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2959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又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年,其继往开来而充满民生温度的“中国故事”必将刻进新的年轮,也必将在高考的舞台上投影。面对将解决中国千百年来没有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的这一历史时刻,我们青年学生作为见证者也必定感慨万千。一、典例精析(一)【石家庄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性训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硕果累累。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使大约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勤劳的中

2、国人民用“中国式减贫”给许多国家做出了榜样。当然,也有个别地区的扶贫工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需要继续完整。非洲某国的中学生来贵校游学,他们很好奇我国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希望借鉴到自己的国家,你作为接待的负责人之一,需要写一个发言稿,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受和认识。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为考生提供了具体的写作情境:一是脱贫工作意义重大;二是脱贫工作硕果累累;三是联合国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扶贫工作的肯定;四是扶贫工作存在的些许问题。考生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的

3、扶贫工作,向非洲中学生讲述有关我国“大体量”脱贫的见闻、认识与感受。考生如能在理性思辨的基础上侧重于分析取得扶贫成就的原因及做法,就更能成为非洲中学生真正需要的。2.典型任务的限制。写作者的身份是接待负责人,写作对象是来校游学的非洲某国中学生,交流的问题是有关中国“大体量”脱贫的见闻、感受和认识。非洲中学生希望能将经验借鉴到自己的国家,所以文章要深入挖掘中国扶贫攻坚取得成就的具体原因和具体做法。文章体式是发言稿,应注意发言稿的基本格式。也不要忽略发言稿的语言特点,既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富于逻辑性,也要简洁明快、平易亲切、富有感染力。3.价值判断的限制。摆脱贫困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的扶贫攻坚

4、战使得约8亿人成功脱贫。材料先是肯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党的决策,扶贫干部的付出,中国人民的勤劳。这些正是命题者的情感态度,随后材料又指出了个别地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这是强调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需要继续完整,而非恶意贬低。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中国的脱贫工作胜在哪里?对非洲国家有哪些借鉴意义?不同的考生心中会有不同的答案。从所给材料看,中国脱贫工作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有力的领导,科学的方法,人民的勤劳,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精准扶贫。考生写作时,不必面面俱到,既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点,着力分析;也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三点,平均用力;当然也可以根据平时的见闻写

5、出独到的观点。这样看来,考生立意的角度是十分自由的。2.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是自由的。考生在写作时,所联想和思考到的素材是自由开放的。而在素材的具体运用上,考生也可以采用正反、详略、点面等多种形式进行组合运用,使得文章既说理透彻又文采斐然。3.表达方式是自由的。发言稿的表达方式较为灵活自由,易于学生抒情议论,彰显才情。考生可以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或在开头部分以简洁的叙述导入,或在议论时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或在结尾处激情澎湃、挥洒热情。解题本题属于限定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从命题形式看,2017年全国卷是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本题是是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大体量”脱贫的经验和做法。题

6、目旨在引导考生了解中国,培养家国认同感。材料以“当然”为界,分为两层。前一层先是明确了脱贫工作对于治国安邦的重大意义,之后引用古语加以证明,然后用“硕果累累”四个字全面概括了中国脱贫工作的辉煌战绩,最后给出联合国相关负责人的具体评价。后一层举出了个别地区扶贫工作出现的问题。那么考生要如何从这段材料中提炼中心立意呢?方法有二,一是正向思维,从前一层中提炼出中国扶贫工作取得成绩的具体原因和做法,如党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强有力的决策,不断创新切合实际的扶贫方法,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等。二是逆向思维,从后一层反向生发开去,“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工作有“泛泛之嫌”,“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需要继续完整”。这样

7、思考,考生就可以打开写作思路。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摆脱贫困,精准扶贫是关键。 2.共同努力助扶贫。3.脱贫攻坚,每一份力量都重要。4.8亿人成功脱贫,政府创新是关键。5.勤劳是“中国式减贫”的法宝。 6.用中国智慧摆脱贫困。7.家国情怀,铸就脱贫力量。 8.贫困须得“连根拔”。偏题立意:1.众人拾柴火焰高。(论述重心是“团结”,与“脱贫”关系不大)2.团结使人成功。(完全脱离了主题)范文展示五月的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崔怡蕊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你们好!五月的天,晴朗又干净,脱贫攻坚战又传来好消息。作为一名高中生,很荣幸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与你们分享我国脱贫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中国“大体

8、量”脱贫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发展特色产业。昔日的荒坡,大朵牡丹花盛情绽放,用绚烂点燃着初夏。同时在燃烧的还有村民们喜悦的心情,眼前这一朵朵牡丹花正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灵丹妙药。这是我在新闻联播上捕捉到的脱贫资讯,类似的报道现实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有些地方因为闭塞落后,居民不愿另辟蹊径,开发新路子。于是,国家派遣的干部空降到那里,通过对土地水文气候等的考察,因地制宜地帮助他们开发新产业。在为当地增收的同时,也留下了技术和思路。而有些地方固守一成不变的历史产业,故步自封,被市场淘汰。如何让优势产业焕发新光彩,在脱贫道路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大体量”脱贫途径之二是依托传统产业,开发特色之路。宁夏的枸杞

9、中外闻名,然而,销售渠道狭窄,当地居民观念保守这使得宁夏地区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这里的脱贫工作就是依靠小小枸杞进行的。先是进行科学培育,提高产品质量;然后开发枸杞加工线,制作各种升值农副产品;拓展销售渠道,面向海内外线上销售线下直运;凭借中国发达的交通设施,小小枸杞飞向全世界的玻璃杯和羊肉汤里同时发展枸杞采摘农家乐等多种游玩式体验项目,充分利用整个枸杞生产加工过程,向第三产业发展。依托传统产业,开发特色之路,宁夏的脱贫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当然,所有的成功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艰苦付出。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楼台,从雪域高原到金沙碧海,中国壮阔的疆域上有无数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更有辛勤智慧的广大人民。三年

10、的脱贫攻坚,让人民见证着幸福,让世界听见了中国崛起的声音。我想,在非洲广袤的草原上,茂密的森林中,甚至炎热干旱的大漠里,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可能,等待你们去发掘。以奋斗探索为笔,以丰饶大陆为卷,我相信你们也可以留下属于非洲大地的脱贫故事,让世界听见你们的声音。五月的天是刚诞生的夏天,希望你们在这个五月收获新的希望。祝愿中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也祝愿非洲大陆更加富裕美丽,愿中非友谊长存!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点评这是一篇颇具温度的考场作文,它并未选择常规的阐述路径,诸如政府发力、国士助力、人民给力之类,非面面俱到,非面孔冷峻,而是选择中学生独到的思维视角,从新闻资讯谈开来,从切身体会

11、谈开去,锁定“特色产业”作为自己的阐述角度。论述布局合理,详略有度,以宁夏脱贫为详例,以点代面,印照中国“特色产业”脱贫之路,给非洲友人以推心置腹的交流。结尾处,立足对方,为非洲未来做出展望,贴切而温暖,拉近了与听者的距离,这无疑是发言稿情感互动的最佳实效。范文展示二贫困须得“连根拔”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付天航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你们好!在这个星球上,无论是黑皮肤黄头发,无论是蓝眼睛厚嘴唇,无论是历史还是而今,无论是区域还是洲际,似乎所有国家的发展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贫困。治理贫困,我们的国家在努力,你们的国家也在努力。而在这里,在你们的脚下,你们所站立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似乎可以找到

12、这个解决问题的重要答案。只有精准扶贫才能将贫困“连根拔起”。我们开启了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培养技术的系列措施:有些土地种不出庄稼,却能开出大片的鲜花;有些山区偏远难行,却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有的戈壁人烟稀少,却不失为旅游探险的好去处兴办工厂,培养技术,组织管理,扩大就业。一次次的实践,一点点的成功,一份份智慧汗水勤劳的积累,都让我们相信着:终有一日,贫困定会被我们“连根拔起”!开发有效资源,出奇制胜。大部分贫困地区环境贫瘠,自然资源缺乏,以致当地人民并无优势来发展农产品销售等产业,而其人民也大多没有充足的知识,无力改善现状。好在中国政府并未放弃,而是想方设法让无资源的地方“长出”资源来,无数的

13、技术人员及专家前往多个扶贫地区,钻研当地生态问题所在、土壤适宜开发度。在南方山区引导人们开垦梯田,在北方果园铺设卵石以增加水果糖分含量,打造受欢迎的产品,进行有机销售面对种种艰难险阻,中国并未退缩,因为与人民的利益相比,这些困难都太过渺小。无数的科学技术人员前往贫困区,授之术,立其业,帮助当地人习得技艺,找到收入突破口,从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使经济方面的改善也渐有起色。短短三年时间,八亿人口成功脱贫:杂草丛生的盐碱地,盛开大朵大朵的牡丹花;荒无人烟的偏远山沟,运出一批批精美的工艺品;黄沙漫天的戈壁荒漠,立起一株株绿色的身影;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横贯南北,一座座工厂传来百姓的希望与欢笑

14、声著名作家余光中曾在欢呼哈雷中写道:“我们的国家永远积极向上,民族的意志也永远向前。”当然,在治理贫困的路上,我们依旧有许多不足:体系的松散,管理的缺失,研发的滞后,个别地区的扶贫工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面对这些,我们依然在努力完善和进步。但我相信,勤劳的汗水,无边的智慧,终会将把贫困连根拔起,阳光终将照在这世界每一个灿烂的面庞之上,包括你们,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点评此文语言形象,行文干练,论说有理,是篇很可圈点的考场作文。1.标题新颖形象。将“贫困”物化,形象地诠释治理贫困当治其根本。2.文章结构严谨。从介绍脱贫方法,到展示成果,再到冷静回望,首尾呼应,文章圆

15、和。3.论述手段丰富。借助比喻论证、排比式论证、对比论证等,展现中国日新月异的脱贫成效,论证有力,语势强烈。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典例精析(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朝阳中学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百年奋斗目标,特举办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面貌、新气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文章要求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可以谈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谈我们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也可以抒发青年学生的豪情壮志,谈“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什么;还可以通过写家乡面貌、家庭生活的变化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

16、会的景象。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命题解析这是一道紧贴时政热点的题目,要写好这个题目,同学们必须对“2020 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深入了解,明白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和指标,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分析题目材料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材料共三句话,前两句是情境指令,最后一句是内容指令,同学们写作时应明确自己的身份是“朝阳中学”的学生,作文的内容要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材料最后一句中的“可以谈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可以也可以还可以通过写家乡面貌、家庭生活的变化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