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5688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1 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能力训练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

2、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1926 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1927 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 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

3、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方法歌词导入法。分析讲解法。归纳法。对于北伐的目的、对象等内容,通过学生自己整理、归纳,使他们自己找到一种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法。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其过程可以用多媒体来显示。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讲述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图片:国民革命军军歌;孙中山,周恩来等人物的头像;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校门对联和一些文字资料。视频资料。 flash 动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用国

4、民革命歌导入新课2、黄埔军校的建立1名校名 推荐多媒体设备给出黄埔军校图片以及门上的对联,并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再出示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让学生体会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学生回答后进行如下归纳: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3、北伐胜利进军让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自学内容,回答

5、出北伐的目的(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湖南湖北)。并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 使学生认识到这三派军阀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拥兵自重,统治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因此是首当其冲要消灭的对象。针对“北伐胜利进军”这一重点内容,将北伐路线及主要战役的地点制成动态显示图进行讲解,并出示视频资料北伐战争,将久远的历史拉回到现实,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此过程中补充、渲染有关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情况,以加深学生对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的印象。 对武昌战役前独立团一营战士的请战情况,组织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6、,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印象,另一方面发挥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各组的看法,提供给学生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相关材料,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指出,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第二,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第三,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段,用多媒体出示有关的视频资料,并提供“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材料、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

7、革命群众和图片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在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简单情况后,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指导学生从敌我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进而认识到, 革命的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出现了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

8、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4.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并掌握其性质等(出示图片)。指出,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 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交代一下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后曾经迁都的情况,直到1949 年解放战争中南京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被推翻。课堂小结让学生分组讨论,把本课内容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与同学交流。让全班同学齐声歌唱,加强记忆。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2名校名 推荐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巩固练习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按小组轮流相互提出问题,记分。展开竞赛,看哪一组得分最高。对得分高的给予表扬,得分低的给予鼓励。活动与探究讲故事,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讲一讲关于黄埔,北伐小故事,在班级内交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