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62927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1反映了商王占卜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甲骨文A.为司马迁研究商史提供依据 B.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C.为占卜文字,史料价值较低 D.有利于推动文化普及2.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有对祖先的庙祭,还有对天地诸神的社祭。此举有利于A.巩固儒学的正

2、统地位 B.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C.凸显宗族、亲族关系 D.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3.商鞅变法把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的政治路线之一,将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民众开放。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政治路线的是A.什伍连坐制 B.燔诗书,明法令 C.统一度量衡 D.军功爵制4.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品种更加丰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A.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革 B.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C.生产工具出现了根本变革 D.农民生活实现自给自足5.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称

3、为“医圣”,其生前并无画像传世,也未留存任何与容貌有关的资料,但后世依照个人想象为张仲景绘像者颇多。右边两幅画像A.反映了中医学的传播与发展 B.表明了雕版印刷术技艺高超C.体现文人画注重形似的特点 D.源于想象并不具有史料价值6.表2是汉朝统治者盐铁生产经营决策的内容,这反映了汉朝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工商业者地位出现根本转变C.中央集权逐渐衰弱 D.政治权力干预社会经济发展7.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军事。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正确,结论错误C.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4、D.依据错误,结论正确8.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旨在A.削弱世家大族势力 B.缓和社会阶级矛盾C.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D.维护统治阶级特权9.北朝时,西魏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举措A.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 B.推动了孝文帝汉化改革C.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D.造成了北魏政权的分裂10.唐代政府对重要管控的刀枪制造进行了严格规定,但也默许民间合法制造,允许私人拥有武器。不过民间武器制造必须“仍题工人姓名,然后

5、听鬻之”。唐代政府这些规定A.确立私营冶铁业主导地位 B.放松了对地方控制C.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加强管控特殊地区11.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1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政府盐铁使刘晏改革盐法,于“出盐之乡”设置盐官,垄断收购盐户生产的盐,再“转鬻于商人”,由商人自行销往全国各地。该措施A.导致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B.有助于政府退出盐业监管C.有利于推动工商经济发展 D.削弱藩

6、镇割据的物质基础13.魏晋南北朝时,官府设立“谱局”,专职修家谱,强调先世官阶履历。北宋时政府罢“谱局”,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注重记录当世族人的荣耀。这一变化反映了北宋时A.地方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大 B.宗法血缘观念的日益淡薄C.家谱的社会功能不断衰退 D.社会阶层流动性日益增强14.宋代金玉新书中涉及邮驿刑律中的51条,如盗窃、私拆、毁坏官文书者属犯罪。不仅处罚那些传递文书的当事驿夫,同时也要处置他的上级官吏。据此可得出A.邮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宋代官方文书具有不可侵犯性C.严法治邮确保了政令畅通 D.宋代的法律遵循轻罪重罚原则15.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

7、。至于乞丐,亦有规格。稍以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这表明宋代A.保留了市坊界限的残余 B.放松了对工商业的监管C.行业社会分工日益明显 D.士农工商等级界限清晰16.南宋许多地方设有官办造船工场,所造船只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据此推断南宋A.工商业税收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B.交通运输业发生重大变革C.造船业的进步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D.海上丝路发展到极盛时期17.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

8、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知A.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C.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代18.元朝时,“松江府(今上海一带)东去五十里许,日乌泥泾,其地土田饶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当地民众从闽广地区买来树种,广泛种植木棉;又从崖州(今海南岛)学习擀弹纺织之具,加工木棉,纺纱织布。这说明当地A.农村产业结构变动 B.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C.小农经济严重衰退 D.重视土地的开发利用19.明初法律规定佃户需向地主行“以幼事长”之礼,而明中后期佃户可以根据自身利益决定承

9、佃、退佃和迁徙。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A.土地经营权的变更非常频繁 B.产品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土地兼并现象趋于缓和20.明朝中后期宦官通过代批皇帝奏章、监理廷杖、监军统兵、操纵厂卫等方式广泛干预朝政,得势之时甚至可以升黜内阁首辅及六部尚书。这反映了明朝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参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1.昆曲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的里巷民谣,“止行于吴中”,但在明末清初吸纳“花部”曲调优点后,被大江南北的封建士大夫视为“雅乐”,受到狂热追捧。据此可知,昆曲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在于A.与理学价值观契合 B.吸收京剧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

10、观念弱化 D.符合受众文化品味22.明朝中后期开始,原产于美洲的烟草成为闽西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康熙年间汀州府属八县“膏腴田土,种烟者十居三四”,而粮食作物生产比重大幅降低。这一现象表明A.政府主导美洲作物推广 B.粮食需求减少促进烟草种植C.普通农户经济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已经显现23.明清时期的江西景德镇,周边失业农民大多在民窑中“佣工为生”,往往“工兴则挟拥以争,工毕则作鸟兽散”,这反映了当时A.家庭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C.全新生产方式的成长 D.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24.清前期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模式。内阁承担常规公开性政务的执行,军机处则开展渝

11、旨草拟、官员任免、议奏密折、参赞军务等机密政务。这一事务分工有利于A.提高政务处理效率 B.六部行使行政权力C.消除官僚贵族特权 D.限制皇权高度集中25.康熙皇帝一方面受耶稣会传教士所授西学影响,撰写了自然科学短文地球,通过地球直径和赤道长度的测算来证明“地圆说”科学性,另一方面限制传教士向中国官民传播天主教思想。这表明康熙皇帝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学优于中学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必考部分(40分)26.(14分)阅读

12、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表显示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材料二 同样的气候,均质的土壤,完整的地形显然有利于进行同一类型的生产活动,简化农业生产管理,便于进行水利建设。所以秦代和隋唐都有意使政区的分划符合山川形势,也就是使这级政区与自然区划相一致。为着防止分裂割据现象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因此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

13、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前朝相比,元朝政区划分的原则及其影响。(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4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士大夫精神到两宋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圣贤气象”的士大夫精神。唐宋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举制对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另外,唐宋时候经济、文化教育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譬如,唐宋时期形成了完全没有门第观念的书院制度。而且,宋代的政治环境很好,宋代朝廷反思唐末五代藩镇之弊端,采取重文轻武的政治策略,倡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营造了宽松的舆论环境

14、,所以宋代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也非常强,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新的士大夫精神。到了明清之际,一些思想敏锐而深刻的思想家对士大夫精神提出新的要求,就是追求圣贤气象者必须首先具有豪杰精神。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倡导的“豪杰精神”,集中体现为经世能力、智勇双全、开拓世界、创造功业,极大地丰富了士大夫精神的思想内涵。在“圣贤-豪杰”救世情怀为动力的士大夫精神感召下,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近代政治家奋不顾身地推动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促进了“科学救国”、“军事救国”、“实业救国”等近代思潮的兴起。摘编自朱汉民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士大夫精神内涵变化的历史背景。(6分)(2

15、)根据材料,比较两宋与明清之际上大夫精神内涵的异同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4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 中国古代治水活动与地理分布的统计表(注:表中数据为水利工程数量,单位:项)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治水活动与历史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选考部分(10分)请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填涂选答的题号。29.(10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为有效掌控财税资源,征派赋役,维系国家运转,政府需借助一套由户籍、地籍、征籍等构成的册籍系统。明洪武年间,主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