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名师精选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5655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名师精选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名师精选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名师精选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名师精选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名师精选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3、认识绿色植物在碳- 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在碳- 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3、探究活动的设计。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自制的收集氧气的装置。2、教学器材:金鱼藻在阳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卫生香、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装置。3、教学课件:有关普利斯特利三个实验的课件、展示光合作用公式和示意图的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种植密度的植株结果情况的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引言:一个人一

2、天平均消耗一千克氧气,地球上有六十多亿人,每天要消耗60 多亿千克的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第一部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请同学观察金鱼藻在光下放出氧气这一现象。在观察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气体的成分,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做出假设,并思考验证方法。(可提示学生:氧气能助燃。)师生双方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对气体的成分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第二部分: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请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把点燃的蜡烛和活着的小白鼠分别放进密闭的容器,他

3、们为什么会熄灭和死掉?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与绿色植物分别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什么?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设计三个实验?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看问题的意识,并让学生初步得出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的结论。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大胆的发表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科学作风。探究活动:教师出示讨论提纲:这个实验中除二氧化碳以外能否出现其它的变量?1名校名 推荐如何确保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你认为对照实验应该如何设计?你准备选取哪些材料用具?如何应用?学生根据讨论提

4、纲进行分组讨论,每一小组根据自己讨论的结果制定探究计划,实施探究。因为本实验设计难度较大,需注意的问题较多,所以教师在此通过讨论提纲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并要求学生能较为独立地完成探究活动,以考察学生对各项综合技能的运用情况,所以教师出示讨论提纲后并没有在全班给予统一答案,而是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在教师主持下学生交流探究报告,教师与学生根据讨论提纲共同分析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及严谨性。教师对每个小组实验设计的合理方面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的,与其他小组一起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请他们在以下三种方案中做出选择:(1)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

5、反的结论;( 2)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做一遍,检验自己的实验结果是不是可以重复;( 3)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交流结束后,教师请每一个小组的组员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并结合教师的评价作为一个阶段性成绩收录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第三部分: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教师利用课件逐一展示三种不同种植密度的植株结出的果实。请学生分析植株结果情况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它们这种差异与光合作用的内在联系。(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合理密植会使植物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不会造成浪费。)教师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你知道农业上还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吗?(学生思考回答。)第四部分:课堂小结教师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你认识光合作用了吗?你知道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了吗?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再做一个简单的回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