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715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一、选择题1. 沿下图所示路线传播的宗教是()A. 佛教B. 阿拉伯数字C. 活字印刷术D. 基督教【答案】 A【解析】 略2. 图中数字的始创者是()A. 古巴比伦人B. 古埃及人C. 古印度人D. 古阿拉伯人【答案】 C【解析】 略3.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是()伊斯兰教麦加大清真寺楔形文字天方夜谭A. B. C. D.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都是阿拉伯的文明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均属阿拉伯文明,据此, B项符合题意,正确。而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排除带有的选项。即排除ACD ,故选 B。4. 文明交流的方式多种

2、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A. 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 罗马帝国的扩张D.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答案】 D1名校名 推荐【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古代文明的交流方式。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但这不是主要的内容,在古代东西方的交流中,和平交流才是主流,如马可 . 波罗的来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等。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5.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是谁的名言?A. 亚里士多德B. 普林尼C

3、. 阿基米德D. 荷马【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的相关内容 ,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世界产生过很多杰出的科学家。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就是其中之一, 他有句名言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所以选C。6. 当你参观卢浮宫时, 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 “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应该是用哪种文字刻写的:A. 象形文字B. 拉丁字母C. 楔形文字D. 甲骨文【答案】 C【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化单元的内容。联系所学内容可以容易知道,汉谟拉比法典 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成文法典。 而此法典又是生活在两河流域

4、的苏美尔人发明创造的,苏美尔人使用的是楔形文字。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7.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它的诞生地是A. 迪拜B. 麦地那C. 麦加D. 耶路撒冷【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今沙特阿拉伯西部市麦加。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创立伊斯兰教。但是在开始时,不为当地人所理解。穆罕默德逃到了麦地那,他的教义受了麦地那人的欢迎。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后,帅领大军杀回了麦加。麦加贵族无法抵抗,只好投降并归依伊斯兰教。综上所述,故选 C。8

5、.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的是()2名校名 推荐A. 希腊帕特农神庙B. 巴黎圣母院C. 印度佛塔D. 麦加清真寺【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了世界三大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B 是基督教建筑,C是佛教建筑,D 是伊斯兰教建筑,只有A 希腊帕特农神庙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故选A。9. 下图建筑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吉和街,与它有关的宗教是()。A. 基督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犹太教【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督教的相关内容。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

6、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与犹太教有关联,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 1 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 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根据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从图片中的建筑标志十字架来判断,故选A。10. 中古时代,西欧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是()A. 夏特大教堂B.巴黎圣母院C. 帕特农神庙D. 耶路撒冷的圣岩寺【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圣母院的相关知识。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上中的城岛上。它始建于12 世纪中期,前后用了3名校名 推荐180 多年时间才全部

7、建成,是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雨果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所以排除ACD,故选 B。11.某校学生小明学完世界古代史进行总结复习发现,有几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下列哪一个不是的?()A.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蒙古帝国D.拜占庭帝国【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1 世纪罗马帝国继续扩张,到2 世纪,帝国版图确定下来,它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公元前六世纪,国王大流士时期,波斯成为首个地跨欧亚非的奴隶制大帝国。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

8、开始自公元395 年直至 1453 年(实际始于八世纪)。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综上所述ABD均是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蒙古帝国不属于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故选C。12. 赵成小时候听妈妈给他讲过“芝麻开门”“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A. 荷马史诗B.伊索寓言C. 天方夜谭D. 马可 ?波罗行纪【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文学与戏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都是其中的著名故事。所以ABD不正确,故选C。13.如图,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

9、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A. 佛教B. 基督教C. 犹太教D. 伊斯兰教【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阿拉伯帝国形势图,伊斯兰教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伊斯兰教创立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故选 D考查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14.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A. 阿拉伯人B. 印度人C. 希腊人D. 罗马人【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 到 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大约到了公元7 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

10、地区。到13 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4名校名 推荐 里,他 阿拉伯数字做了 的介 。后来, 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 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 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 入的,所以便把 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 些数字又从欧洲 到世界各国。故 B。15. “我在 方看到了 油的泉, 可以燃 的石 , 用 巧的 做的 ”“君主有一大 , 其 皆用精金 之 廷房屋地 金 ,以代石板”以上 些文字出自()A. 天方夜 B.荷 史 C. 可波 行 D. 俄底浦斯王【答案】 C【解析】 本 考 的是 可波 行 的相关知 。材料描述了 方有着丰富的物 、高超的技 、繁荣的 、精美的 殿

11、等,据所学可知, 段文字出自意大利人 可 ?波 的 可 ?波 行 , 可波 在 中把当 繁荣富庶的 方向西方人作了生 的介 , 激起了欧洲人 方的憧憬和向往。天方夜 是阿拉伯民 故事集,展 了阿拉伯丰富的社会生活,荷 史 是古希腊的著名史 ,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 代表作之一,是古希腊悲 的典范作品 些作品中均不会有 于 方的描述。故 C。二、 史 16. 下 : 回答:( 1) 中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人 明的?( 2)它被什么人 到欧洲?何 它的写法与 在基本一致?( 3)如果没有上述 些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 10 十个数字?( 4)想一想, 种符号的 明 人 社会的 展有何重要意 ?【答案】 ( 1)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 2)阿拉伯人; 16 世 。( 3)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中国人可以用 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来表示 110 十个数字;英国人可以用英文数字5名校名 推荐“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来表示 110 十个数字。( 4)阿拉伯数字的 展与 播 人 社会 史的 展极 重要,它使世界各地有了 一的 数方法, 从而推 了各地区各民族的 一步交流和交往; 它 推 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 展,从而推 了人 社会的 步和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