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3398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练习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某学者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2(2019青岛一模)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闳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可见当时()A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B留学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C留学过程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D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3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

2、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观点()A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B基本上符合儒学发展历程C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D动摇了传统儒学正统地位419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注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这说明近代中国()A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B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C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D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5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被史学界认为是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

3、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A“天朝上国”的意识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C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61853年,法国驻中国领事敏体尼写道:“(南京)英美商人都在叫苦,几星期来,他们的棉布一匹也销不出去,就是鸦片烟也无法销售,价格急剧下跌。”这是因为,当时()A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展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7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

4、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这反映了美国()A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B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C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D因内战正酣无力派兵远征8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9下表是中国主要出口物的数据变化(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农村社会()主要出口物18711873年18911893年茶叶1 022 159公担1 055 064公担蚕丝37 529公担59 946公担大豆57 506公担760 522公

5、担棉花8 486公担290 417公担A市镇经济开始应运而生B已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商品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D商贸型农业成为农村生产主导 10.1865年,天津海关税务司抱怨“外国商人和轮船主越来越变成中国贸易商人的代理人,变成他们的搬运工”;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也谈到烟台“外国商人进口的棉布占八分之一,当地中国商人从上海进口另外的八分之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列强为扩大侵略权益制造借口B传统商业体系仍具活力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有较大优势D新式交通运输迅捷便利11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

6、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12下图反映了18671876年中国的棉布进口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变化趋势。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棉布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成反比B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的诞生C外国棉布在华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D中国农业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10分,共2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棉花由印度传入中国。宋元之际棉花在长江三角洲逐渐种植、推广,到明代已形成相当的优势,导致棉作压倒稻作的农作物

7、配置结构,松江府全境及苏州府一部分成为全国瞩目的棉花产区。当地农家“不分男女舍织布纺花,别无他务”,一个妇女从事纺纱织布的收入大大超过一个男劳动力从事田间劳动的收入。所产各色棉布工艺精良,品种繁多,成为全国各地争相购买的紧俏商品。外地客商携带巨额资金,前来贩卖棉纺织品,形成了一大批棉布交易市镇。鸦片战争后,“自洋纱盛行,市遂衰落”。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材料二英国原来并不生产棉花,16世纪末,棉纺织业传到了英国。到17世纪中叶,英国人在曼彻斯特建立了自己的棉纺织工业。棉花从南美洲输入,然后转运到兰开夏郡。英国人在这里开办棉纺织工业手工工场,棉织品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市场需要

8、量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许多人都努力从事技术革新。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到了18世纪80年代末,在棉纺织业特别发达的兰开夏郡,“珍妮纺纱机”很快就代替了旧式的纺纱机。纺织机发明以后,由于大量制造机器,对金属的需要量急剧增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英两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英两国棉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促进了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它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到外国

9、的压迫。佩里的舰队在能看得见首都江户的地方航行;几星期内,全日本便都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相反,面积辽阔、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或不受西方的影响,反而充当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的贮藏地。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因此,同中国帝国的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多元化的体制诸因素,都使日本比中国

10、更易遭受西方的入侵,且能更快地对这一入侵做出反应。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至少从两个层面予以论证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0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某学者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解析:选B“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表明该书是海国图志,故选B项;四洲志成书于鸦片战争前,排除A项;资政新篇是先进

11、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不是史地著述,排除C项;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著作,不是史地著述,排除D项。2(2019青岛一模)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闳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可见当时()A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B留学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C留学过程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D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曾国藩的奏折内容可知,对选拔幼童进行教育的内容是“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这是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故选B项;奏折内容提及的是“肄

12、习西学”,没有涉及其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排除A项;幼童学习内容虽然涉及了中西方的文化,但是派他们出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封建统治,排除C项;根据奏折中幼童学习的内容可知,曾国藩并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留学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3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观点()A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B基本上符合儒学发展历程C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D动摇了传统儒学正统地位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是借用传统文

13、化,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故选C项;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自身对儒学的考究,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强,排除A项;新学伪经考是结合西方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不符合儒学的发展历程,排除B项;康有为是拥护孔孟思想的,强调“托古改制”,并没有动摇传统儒学正统地位,排除D项。419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注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这说明近代中国()A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B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C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D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解析:选A“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可得出求新求变的思

14、想意识不足,故选A项。5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被史学界认为是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A“天朝上国”的意识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C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解析:选D由材料“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对近代外交观念的无知,故选D项。61853年,法国驻中国领事敏体尼写道:“(南京)英美商人都在叫苦,几星期来,他们

15、的棉布一匹也销不出去,就是鸦片烟也无法销售,价格急剧下跌。”这是因为,当时()A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展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解析:选D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在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与题干中的“棉布一匹也销不出去”“鸦片烟也无法销售”等现象有因果关系,故选D项。7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这反映了美国()A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B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C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D因内战正酣无力派兵远征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