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561907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_一_(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 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京山县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根据市委书记孙咏平同志指示,10 月 27 日,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易斐同志带队,组建考察组赴京山县专题学习考察村 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查阅 资料、现场感受、互动问答等方式,对京山县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全面深入地了解。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京山经验 荆门市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东临安陆市、应城市, 西接钟祥市,南连天门市、沙洋县,北倚随州市,总面积 3520 平方公里,下辖 14 个镇、1 个开发区、356 个

2、行政村、29 个社区,总人口逾 64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 61 个,贫困 人口 41655 人。拥有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健康养老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华中汽车科技产业园、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中心、湖北天菇食用菌产业园等四大全产业链园区。2016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8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360 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88 亿元。 2011 年以来,京山县委坚持以实施城归工程和能人当家工程为引领,实行引凤还巢,大力推进能人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着力打造强村富民新引擎。以马 岭村党支部书记张立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外能人回归反哺家 乡,有效破解

3、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催生了农村基层引才聚智的洼池效应,全县能人支书占比达 51.9 。 (一)打好乡情牌,编制能人回引网 京山县委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作为推动县域经 济发展的双轮驱动,走出去引资寻才。一是县级领导担任回归向导。按照县级领导六个一的工作机制,在负责一个产业园招商的同时,还承担人才猎头的任务, 特别是挖掘乡情资源,上门拜访京山籍在外能人,推介京山的创新创业政策和投资生产环境,让在外能人关心关注家乡发展,号召回乡参与家乡建设,仅今年就有近 100 位京山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考察,助推一批项目顺利落户京山。二是异地商会充当回归经纪人。京山县从 2015 年起组建异 地商会,

4、现已发展杭州、武汉、山东等 10 家异地商会,有 效发挥了能人回归创业、凝望乡情的桥头堡作用。通过 定期举办联谊活动,鼓励在外能人发挥争当回乡创新创业的 领头羊,积极联络沟通、牵线搭桥,吸引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回归京山。各乡镇加强与商会的交流合作,每年组织能人返乡创业座谈会,交流创业发展的经验体会。曹武镇源泉村村两委今年春节邀请在外成功人士 20 余人返 乡,成功筹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 100 万元,先后回引在外能 人 7 名,总投资达 2100 万元。三是党员驿站搭建回归平 台。县委主导在外流动党员中实施红筝行动,依托县 流动党员阳光驿站党委,先后在武汉、北京、上海等京山籍 党员聚集地建立在

5、外党支部,并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电子信息档案库 1320 余份,及时摸底掌握外出党员回乡创新创业需求,为返乡发展牵线搭桥。同时,利用 QQ 群语音视频和微信平台,定期推介创新创业政策、引才和招工信息,吸引在外流动党员回乡创新创业。 (二)打好组合拳,构建多维培养链 京山县委提出四培工程,通过外引内育,致力把能 人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能人,把能人党员培育成支书, 把支书培养成标杆,计划在 3 年内分别培养产业型、技术型、 治理型、文化型能人各 1000 名。一是课堂+红色资源教育提升素养。为充实农村基层组织力量,县委坚持把回归能 人队伍作为重要的储备库,始终把政治教育贯穿到平时, 确保换届时用得

6、上。每年依托县镇两级党校开办专题培训 班,实行分批次培训;定期邀请回乡创业能人和先进典型讲述创业经历,举办能人交流论坛,相互探讨交流心得体会。充分利用小焕岭豫鄂边区旧址、革命老人张文秋故居等红色资源,让能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同时,还明确镇村 干部的帮带责任,对能人实行1+1结对,定期谈心谈话, 掌握思想动态。二是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提升技能。紧密对接该县重点支柱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瞄准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技工等群体,利用职业教育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同时联合农林水产等部门组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技能培训。此外,还依托四大重点产业园区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建

7、立实践基 地 15 个,加大技术型能人的储备,为重点产业转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三是创新平台+理念传 导提升创业能力。依托现有的京山众创空间、金瑞物流农 电商孵化器、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回归创业园加速器等 4 个 双创平台,聘请创业导师对有需求的回归能人予以 指导。该县与阿里巴巴合作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先后有 1200 人次参与培训,其中返乡能人和返乡创业大学生占多数,这些平台的建立吸引了大批能人回乡创业。 (三)搭建大舞台,形成能人引领硬支撑 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关键是人的因素,如何发挥能人效应,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则是关键之关键。一是鼓励进入两委班子。大力推行能人治村、能人

8、当家, 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能带动、农民群众信得过的标准,细化回归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条件。通过从致富能人中挑、治理型能人中选、技术型能人中推等多种形式,把一批敢担当、善作为、勤思考、有追求的回归能人引上村两委干部选举台,不断为村级班子输入新鲜血液。5 年来,通过发挥党员双建双带作用,先后将张立、曾德华、余运海等近 420 余名返乡能人选入村两委班子。二是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对能人回乡领办特色产业、引领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承包资源、优先资金帮扶、优先技术支持、优先项目申报。永漋镇古城口村返乡能人许清源过去一直在外 90 下海

9、经商,当他得知家乡永漋镇正在建设和打造蔬菜大镇 后,毅然回乡带领乡亲们发展订单高效农业,种植的紫薯远销广州、福建等地。三是给予对等的政治荣誉。为放大能人回归效应,对带富兴村成效显著的回归能人,优先列为党内表彰、行业评优、两代表一委员等的推荐人选,加强对能人的荣誉激励。先后有 51 名回归能人荣获省市县级表彰,32 名被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 曹武镇源泉村党支部书记袁俊,从邮政系统辞职后挑起 村级发展重任,定期组织乡贤恳谈,邀请在外成功人士为村里献计,先后引进回归能人 10 人,投入发展资金 8600 万元, 组建 5 家合作社,流转土地 4700 亩,建成 7 大脱贫产业基 地,年人均纯收入

10、达 18000 元。京山县罗店镇马岭村张立曾是京山财政系统干部,2005 年离职下海,2012 年他放弃北京年薪几十万元的职位,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发动 8 名在外创业初成的乡亲出资建设家乡,盘活村里土地、山林、 水面资源,推行村企合一模式,把党支部政治优势与企业管理优势有机结合,发展黑山羊养殖加工、反季节大棚蔬菜、抗氧化有机营养米等 8 大产业,形成了村民股东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管理公司化、发展产业化的五化发展模式,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32 万元,合作社实现利润 逾 280 万元。 (四)精细化管理,做大能人蓄水池 京山县委始终把加大能人储备量,作为驱动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一

11、是台账化管理。分类建立四类能人台账,实 91 行一人一档,实行跟踪化管理,对现有能人摸清底数,做到个人和家庭情况清、产业发展状况清、思想状况清,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类能人台账 1420 余份,建立有回乡意愿的能人 台账 670 余份,并建立京山籍在外成功人士台账,定期进行 分析研判。二是个性化服务。县级领导带头与回乡能人结对, 定期上门拜访能人,及时调查研究帮助解决问题和合理性诉 求,并要求相关县直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包联相关创业能人。 雁门口镇在得知回引企业晨阳生物公司存在有机肥滞销的 情况后,多方上下联络,外出跑销路,经过多次洽谈与外地玫瑰产业园等基地达成意向供肥协议,打通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三是

12、常态化关怀。同时县委定期举办回归能人座谈会, 倾听对京山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并要求包联责任人每逢节假日、能人生日上门拜访慰问,以情暖人心,努力在全县着力营造爱才尚贤的浓厚氛围。 二、考察启示 京山县实施城归工程和能人治村工程的实践和 成效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吸引能人回归,领导重视是前提。能人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能否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考验的是各级领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京山县把城归工程列入各级领导 班子的责任清单,一月一督办、年底要考评,上到县委书记、 下到乡镇书记、村书记,人人肩上有指标、有担子,通过亲自拜访、上门宣传、座谈交流等方式,感召一批能人回乡创 9

13、2 业、回村任职。要学习京山县各级领导这种三顾茅庐、求贤 若渴的精神,放下架子,用真情打动人才、吸引人才。 2. 发挥人才作用,优化环境是关键。栽下梧桐树、引得 凤凰来。京山县在打好感情牌的同时,整合各部门资源,积 极为能人搭建创业平台,对能人回乡领办特色产业、组建专 业合作社的,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并在县级层面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聘请创业导师对有需求的回归能人予以指导。学习京山经验,还要结合我市实际,在优化发展环境、为能人搭建创业平台上下功夫。 3. 选拔村书记,坚持能人标准是根本。发展才是硬道理。 当前,困扰农村工作的根本问题还是发展的问题,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脱贫奔小康。选什

14、么样的带头人是由当前农村工作的根本矛盾和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京山县在村书记选拔任用中坚持的能人标准就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发展的需 求。学习京山的经验,就要树立起农村新的人才观,坚持能人标准,转变以往选拔村书记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的观念,把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书记队伍中来。 4. 激发创业热情,精神鼓励不可少。在京山考察过程中,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激发能人回村的动力,不是金钱、不是 地位,更重要的是衣锦还乡、造福乡里的荣誉感。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不拿村里的报酬,还倒贴自己的资金投入到村里的建设。京山县每年都要大张旗鼓表彰这些回乡创业标兵,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作出突出贡献的能人支书上

15、 93 台发言,并在党员生活杂志等省级媒体上大力宣传他们 的先进事迹,极大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工作建议 加强村书记队伍选拔教育管理,是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 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根本保障。 借鉴京山县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我市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 细化能人标准,制定能人引进计划。细化能致 富、会发展、守法纪、讲公道的能人标准,把能够带领党 员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党员选进村书记队伍。制定能人引进计划,力争到 20XX 年,全市新增回归能人 50 人,到 20XX 年新增 100 人。党员发展向能人倾斜,注重把能人培养成党 员,把能

16、人党员培养成村书记,用 2 年时间使 60 的村实现能人当家。 2. 坚持领导带头,明确各级领导能人引进任务。以市委 办名义制定下发我市能人引进工作方案,将能人回归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项目清单,从市级领导到乡镇 班子成员、村书记都分别明确联系引进能人任务。市四大 家领导结合联系指导乡镇、重点贫困村工作,每人联系 2 名能人,确保每人每年引进能人回归至少 1 人;每名乡镇班 子成员、村书记联系 1-2 名能人,通过定期座谈、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掌握了解能人思想动态。 3. 整合部门资源,为能人创业提供平台。大力开展党 员创产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村民创家业四创 94 活动,协调市扶贫办、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招商局等部门研究出台能人回归发展相关政策,在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鼓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