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918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专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一、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诗中的 、 等动词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融洽的感情。2颔联写景的顺序是 ,你感受到了山村 的气氛。3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4诗人的这首诗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了一个完整而又深邃高远的意境,把 的农村风光和 的情谊融成了一片。1本诗是一首(内容)。2颔联的写景顺序是由及。3请用一句话描绘颔联表现的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4尾联中表示要“还来”,与首联“”有对比深化之妙,很耐人寻味。二、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

2、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常记”明确表示是,地点在“”,时间是“”2.“”二字显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3.“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的情致,4.“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同前面的“”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5.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1这首词为我们展现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图。词中 、 、 、 、 、 等形象可感,读来叫人赞叹不已。2词中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却色彩艳丽,让人感觉美不胜收,试指出来。 3“ ”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头两句交待往事发生的 、和 ;中间两句写“ ”的奇异景象。最后两句写醒后渡“回

3、舟”的有趣境况。4这首词的内容是写 ,抒写片刻之间美的感受,表现词人 、 、 的情操。5末两句的意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试用自己的话描摹出来。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首联对自己被贬滴,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2.颔联用典。典故“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典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的感叹。3.“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具有点晴之笔,表现了诗人。4.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5.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

4、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画面:含义:6.颈联以“沉舟”“病树”,抒发诗人。四、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但他的这首词风格是不一样的。由题目“村居”与内容可知是描绘 的词。2词的上片写景;下片实写农村劳动生活的具体片断。作者用 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姿态和神情,好一幅劳动 画!3词人从生活中妙手偶得的佳句是 。4作者为什么说“最喜小儿无赖”呢?试揣摩之。1.本诗是首。(内容)2.“亡赖”贬义褒用,是“”之意。3.“”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

5、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4.句写,句写。5.句表现了一对农村老年夫妻的生活乐趣。6.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风格清新淡雅,富于诗情画意,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了一家五口的形象。表现了。五、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首联中的“单车”、“属国”都是 的代名词,这一联扣题,表明了诗人出使边塞的任务。2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个短语是 、 3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它传神地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4点明将士们以身许国守卫边疆的诗句是 1.首尾两联。颔联借景抒情,颈联。2.请

6、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自比,表达之感。4.颈联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横的是,圆的是,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5.颈联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沙漫漫,黄昏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6.点明将士们以身许国守卫边疆的诗句是。7.颈联还给人以宏阔的空间之感:天边的,空中的,地上的,无际的。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7、君直到夜郎西。1. 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奠定了全诗的基调。2.“”,表示惊惜;“”,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3.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5.全诗抒发了诗人。6.评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妙处。1首句写景,它既点明了季节是 ,又情在景中,包含着 、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2次句紧扣诗题,将题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其中“过”字,突现了诗人 的感情。3你从哪些诗句中可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极为偏远?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

8、两个角度简要赏析。七、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词中点明了作者游清泉寺的季节、时间的词语分别有 、 和 。2词的上片写景。按 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三幅优美宁静的画面。其中“潇潇暮雨子规啼”运用了 的手法,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3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作者用“门前流水尚能西”印证了“ ”的观点,使全词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1.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2.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的

9、精神。 4.“谁道人生无再少”,诗人是真的认为:人可以返老还童吗?。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云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一字点明洞庭湖汪洋浩阔,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度。4.“”一字活现出雾气笼罩蒸腾的飘缈之感。5.“”一字极写洞庭湖水澎湃动荡的力量之大,仿佛有撼山动地的伟力。6.“”一字把水天相接的恢宏气势描摹至极。7.“钓鱼者”暗指,其实是专指。1这是一首干谒(指有所图而求见显达的人)诗。诗人运用 的手法,表达了 的愿望。 3“欲济无舟楫”隐喻 ;“徒有羡鱼情” 隐喻 。4前四句 ,是为后四句的

10、 做准备,目的是引出下文的“ ”和“ ”的两个比喻,委婉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张丞相引荐的心情。九、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2.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4.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诗句是。5

11、.照应题中“行路”的短语是;照应题中“难”的短语是。7.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使我们联想到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1纵观全诗,“行路难”指的是 。3诗中 紧扣“行路”二字; 紧扣“难”字,虚实结合,深沉含蓄。4诗人想到吕尚、伊尹的故事,这里的用典作用是 5最能体现李白自信豪迈性格的诗句是 ,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人生信念?6这首诗表现的内容是 。因此诗歌的感情基调是 ,然而诗人并不低沉萎靡,因为诗中还闪耀着理想和自信的光彩。十、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1.一二两句“”的无休无止和“”的一去难返对比; 2.三四两句“又东风”和“”对比; 3.前六句中“”、“”呼应“往事”。4.三四句中的一个“”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5.五六句中“”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一个“”字,写尽沧桑6.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喻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1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抒发的是 的感情。2面对春花秋月这些良辰美景,词人为何高兴不起来呢?3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无限怀念之情的诗句是 。4说说你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理解。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