无奈,海的悲哀,我全感受到了。B望着

5、夕阳,我的心也随着这乐曲慢慢沉入海中。C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D海之歌那么高亢,那么嘹亮,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随着波涛轻轻飘荡。【解析】通过分析语段,我们知道语段描写的情境是“轻柔、甜美”的,在这种情境下的人的心情也应该是柔美的。A项中“悲哀”不符合上文情境;B项中“沉入海中”也不符合上文情境;D项中“高亢”“嘹亮”与上文“吻”“哼”“轻柔”的情境也不吻合;只有C项中的“陶醉”“美妙”“荡漾”与上文和谐一致,所以答案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2019江西)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甲】春尽唐韩偓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

6、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来源:学科网ZXXK【乙】春尽宋郑獬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怡人之景。【解析】两诗确实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

7、变幻之景,但是乙诗并未流露出家国之悲,而是表达羁旅之愁和对污浊现实的憎恶。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诚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解析】甲诗中“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不是“反衬”。(二)(2019咸宁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陶侃少孤贫。建兴三年,侃在广

8、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太宁三年,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果四州请军事。判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注释】甓(p):砖。都督:统领。士女:泛指百姓。弃:放弃。迄:到,至。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陶侃/少孤贫 B暮运

9、于/斋内C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 D判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解析】暮/运于斋内。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劳(使劳累) (2)遗(疏忽,遗漏 )(3)语(告诉)来源:学*科*网Z*X*X*K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陶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敬,做事勤恳,整天并拢双膝、端正地坐着。(2)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来源:Zxxk.Com_活着的时候对于社会没有什么好处(或贡献),死了后对于后世没有留下好名声。1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陶侃的人物形象。(3分)示例:陶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图安逸清闲,常常早上把砖从书房运出去,晚上又运回来;_从“判州

10、刺史、荆州士女相庆”,可以看出陶侃治军严谨,为官深得人心;办事严肃认真,为人精明果敢,观察事物细致周密,别人欺骗不了他。(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_千树万树梨花开_。(2)何处望神州?_满眼风光北固楼_。(3)_年少万兜鍪_,坐断东南战未休。(4)_辛苦遭逢起一经_,干戈寥落四周星。(5)人生自古谁无死?_留取丹心照汗青_。(6)山回路转不见君,_雪上空留马行处_。(7)_出门东向看_,泪落沾我衣。(8)今天下三分,_益州疲弊_。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2019威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薄荷 有一年,小姨

11、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

12、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很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

13、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也不娇贵,好养得很。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每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

14、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家里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 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13阅读全文,请筛选出薄荷的特点。(4分)宠辱不惊;清新,清静;好养,不娇贵。14结合全文内容,作者对薄荷的情感变化是什么?(4分)由漠视、厌烦(腻烦)到亲切、热爱(喜爱)。15请简要分析倒数第二段的作用。(4分)帮助作者理解了小姨眼中光的意味,丰富了薄荷意象的内涵,升华了作者依恋故乡、向往清静简单素朴生活的主题。16读完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