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84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一课人 类 的 形 成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人类的形成指的是 人类的出现、早期人类的划分及主要代表、三大人种的形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解体及国家的出现。其核心内容是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理解它的关键在于掌握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大致历史阶段分期及各时期的特点。本科内容是初中历史世界史模块的第一课,对培养学生对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学习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本学科而言本课内容并非学业水平测试考察的主要知识点,因此是一个次要的内容。由于学生在初一上期在中国史部分已经学过 关于人类的起源的相关内容,为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一个较稳固的知识基础

2、。二、教学目标及分析1、目标定位:知道人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大致知识;掌握 氏族社会形成和发展。2、目标分析:知道人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大致知识,就是要知道人类形成的大致时期,早期人类的划分及主要代表,三大人种的形成,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掌握 氏族社会形成和发展,就是要 掌握氏族社会产生的大致时期和原因,掌握氏族社会的分期和不同时期的氏族社会所展现出来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课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下,第一,本节内容涉及内容时代久远,学生难以从感性上形成深刻的认识;第二,人类是如何从古猿进化成人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下:第一,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比如

3、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形成认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重点讲述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劳动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 人类是如何形成的?形成后的人类发展情况如何?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设计使学生知道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大致情况,掌握促成人类由古猿进化为人类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师生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提供相关补充材料,并结合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 1:早期人类是如何产生的?促成人类由古猿进化为人类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早期人类产生于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其祖先是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在漫长的进化和劳动过程中掌握

4、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发展为早期的人类。因此促成人类进化为人类的重要因素是劳动。1名校名 推荐问题 2:早期人类形成后人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哪些代表?进化阶段主要代表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 约相当于距今250 万 180 万年左右期间)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距今约180 万年前到距今20 万年前)早期智人德国尼安特人中国丁村人(距今约20 万年至 5 万年前)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距今约5 万年至一万年前)问题 3:人类的祖先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世界分为三大人种,是什么原因呢?人类社会发展到晚期智人的时期,现代人种差异由

5、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进过漫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主要的三大人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例题一: 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A 自然环境的变化B劳动C 生产力发展D生产工具的进步例题二: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 进化阶段不同C体貌特征不同D生活习俗不同变式练习: 现代人种的差异显现出来是在()A. 早期猿人出现的同时B.晚期猿人出现的同时C. 早期智人出现的同时D.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问题二: 随着人类的产生,人类社会因此产生,早期的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大致经历了那几个阶段。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设计使学生知道人类氏族形成的原因

6、和发展的大致情况。师生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并结合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1、 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和部落。2、 阶段: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问题三: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发展有哪些不同的社会特点?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设计使学生知道人类氏族社会不同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师生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并结合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 1: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名校名 推荐1、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采集和

7、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时期,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成为维系部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2:特点:财产共有, 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妇女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实行群婚, 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问题 2: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1、原因: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部落间的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影响到男子在整个社会的社会地位。2、特点: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财产公有;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子,男子开始主导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开始出现

8、剩余财产和私有制。例题三: 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群婚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变式练习1: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相同点是()A女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B婚姻关系是群婚制C商品生产已经出现D财产公有变式练习2: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A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B男子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C男子主要从事打猎和捕渔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问题四: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早期国家的产生。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掌握原始社会解体和早期国家产生的原因和大致时间。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予以补充讲解。1、 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2、 原始社会解体和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统治阶级设置的一系列的机构和设施:如:军队、政府、监狱和城墙等的出现。例题四: 7、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的产生的标志是()A. 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出现B. 私有制的产生C. 私有制度和奴隶制度的发展D.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一系列国家机器的出现3名校名 推荐五、教学小结六、教学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