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4030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5 课 长城与北京城课程标准: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通过对紫禁城和长城的介绍,让学生对明朝文化有较充分的感性认识。通过录像、歌曲、 学生充当故宫导游等方式, 让学生对紫禁城与长城有形象具体的了解, 从而感受到明朝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教学过程: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上一节关于明朝历史的文化课,内容主要是关于故宫和长城。同学们都去过故宫, 也都爬过长城,面对金碧辉煌的古老宫殿,或者当你站在长城上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一番感受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禁城,登上长城, 共同去领略明朝古老的文化。一、紫禁城1、北京的历史北

2、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首都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元朝。以后,明清两代皇帝又对北京城不断扩建,终于形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北京城。2、明清北京城的布局(演示明朝北京城示意图)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京城和外城两大部分。请同学们看看明北京城像个什么呢?学生:帽子。所以老北京也叫“帽子城”。京城又叫内城,又分为内外三层:宫城、皇城、京城。宫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紫禁城。宫城外面是皇城,其正门为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明称承天门)。皇城的范围包括了紫禁城、太液池、景山。请同学们想一想,太液池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学生: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皇城外围就是京城。京城内店铺林立,为富贵之家的聚居之地。四面共有9 座城门,请同学们对照手

3、中的新版北京市交通图,根据今天的地名来猜想当时这9 座城门的名字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抢答。这九个门的名字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在明清两代,九门的走法也是有讲究的,例如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所以走皇辇宫车;皇家派兵打仗,出兵时要走德胜门,归朝时要走安定门,就是为了图个吉利;还有皇家用的水, 是专门从西郊玉泉山拉来的泉水,每天傍晚, 皇家的运水车都要吱吱呀呀地1名校名 推荐进到西直门, 这是专门为它开的门。 其它几个门又都有什么作用,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考证一下,说不定你会意外地发现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呢。关于这些城门虽然有很多故事, 但是

4、到今天它们大多已经不存在了, 正像同学们看到的它们现在大多已经仅仅只是地名了。由这些城门所连接起来的城墙也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是,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现在的北京地图(演示北京市市区图) ,城墙虽然没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学生:二环路。并且向外辐射, 直至五环路。 这也许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吧,也是明清北京城永恒的魅力吧。纵贯北京全城的有一条中轴线,全长 8 公里, 像是全城的一条脊椎。从外城正中的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正中的正阳门,皇城正中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故宫的中心,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锋,而止于鼓楼和钟楼。北京城的布局正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干对称展开,规模宏大,

5、 主次分明,严谨整齐,雄伟端庄,成为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而在这条独具魅力的中轴线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明清的皇宫紫禁城了。3、明清皇宫紫禁城下面我们看一张紫禁城的俯视图,先对紫禁城有一个总体认识。(1) 紫禁城的规模明成祖营建北京城,最大的工程就是修建皇宫紫禁城。它的修建前后历时15 年的时间,明清两代, 一共有 24 位皇帝居住在这座戒备森严而又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从它建成之年算起,距今已有 580 年的历史了。紫禁城占地72 万多平方米,简直就相当于中国一座不大不小的县城。民间传说故宫有房间9999 间半,后据专家考证,现存房间也有8700 多间,简直就又像一个迷宫。紫禁城从建成之日起,经历

6、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大自然的风霜雪雨,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我们再来看看紫禁城的建筑群。宫城中的主要建筑分外朝、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三大殿”为主体,是帝王发号施令、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 内廷以“后三宫”为主体,是帝王日常办公和起居的地方。“外朝”和“内廷”是当年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外朝”和“内廷”地处整个皇宫群的什么位置之上?学生:中轴线上。它们不但地处整个宫殿群的中轴线上, 也正在当年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无处不体现着天子的威严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国古建筑讲究对称美, 在中轴线两侧还分布着东西六宫,

7、 是当年嫔妃的住所。“外朝”、“内廷”与东西六宫既各成一体,又遥相呼应,共同勾画出了紫禁城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统一。在课前调查中, 我知道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去过故宫,但可能2名校名 推荐是时间久了,或者有的同学去故宫的时候对故宫还不十分了解。所以到今天,关于故宫,我们也忘的差不多了。 那我们正好借今天这个机会, 来一次“故宫课堂虚拟漫游”, 在我们班几个同学的讲解下, 再对故宫来一次“神游”。 我们的路线就选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吧。 好,现在“神游”开始,我们全班同学现在都站在了紫禁城的正南门午门了。那现在就请A和 B 两位同学带我们进入紫禁城吧。(2)紫禁城的“三大殿”、“后三宫”学生讲述略出了神武

8、门,我们过一条马路, 就到了景山。 景山本身没有什么太妙的景致,但如果我们选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登上景山上最高的一处亭子,就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地震撼,因为呈现在我们眼前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全景。请学生谈感受,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故宫给你的印象。学生感受略同学们都谈了对故宫感受, 那古人是如何描述皇宫的呢?我们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句诗来结束我们的“紫禁城之旅”吧。唐朝诗人骆宾王有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是否也感觉到了古人所说的“壮”与“尊”呢?也许在故宫中, 面对皇权的尊严, 我们多少感到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 感到心情的压抑。 但我们登上长城之颠的时候,

9、 你的心情会不会为之一变呢?学生谈感受。下面我们看一段关于长城的录像, 在录像片中, 寻找一下你对长城的感觉。 在看录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一个问题:历史上都有哪些朝代修建过长城?二、雄伟的长城1、长城的历史:在这些修筑长城的朝代中,都有哪些朝代曾经大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学生:秦、西汉、明。这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到达了万里以上,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都曾得到过“万里长城”的美誉。这三代所修的长城,就将近5 万里。 据估算,如果把用来构筑长城的砖石筑成高五米、宽一米的城垣,其长度可以环绕地球一周,可见这是多么宏伟的工程!难怪宇航员从月球看地球表面,都可以看到长城的痕迹。2、长城的作用那这些绵延

10、不断的城墙在古代到底起到了一些什么作用,以至于从春秋战国一直修到了明朝灭亡。长城不仅仅是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一条分隔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战线,它更是中国人民勇敢、坚韧、智慧、顽强抗敌精神的象征。如今的长城,更重要的不是它的实体, 而是它的精神,毕竟众志成城才是坚不可摧的“长城”。在今天,长城更注3名校名 推荐入了自信、 取和 新, 向世人展示了我 开放的胸 ,勇于参与世界 争。无 城在 史上起 什么作用, 在今天 城无疑是中 民族力量的象征。 城 是在危 之 , 成 我 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播放歌曲 城 ,介 其 作背景。提及国歌,介 其 作背景。也 将来有一天 城的 体会因不

11、堪 月的侵 而倒塌,但我相信 城精神将永不倒!无 如何, 城是与我 的今天与未来密切相关的,出示两段材料,找学生朗 :(1)1984 年 5 月 4 日至 1985 年 9 月 24 日,三个普通的年 人,董耀会和吴德玉、 元华一起,从山海关出 ,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沙漠, 尽千辛万苦, 508 天,到达明代 城的 点嘉峪关,完成了徒步走 城的壮 。中国人在 城上留下了人 第一排完整的脚印。( 2) 1972 年 2 月 25 日,美国 尼克松在首次 期 ,在人民大会堂 行的一次宴会上,曾 一段 : 城告 我 ,中国有 大的 史,建造 个世界奇迹的人民也会有 大的未来从 两段材料, 我 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一些 城与我 今天与未来的 系,找到一些 城与我 个民族的关系。紫禁城的 煌与 城的雄 ,是明朝文化的象征,更是我 中 民族精神的象征。 的作 是 同学 再去一次故 或者是 城,去再一次 略他 的雄奇和 大。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