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1课时)名师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4769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1课时)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1课时)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1课时)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1课时)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1课时)名师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1课时)名师教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 课 俄国向何处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 要点、 实施的意义;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 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培

2、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向前发展是必然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难点: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教学方法默读、圈点、勾画、分析、比较、合作探究、答疑、归纳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吗?请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师总结导入新课:那场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3、,1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奥匈帝国瓦解, 德国发生起义而宣布投降,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另一个后果就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 课有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二】、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对照目标看书, 对主要知识要点进行圈点勾画, 完成自主梳理的学习内容(二)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完成黑板上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一、“二月革命”1革命前的形势1名校名 推荐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 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 人民反战争、 反饥饿

4、、 反专制的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而且俄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2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骑在俄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300 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学生回答) 二月革命后, 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当时是主要政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只是一个过渡现象, 不可能长期维持。 到底由谁来掌权?是让资产阶级掌权,还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革命

5、与反革命斗争的焦点,是关系到把革命进行到底,还是半途而废的严肃问题。4四月提纲的制定 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 年 4 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后来被称为四月提纲。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学生回答)1917 年 11 月 7 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6、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占领了战略要点,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学生回答)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它开辟了人类历

7、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它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三、“退一步、进两步” -向社会主义过渡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2名校名 推荐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从 1918 年春到 1920 年底, 在国内战争的条件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在一个落后的、小生产者占优势的俄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践证明,这一设想是行不通的。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学生依据小字注解探究讨论、回答,然后教

8、师作指导解答)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政策。原因: 当时,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迫使苏维埃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主要内容: 包括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以及其他产品。其目的是保证对军队和工人的供应。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工业方面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

9、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 这些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 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 1921 年春,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921 年实施新经济政策,采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实践的效果比较好。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新” 在何处?(学生回答)( 1)实行的原因: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主要内容: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

10、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 由国家经营,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也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4)评价: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 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

11、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践表明, 新经济政策可以作为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3名校名 推荐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五、本课小结: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方针、路线, 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胜利后的俄国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教训。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