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713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集训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 2017 商广西行走 美 防城港”在防城港 行1. 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 期 巨的 程,中国近代化的 展离不开仁人志士的探索。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 程中, 有人将先 的中国人展开的一 救治行 比 成“自我 ”“温 慢治” “猛 重治” “开 洗 ” ,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 。材料二 在 百天之内, 康有 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 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 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 的策 。 句 , 以后 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 必 靠 学。 第二, 整行政机构。 康有 裁汰了 多无用的衙

2、 和官 同 他添了一个 工商 局他 ( 指 人 ) 了多少的心血, 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 。一旦 八股, 他 望了。 怪他 要 康有 洋奴 奸。至于被裁的官 更不要 ,无不切 痛恨。材料三 150 年前, 中山先生出生之 , 中国正遭受帝国主 列 的野蛮侵略和封建 制制度的腐朽 治, 乱 ,民生凋敝,中 民族陷入内 外患的灾 深渊,中国人民 于水深火 的悲惨境地。在那个 雨如晦的年代,中 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 ,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行可歌可泣的抗争。 中山先生就是他 中的杰出代表。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 合所学知 ,指出“自我 ”指的是什么事件? 一事件 我国近代化 生了怎

3、 的影响?( 2)材料二所述内容是哪一 史事件的措施?依据材料概括 事件中政治方面的措施并指出 布 些措施的主要意 。( 3)根据材料三并 合所学知 ,指出 中山先生是如何“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的?他的 一探索有何 史意 ?1名校名 推荐2. 中国近代化是由表及里地艰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 1861 年 1 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陈旭麓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这次探索时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

4、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材料三 新青年 的出现被史学家誉为近代中国思想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它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梁启超新民丛报 以及陈氏自己参与编辑的诸种报刊,但其思想高度则远为其“先辈”们所无法比拟的。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的口号是什么?这次探索“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如何体现的?(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有何局限?(3)材料三中的新青年是哪场运动的阵地?这场运动高举的两面大

5、旗是什么?2名校名 推荐(4) 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特点。3.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 近代化,不同的 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戊戌启蒙运 以西方 本主 的天 人 学 和自由、平等、民主的 原 来批判中国 小 社会流行的君 念、行 模式和 理精神, 示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的 醒和成 ;而其 宗法等 念的冲 和 自我独立意 、价 的推崇, 又体 了近代人文主 精神。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 ,是近代中国 史上特定 境下罕有之个案, 后人留下了非常 得研究 之 。此次 有其重要意 但最后的 局并不成功。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 只因 那德莫克

6、拉西 (Democracy 民主)和 因斯 ( Science 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 几条滔天的大罪。要 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 孔教、礼法、 、旧 理、旧政治;要 那 先生,便不得不反 旧 、旧宗教;要 德先生又要 先生, 便不得不反 国粹和旧文学我 在 定, 只有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 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启蒙运 的特点。 合所学知 , 述戊戌启蒙运 中国近代化的 献。( 2)根据材料二并 合所学知 ,指出民国初年“西式民主 ”的具体表 并分析“最后的 局并不成功”的原因。3名校名 推荐(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 宣 了哪些思想

7、? 合所学知 指出 一运 的影响是什么?4. 近 代以来,中国人民 国家富 ,不断地 行探索与 践。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李 章在上海 合洋 太平 感 ,西方国家“大炮之精 ,子 之 巧,器械之 明 非中国所能及” ,主 “外敦和好,内要自 ” 。摘 自中国 史八年 上册教材材料二 19531957 年工 生 情况 表工 生 情况中国英国美国工 生 年平均增 速度18%4.1%2.8%增 400 万吨 所用 5 年24 年15 年数据 自中国 史八年 下册教材材料三 到 1956 年底,全国加入 合作社的 占 数的963%,加入手工 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 者 数的917%;全国私 工 人数

8、的99%、私 商 人数的8% 了全行 的公私合 。摘 自中国 史八年 下册教材 回答:( 1) 合材料一和所学知 , 明李 章 “自 ”作了哪些努力? 些努力在客 上起了什么作用?4名校名 推荐(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的是三大改造,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1. ( 1)事件:洋务运动。影响: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事件:维新变法运动(

9、戊戌变法) 。措施:废除八股取士,调整行政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意图:改革科举制度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 调整政府机构,裁撤冗官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5名校名 推荐( 3)方式:领导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中华民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 ( 1)口号:自强、求富。体现:将西方先进的科技引入中国,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建立新式海军。(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局限: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没有实现民族独立、

10、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3)运动:新文化运动。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4)特点: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3. (1)特点:向西方学习; 以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 贡献: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2)表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原因: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民众自由、民主意识淡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3)思想: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影响: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4. ( 1)努力:开展洋务运动。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有其它表述,能言之成理亦可)(2)现象:中国工业发展迅速 (或中国工业发展速度迅猛) 。原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或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有其它表述,能言之成理亦可)(3)变化: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6名校名 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