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历史第十二课《国民革命》名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6316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历史第十二课《国民革命》名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历史第十二课《国民革命》名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历史第十二课《国民革命》名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历史第十二课《国民革命》名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历史第十二课《国民革命》名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八年级历史第十二课《国民革命》名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2 课 国民革命一 内容与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国民革命,指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其核心北伐战争,理解它关键就是要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学生已经学过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本节课的内容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北 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教学的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 过多媒体设备给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用动态的方式逐一展示北伐军的作战方针、进军路线和重要战役地点等。二 目标与分析1目标: 了解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

2、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分析: 理解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就是要通过 讲述、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用动态的方式逐一展示北伐军的作战方针、进军路线和重要战役地点等。说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三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指导学生从敌我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主观

3、原因和客观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用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进而认识到,革命的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其中关键是调动他们学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四 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材料: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 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 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提出问题孙 中山的这段话,

4、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教师总结指出: 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一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在他的努力下, 1924 1927 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讲授新课问题一:黄埔军校的建立【设计意图:使同学们了解掌握黄埔军校建立原因、时间地点、建校的意义等。】师生活动:以问答的方式来学习。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名校名 推荐明确: 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这样,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随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5、运动。问题 2: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它的进行需要以武装力量为基础,而这些武装力量又是如何培养来的呢?黄埔军校的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明确 前提: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时间地点:1924 年 5 月创办,地点在广州黄埔岛;目的:培养军事政治人才,挽救中国的危亡;概况: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作用和意义: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问题二:北伐战争【设计意图:明确北伐战争的目的、北伐的对象、主要战场和战役、失败的原因。】问题 1:北伐的目的明确: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问题 2:北伐的经过明确:北伐的对象

6、: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湖南、湖北。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叶挺独立团);北伐胜利进军:广东湖南、湖北灭吴江西灭孙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入武汉南京;福建浙江上海;1927 年 4 月,又进攻张作霖的军队;这样,国民革命军从誓师北伐只用了半年时间到1926 年底,已先后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 就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胜利大局已定。到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了武汉。为什么会在这短半年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问题 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明确:北伐方针正确两党齐心协力将士浴血奋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工农大力支援军

7、阀内部矛盾2名校名 推荐问题 4:国民革命的失败明确: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生(板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 、 4、12、上海、蒋介石继上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与此同时, 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大钊就是在这时被杀害的。大革命受到了严重挫折,出现裂缝。“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 、 7、 15武汉、汪精卫汪精卫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的口号,并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这就是“七

8、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那么,这次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据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讨论一下轰轰烈烈的国民 大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问题 5: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明确: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A、客观上来看:一是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二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采取突然袭击。B、主观上来看:一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年幼时期,缺乏斗争经验;二是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其性质】问题 1:成立时间:明确: 1927 年 4 月 18

9、 日;问题 2:性质:明确: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问题 3:政策 :明确: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强调】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 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并立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27 年下半年,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张作霖退往东北, 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四、活动与探究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五、课堂小结国民革命是指在 1924 年至 1927 年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场以打倒列强和军阀 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北洋旧军阀

10、被打垮,但是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3名校名 推荐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现状没有改变, 最终这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以失败而 告终。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革命道路又有进行了哪些探索?请同学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六、课堂目标检测1.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A. 湖南、湖北B. 江西、江苏C.福建、浙江 D.广东、福建2.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是()A. 贺龙B.周恩来C.叶剑英D. 叶挺3.在北伐中,作战英勇、战绩显著的第四军独立团领导人是()A. 周廷恩B.叶挺C.朱德D.曹渊4.北伐战争的最大意义在于()A. 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式B. 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C.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5.北伐时,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假如你是当时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的主要负责人,你会怎么办?6. 用下列图示将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战役表示出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