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上数字化规划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62758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上数字化规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矿上数字化规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矿上数字化规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矿上数字化规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矿上数字化规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上数字化规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上数字化规划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天池矿业数字化矿山总 体 规 划目 录1概述.11.1矿山信息化概念.11.2总体建设目标.12矿山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42.1信息系统.42.2矿山综合管理系统.43系统功能规划.53.1矿床可视化、数字化.63.1.1矿床模型建立.63.1.2矿床模型应用.73.2 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93.2.1提升自动化.103.2.2充填自动化.103.2.3选矿自动化.103.2.4运转系统自动化.113.2.5视频监控数字化.133.2.6安全监管数字化.133.3生产经营网络化、数字化.163.3.1全面预算管理.163.3.2物料消耗管理.163.3.3人力资源管理.163.

2、3.4全员目标管理.173.3.5成本分析控制.183.3.6化验信息管理.183.3.7能源计量信息管理.183.3.8矿山安全管理.183.3.9协同办公管理.193.3.10露天矿卡车系统规划.204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规划.235网络硬件平台规划.245.1计算机高速以太网.255.2井下安全通信网.255.3视频传输网.255.4工业以太网.266生产调度指挥及控制中心规划.277实施步骤.288项目预算.291、概述1.1矿山信息化概念矿山企业信息化是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和过程智能控制技术等为手段,在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矿山生产、经营

3、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及生产要素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和科学化管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达到提高矿山企业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效果。矿山信息流动模式是一种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空间流动模式,主要包括矿山生产与设计信息化、矿山设备调度与运行智能化、矿山网络信息化三部分容。1.2总体建设目标数字化矿山是将数字矿山中的固有信息数字化,按三维坐标组织起来一个数字矿山,全面、详尽地刻画矿山及矿体的基础上再嵌入所有相关信息组成一个意义更加广泛的多维的数字矿山。我们认为后一个层次才是真正的“数字矿山”,基于数字矿山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容,对现代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根据不同的矿山

4、企业的特点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数字矿山建设总体技术方案。总体概括数字矿山的目标就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手段,把矿山的所有空间和有用属性数据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表达和深加工,并应用于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和决策之中,以实现矿山生产的系统优化,达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高效快速的推进矿山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综合自动化在我矿的整体应用。 目前,我国数字矿山建设的具体目标是:(1)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实现企业的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等信息的有机集成。 (2)通过应用软件,实现经营管理科学化,生产计划

5、、生产安全调度、生产过程控制最优化。 (3)保证矿山生产安全,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4)提高对客户多种要求的响应能力。(5)生产过程安全监控与预警功能。“数字化矿山”最终表现为矿山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高安全和高效益。2、矿山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2.1信息系统ERP(供应、销售、计划、财务、人力)、OA业务审批等子系统;2.2矿山综合管理系统地质、井巷工程、生产、安全、综合自动化监控等与生产、安全相关的子系统。3、系统功能规划矿山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巨型系统,各部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于这样的系统,只有快速、准确地了解各个系统的运行情

6、况,并使各个子系统配套、一致,再在此基础上予以优化,才能实时、科学地做出决策,发挥数字矿山系统的最大能力和最佳效益。围绕数字矿山建设的具体目标,数字矿山建设的基本容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皮带监控系统、主付井提升监控系统、采区变电所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主要扇风机房监测系统、井下人员定位和管理系统、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矿压观测与分析系统、水文监测与分析系统、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地测地理信息系统、采矿协同设计系统、输配电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矿井通防系统、给排水地理信息系统、综合管线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矿山生产成本管理系统、矿山综合管理系统等。3.1矿床可视化、数字化矿产

7、资源是矿山企业的加工对象,是矿山一切工作的基础。矿山只有全面掌握加工对象的形态、数量、质量等信息,才能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因此,建立数字化矿山,必须首先实现矿床的数字化、可视化。 根据公司矿山的实际情况,利用国际上流行、已通过国土资源部认证的矿业软件,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和测量控制数据库与矿床地质模型,实现矿山地形地物、开拓及采掘工程系统、矿体、岩体、构造等地质体及地质现象的三维动态显示,实现矿石储量品位按不同矿石自然类型、不同品级、不同空间分割块段的自动化计算,逐步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工作及矿石资源的计算机动态实时管理。并在矿业软件平台上进行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和采矿生产设计,为公司建设数字矿山奠

8、定基础。 3.1.1 矿床模型建立 (1)利用矿山地质勘查的钻探、坑探及物化探原始基础数据,进行系统化计算机处理,建立原始地质资料数据库,作为矿床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 (2)利用矿山地表地形地物及井下采矿系统工程原始数据、矿山的各种剖面图和平面图,建立测量数据库、地表地形地物及井下采矿系统工程实体模型; (3)利用矿业软件,建立矿床模型,计算不同块段的储量、品位,建立矿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矿体的三维显示及属性查询; (4)根据不同的工业指标(工业品位、边界品位),计算不同块段的保有储量和金属量,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经济技术指标的优化创造条件;(5)根据已知矿体空间模型及其展布趋势,并结合矿

9、区地层、岩性、构造等主要控矿因素,进一步分析和总结成矿规律,进行矿床深部及边部地质找矿靶区预测和圈定。 3.1.2 矿床模型应用(1)日常的地质测量工作在矿床模型基础上,利用矿业软件,完成原始地质编录数据、测量数据的录入与编辑、地质资料综合编录及图形编辑和绘制、矿石质量管理及资源储量管理等日常的地质、测量工作; 利用矿业软件的采矿设计功能,完成日常的开采设计和地质找探矿工程设计工作。 矿山地质资料数据的动态查询、动态多方案圈定矿体、自动成图和整个 矿山地形地物、开拓系统和地质体三维立体模型属性查询。 (2)矿产经济计算评价矿床数字化后,针对不同矿区的不同生产条件,企业可根据采、选、冶、 运、管

10、成本,矿石/成品的市场价格,并考虑矿产的充分合理利用,动态多方案圈定矿体,并进行多方案对比(盈亏平衡地质品位的计算及多方案决策),选择最优矿体开采方案(品位指标优化和资源合理利用),建立矿床数学经济模型。(3)资源储量管理和矿山生产规划通过建立的矿床数字化模型,随时掌握各矿体各类矿石储量、矿山各级储量总量、已开采储量、保有储量以及开拓储量、采准储量、备采储量的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矿山制定近期生产计划和长远长期的发展规划。利用矿床模型,指导生产中对中低品位矿石的合理利用,进行高低品位矿石的合理配矿,保证入选品位均衡,提高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3.2 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企业,特别是分布于不同中段的采掘生产,由于作业地点分散、作业过程不连续、作业条件恶劣等原因,完全实现自动化、数字化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借鉴冶金、有色、煤炭等国外矿山的经验系统规划。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主要容包括:提升系统自动化、充填系统自动化、选矿系统自动化、运转系统自动化(通风系统自动化、排水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供风自动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