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物体的运动》-最新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63057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物体的运动》-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物体的运动》-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物体的运动》-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物体的运动》-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物体的运动》-最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1.运动和位置【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2.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重难点】1.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准备】方位图,皮尺,教学课件、校园地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人或物运动的场景,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2.学生汇报:图(视频)中的人或物在运动。3.教师站在黑板前,提问学生老师的位置。4.学生讨论回答。5.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位置呢?(板书课

2、题)6.学生相互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前,明确观察的要求。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2.实验一:观察物体运动的图片。(1)教师继续提供关于运动的图片(仿照课本P2关于运动的插图),并提问:左侧的图与右侧的图相比哪些物体(或人)运动?哪些是静止的?(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3.实验二:用方位和距离描述位置。(1)教师请两位同学,仿照课本P3探索2、3展开实验:先让两人静止不动,让其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外围同学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2)教师在实验中

3、提问学生,台下同学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4.实验三:教师出示校园地图,指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1)教师点名学生观察校园地图,找出自己当前的位置并作出描述。(2)学生观察地图,作出汇报。(3)教师指定校园中某一地点,指名学生对该地点的位置作出描述。(4)学生相互讨论并作出汇报。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学生进一步观察物体运动的图片。(3)学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定一个固定参照物,再比较前后位置相较于参照物是否变化。2.描述自己的位置。(1)教师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描述自己的位置,在描述位置时我们需要借助什么?(2)学生说一说自己描述位置的方法。(3)总结:教师告诉学生在描述自己的位置时需要选定某一位置或事物,然后再运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阅读资料:阅读课本P3拓展资料,标注汽车的位置。【板书设计】运动和位置【教学反思】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教学重难点】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

5、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教学准备】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3.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2)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P5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1)学生自主实验,并完成学习单。运

6、动形式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实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动三种。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1.学生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2.学生自主实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3.汇报研讨: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4.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运动水的运动形式指尖陀螺转动钢尺上下振

7、动悠悠球转动、上下运动木马玩具前后摇摆汽车玩具前后运动、转动【教学反思】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经历观察物体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异同点,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教学重难点】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准备】各色小球、直线轨道、曲线轨道、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公路枢纽,并提问:公路上汽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2.学生汇报:有些汽车做直线运动,有些汽车做曲线运动。3.教师继续提问:我们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

8、的运动现象?4.学生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过山车、鸟、桌球、电梯等物体的运动。(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路线。(3)教师仿照课本P8展开实验,并引导学生归纳物体的运动形式。2.观察中,围绕课本P8实验展开观察。(1)先做出假设,画出小球运动路线。(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学生汇报: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来观察小球的运动形式;小球的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认识到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1.教师提出问题:小球的运动路线和小球

9、的运动形式有什么关系?2.学生相互交流,汇报结果。3.总结,教师告诉学生小球的运动路线能反映出小球的运动形式。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教师继续出示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板书设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反思】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目标】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3.经历实验探究,认识到改变实验条件导致的不同实验结果,体会到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的实验严谨性。【教学重难点】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2.经历物体

10、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的能力。【教学准备】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关于斜面的运动?2.学生讨论回答:滑滑梯、石头滚下坡、车子下坡3.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斜坡,提问学生:将物体放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呢?4.学生汇报:物体会滚下来、物体会滑下来、物体会不动。5.我们怎么能判断物体在斜面上是否会运动呢?物体又会以哪种方式运动呢?(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1)教师仿照课本P10指名学生上台操作实验。(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2.实验中

1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完成观察记录。(1)学生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物体是否运动,物体是以什么方式运动的。(2)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学生汇报:物体可能会在斜面上滑动,也有可能在斜面上滚动,甚至有可能停在斜面上。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教师根据学生做好的实验观察记录,提问学生。2.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1)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在斜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3)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物体会以滚动的方式运动,非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会以滑动的方

12、式运动。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升高,再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它们会怎样移动?【板书设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坡度斜面大坡度斜面小立方体不动滑动小六棱柱滚动滚动小球滚动滚动【教学反思】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4.学会使用秒表。5.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

13、.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准备】小球、秒表、小球轨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街道上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快慢吗?3.学生观察课件后作出汇报。(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13展开实验,并明晰实验过程。一是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减少实验误差;二是怎样观察实验,获取并处理实验数据。2.实验中,

1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验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作出适当修改补充。2.要比较不同动物运动快慢少的怎么做?3.总结: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球在这段距离内运动的时间。时间越短,小球运动得越快;时间越长,小球运动得越慢。【板书设计】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相同的距离 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比较测得的时间 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4.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教学准备】软尺,秒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