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梁家河》读书心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63810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梁家河》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编】《梁家河》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梁家河》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梁家河》读书心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家河读书心得梁家河读后感 阅读梁家河这本书,我仿佛随着八一学校的知青一同到了1969年的梁家河。破旧与昏暗的土窑洞,空气中弥漫着酸菜的味道。身上总是莫名其妙地起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每天吃着没有油水的粗粮,连蔬菜都很少吃到,能吃上一盆新腌的酸菜都仿佛是品尝了山珍海味。还要跟着当地的农民一起干活。对北京知青而言,繁华的首都和这里的环境一比较,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习总书记却选择了在逆境中锤炼自己,他克服了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放下包袱,适应新环境。“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只能通过改变自己,不断地适应环境,用一颗乐观的心

2、态看待周围的一切,就会有意外的收获。”习总书记用七年的知青生活充分地诠释了这句话,也使得在陕北的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后,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处事沉稳的支部书记。 热爱知识,读书有“瘾”。初到梁家河时,习总书记拎了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书。插队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他丝毫不放过一点空闲的时间。即使是夜晚,也要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看到深夜才睡。 勇于担当,为民办实事。习总书记任村支书后,第一件事就是办沼气。他专门到四川绵阳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面对思想封闭、观念保守的村民,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读后感经历数次挫折后,最终办成了这件事,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还点燃了陕北第一盏沼气灯。打坝、修梯田、打井、增加粮食产量,办铁业社、代销点和缝纫社他干的这些工作给老百姓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当地的人民不用为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奔波。 我们从习总书记身上学到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发扬习总书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奋斗。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