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4020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2 课 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评价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研讨形成结论,逐渐养成主动探究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贞观之治”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懂得一个全面发展、能成就事业的人,必须要关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锻炼坚强的意志, 树立锐意进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繁盛时期, 激发民族自豪感。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式和巩固是各民族人民长期

2、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认识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友好交往的基础。通过唐朝民族政策的了解,树立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培养学生待人宽容、豁达的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中国古代曾领先于世界,尤以唐朝时期最为突出,而这一空前繁盛的基础,始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既是封建治世的典范,也是评价唐太宗的主要依据,因此是本课重点。难点 :评价唐太宗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课时1 课时五、教学步骤1名校名 推荐1、 入教 可以充分利用 言,由隋朝的繁盛而又速亡 入本 。2、 解一、隋亡唐 主要 学生 到隋亡主要是由于隋朝的暴政, 从而帮助学生理

3、解唐太宗开明 治思想的形成原因。唐朝建立的 、李世民即位 要求学生掌握。二、 之治 是本 的重点, 教科 主要 述唐太宗开明的 治思想、 开明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治世局面的形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1)唐太宗开明的 治思想形成与他吸取隋 亡的教 密不可分。唐太宗 于隋朝 亡的原因 行了 真的 。在 政要中, 唐太宗君臣 到以亡隋 戒的事有45 之多。 唐太宗 眼目睹了隋朝盛极而衰的 史, 身 了隋末的社会大 ,看到了 民起 的巨大力量, 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 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 人推而 主,无道 人弃而不用, 可畏也。 ”因而,他反复 “ 君之道,必 先存百姓” 而采取了一系列

4、开明的政策和措施。( 2)唐太宗开明的政策和措施。教科 主要从任 和 两方面 行叙述。关于任 :唐太宗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非常重 官和用人。他任人唯 ,不避仇怨,不拘 第,歉收并用, “拔人物 不私于党, 志 咸尽其才” ,“弃其所短,取其所 ” ,一代能臣猛将尽 所用。其中既有原政 魏征,又有出身 寒的 周, 有 相房玄 、杜如晦等, 年代人才之盛, 朝少 。 史学家范文 曾 提出: “能否知人和能否用人,是判断人君 愚的一个主要 准。” 是 有 地的 法。在中国 史上,唐太宗算得上是一个能知人又能用人的明君。 “ 之治”的形成,与他手下有众多的 臣 佐密切相关。关于 :臣民 或

5、批 君王,叫做“ ”,君王接受 或批 ,叫做“ ”。唐太宗是我国 史上善于 的皇帝。唐太宗 精辟的 :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 短而永愚。” 初年,唐太宗年年下 求 ,甚至重金求 ,在大臣中形成了以 忠的 气。向太宗 的大臣, 于 的就不下30 人。其中,最突出的 是魏征。魏征性格耿直,2名校名 推荐“凡所谏诤,委曲反复不从不止。”“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从而使学生感悟唐太宗时期“从谏如流,谏臣盈廷”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关于纳谏,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错误,有力地推动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的出现。总之, 任贤、纳谏既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也是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资料比较丰富

6、,搜寻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课前搜寻资料(教师也可以把教参中相关内容提前印发给学生),课上由学生讲述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的故事, 也可以编成历史短剧演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谦虚使人进步,一个想全面发展的、能成就事业的人,必须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进而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治世局面的形成。首先,要帮助学生感知贞观时期经济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史料:唐太宗执政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年间的盛况,史称“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遍野

7、” ,又称“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赍粮,取给予道路焉” 。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祥和安定,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正确评价唐太宗打下基础。 教师可以上学生根据自己对唐太宗的认识, 并结合唐太宗像,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唐太宗,激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做出了贡献。 通过

8、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专题, 比如: 展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以及重大事件的图片及摄像资料; 有关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故事和生动情景,有关文成公主在西藏的文化传播和友好交往活动; 有关藏族人民颂扬文成公主的诗歌、传说和学生自行创作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等。2、 各组同学按自己所选的专题的要求,根据前述活动资源提供的途径收集相关资料。3名校名 推荐3、 各组将收集的文字、地图、图片、影像资料以及自己创作的诗歌,分别进行整理、筛选和编辑,制作成几组图文并貌、文字说明流畅优美的主题陈列系列。 以下为活动展示4、 在黑板上挂出“文成

9、公主进藏路线图”。由一位同学担任导游,简要介绍“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历史背景、入藏路线和活动意义。以下推出入藏各站的导游,沿途分别讲解。(1) 长安站:出示图片步辇图 ,欣赏图片。描述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赴长安请求通婚的故事,介绍唐长安城风光。(2) 青海站:描述文成公主从青海入藏的路线以及在入藏过程中的生动情景和艰难历程( 介绍青海风光,并可联系青藏公路和即将修筑的青藏铁路进行对比) 。(3)拉萨站: 欣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有关图片、幻灯片或影视资料等,介绍拉萨地名的由来以及布达拉宫、大昭寺建成与文成公主的关系。介绍拉萨风光。 以下为演讲、朗诵5、同学演讲、朗诵有关赞颂文成公主的传说、故事和诗

10、歌( 包括自己创作的诗歌) ,总结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体会感想。唐朝时期, 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 尼泊尔 ) ,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 大食的医生。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 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 显示松赞干布像和吐蕃赞普图)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

11、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年轻的松赞干布决心跟唐朝建立友谊。贞观八年(634 年 ) 第一批吐蕃使臣访问长安,唐朝使臣很快到吐蕃回访,成为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良好开端。松赞干布遣使献贵重礼物向唐王室求婚, 唐太宗未允。 贞观十四年 (640 年) ,又命大相 ( 宰相 ) 禄东赞为使官, 以黄金 5 000 两及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许婚。唐太宗允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到吐蕃。贞观十五年 (641 年 ) ,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公主携带大批丝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史书、营造与工技著作60 种,医方100 种,诊断法5

12、 种,医疗器械 6 种,医学论著4 种。又带了耐寒抗旱的芜菁( 通称大头菜 ) 种子和其他谷种。还带着通晓4名校名 推荐所 籍的文士和制造各种物品的工匠以及乳娘、 女、 等。松 干布到吐蕃 部 境 自迎接公主。公主到 些 , 吐蕃人民穿着 日的盛装,迎接 位 道而来的 蒙 ( 藏 王后 ) 。松 干布 : “我父祖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 深感荣幸,当 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他在 些 公主修筑了唐式 室。松 干布也改服唐人服装, 派遣 族子弟到 安入太学学 ,聘 唐朝文士掌握与唐往来的文 。到 安学 的吐蕃人很多取得成就,如唐高宗 吐蕃使臣仲琮,唐中宗 使臣明悉 ,都是著名的 学者

13、。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 年逝世 ) , 藏两族的友 做了 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 具制造、 、 、建筑、造 、 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 技 入西藏。吐蕃的 技 原来比 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 族 技 入后,吐蕃 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 阡陌 横,大大提高了 量。公主 的水磨,深受 人民 迎,公主和她的侍女, 把 、刺 技 授 吐蕃 女。松 干布和文成公主 藏两族的友 和吐蕃社会的 步,做出了重要 献。 今天拉 市的布达拉 和大昭寺内 供奉着松 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 保存着他 婚的洞房 迹, 大昭寺前的唐柳 是公主 手所栽。藏族的史 用大量篇幅来 公主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