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70425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名师精选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1 课题名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 实验教学目标本实验是课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中的子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与之后的学生实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相结合,使学生明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从而在维持生物圈的碳 - 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3 实验内容实验名称: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和装置:A4 密封袋(大小与A4 纸相当, 袋口带有密封条)、锥形瓶、 玻璃弯管、滴管、澄清石灰水、大标签、黑纸盒、400W白炽灯、植物枝条(如香樟)等。实验装置如图:黑

2、纸盒A4 密封袋甲组乙组丙组4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本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在 1 课时内无法完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本实验设计为演示实验。本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学会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难点是理解实验原理和对照实验的设置。由于初二学生还不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安排了小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特性,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有初步的了解和直观的认识。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光照和植物,结合实验装置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1)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 2)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处?( 3)本实验中甲、乙、丙三个装置可以分

3、为几 组对照?分别是什么?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如此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最后根据三个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三个装置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乙组不含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被绿叶吸收,从而得出验证性结论: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1名校名 推荐5 实验教学过程5 1 实验前的知识准备教师取两只无色、透明的A4 密封袋(袋内最初不含气体),标号1,2。请一位学生向1号袋内深吐气十余次,随即密封,2 号袋不做处理。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目的。学生回答:使1 号袋内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2 号袋内不含二氧化碳,然后向两个袋内滴加澄清石灰水。教师将两个袋子展示给学生,进行对比,请学生描述石灰水发生

4、的变化。学生回答:1 号袋内 的石灰水变浑浊, 2 号袋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学生第一次接触该实验,可能不能正确描述石灰水所发生的变化,教师可以明确告知该种变化称为“变浑浊”)。师生共同归纳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正是开始前,安排这个小实验,一是给学生补充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在直观上了解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为下面正式实验时分析实验结果提供知识储备;二是使学生体会到实验中用到的袋子具有很好的气密性,而且袋子无色、透明,透光性好,容易观察结果。正是 具备了这些特性,才使这个袋子保证了实验的成功,成为本实验的创新器材。5 2 实验装置的设置和处理教师取三个密封袋,在袋口外分别贴上

5、大标签,标签上分别标注甲、乙、丙三组。准备好三个大小、型号相同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清水,分别放入三个密封袋内。准备好两束香樟枝条,枝条数目、叶片数目、枝条的生理状态等基本相同,一束插入甲组的锥形瓶中,另一束插入乙组的锥形瓶中,丙组锥形瓶中不插植物。然后向三个袋内深吐气,直至袋子鼓胀至不能再吹入气体,迅速拉上密封条。将三个装置放在阳光较强、温度较高的地方照射34个小时,其中甲组用不透光的黑盒子罩住。如果实验期间光照不足,可用4 个大功率白炽灯照射,时间略长,约 7 8 个小时。(特别注意:白炽灯打开后温度会升高,要使袋子和灯泡保持适当距离,以免温度过高使密封袋融化甚至燃烧。在光照期间还要转动装置

6、,使装置的各面均匀受光,并确保三组装置接受到同等强度的光照。整个过程中注意保持袋子始终处于直立状态,千万不能将锥形瓶打翻。)上述步骤由教师在课前完成,教师把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拍成照片,上课时将照片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方法。教师提问: ( 1)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 2)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处?(3)本实验中甲、乙、丙三个装置可以分为几组对照?变量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尝试回答。教师补充、修正。师生共同小结如下:甲放在黑暗处、丙中不放植物,都是作为乙的对照组。三个装置可以分为两组对照:甲和乙对照,变量是光照;丙和乙对照,变量是绿色植物。2名校名 推荐学生完成下表:实验组别实验

7、条件甲组有植物、无光照乙组有植物、有光照丙组有光照、无植物5 3 实验结果的鉴定将处理好的三 组装置搬进教室讲台,分别向袋内滴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袋子使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混合均匀(一手拿住袋口,一手托住袋底并握住锥形瓶底,注意振动力度,防止锥形瓶翻倒或瓶内水分撒出),观察三个袋内石灰水的变化。此时也可将锥形瓶和植物取出,使石灰水流入袋底部一角,便于学生观察、对比。如下图:甲组乙组丙组教师展示下面表格,请学生描述实验结果,完成表格:实验组别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甲组有植物、无光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组有植物、有光照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丙组有光 照、无植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 3 实验结论的得出和原因分析教师组

8、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并分析原因,完成下表:实验组别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甲组有植物、无光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组有植物、有光照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丙组有光照、无植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讨论后回答:乙组不变浑浊,说明乙组袋内没有二氧化碳,对照丙组,可知乙组袋内的二氧化碳被绿叶吸收掉了;再对照甲组,说明绿叶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照,从而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这一结论。3名校名 推荐教师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1)乙组中的二氧化碳在实验时间内一定会被完全吸收吗?如果不是,那么实验结论将如何修正? 2)若定量分析,甲组与丙组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相同吗?如果不同,原因是什么

9、?学生讨论、交流,尝试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修正。师生共同得出如下答案:乙组袋内的二氧化碳在实验时间内不一定全部被吸收,袋内可能还剩余部分二氧化碳,所以滴加石灰水后仍有可能变浑浊,但与甲组、丙组相比,二氧化碳肯定减少了。所以石灰水应该是不变浑浊或浑浊程度不明显。甲组植物处于黑暗环境中,非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甲组袋内的二氧化碳比丙组更多,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也将更大。师生共同完善上述表格:实验组别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甲组有植物、无光照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或浑乙组有植物、有光照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浊程度不明显丙组有光照、无植物澄清石

10、灰水变浑浊6 说明由于本实验器材难找、实验时间长,成功率低,在以往的授课中一般很少开展。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对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分析,或者连装置分析也省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这种知识传授的方式,很难使学生信服,同时也违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而本实验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大胆创新,克服了上述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的独特之处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创新。具体有以下几点:1)创新设计知识准备实验。在正式实验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使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鉴定方法,知道了澄清石灰水变化后呈现的状态,学会了观察实验结果,为下面分析实验

11、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做好了知识储备。2)实验器材的创新。教材提供的实验装置要用到大广口瓶。而要满足口大、瓶体大(能放得下一盆植物)、无色、透明、带盖、盖上能插导管,还要保证良好的气密性的,这样的装置学校的实验室不具备,市场上也很难找到,这也是造成本实验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本人经过多次实践,用 A4 密封袋代替教材中的广口瓶,完全符合实验要求,实验效果好,易观察,而且材料容易买到,价格便宜。4名校名 推荐实验用植物也进行了改革。教材中用盆栽植物,这样植物和花盆体积会很大,要求其放入的密闭容器也必须很大,而且很难保证所用的两盆植物大小、生理状态等基本相同。而本实验中用的是新鲜的带较多叶的枝条,插入注

12、水的烧杯,这样体积变小了,容易放入密闭容器,而且取材方便,几乎没有成本,也比较容易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3)实验过程的创新。由于本实验时间跨度大,学生在1 课时内无法完成,只能设计成演示实验。但是与一般的演示实验只有教师操作、学生被动观察不同,本实验中的很多环节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例如知识准备实验的完成、实验装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鉴定、实验结论的得出,都有学生积极参与在其中。实验中只能由教师完成的部分,也拍成照片展示给学生,并结合照片说明操作方法及步骤,使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提高实验的可信度。4)创新对实验结果进行拓展。在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后,教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

13、验中更为深入、细致又容易忽略的问题。对于乙组的实验结果,教材和大多数师生往往都会认为不变浑浊,原因是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植物可能将二氧化碳吸收完,也可能只吸收了一部分 (这种情况在光照时间较短、 光照强度较弱、 温度较低时更可能出现),这样在袋内还会留有部分二氧化碳,此时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仍可能变浑浊。对于甲组,学生可能只想到了绿色植物在黑暗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往往会忽略植物仍会进行呼吸作用。通过进一步提问、分析,学生会意识到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植物还会通过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所起的作用。本实验在 2011 年苏州市中小学课改观摩课上展示后,受到了与会专家、 老师的广泛好评。之后本人将这节课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和过程、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等介绍给许多兄弟学校,对其他学校更好地开展这一实验提供了便利和借鉴之处,对其他老师开展创新性实验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