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893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宁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伺机/伺候丰稔/色厉内荏差可告慰/鬼使神差B储存/贮藏勾当/勾心斗角引吭高歌/沆瀣一气C羞赧/赦免翘楚/翘首以待挑拨离间/间不容发D船舷/漩涡蹊跷/独辟蹊径量入为出/量体裁衣2.下面文字中画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齐白石堪称当今收藏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画家。去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专场,齐白石的可惜无声12开花卉册页重出江湖,最终以9520万元的天价为某藏家收藏,创下纪录。去年底,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一鸣惊人,以168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白石老人单幅作品的最高价。“一

2、般民众对齐白石既熟悉又陌生,谁都知道齐白石,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他,不了解他如何从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木匠成就为艺术大师的过程。”央视主讲人吕立新说。“齐白石当年所处的艺术环境与今天不无相似,艺术家们不到北京闯一闯,很难功成名就。”“从一个木匠到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吕立新认为,齐白石将近70岁的时候艺术上才炉火纯青,是非常传奇的人生,具有启示意义。A.炙手可热 B.一鸣惊人 C.功成名就 D.炉火纯青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27日晚证实:“蔡伟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复旦大学博士的学生。”B.昨天下午,一

3、男子冲进东莞市长安医院三楼内科专家门诊,先后持菜刀将内科专家刘某及伊某砍倒在地。刘某当场死亡,伊某身负重伤,仍在进一步抢救中。C.如何帮助传统加工型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如何有序、稳妥地转移和淘汰“夕阳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课题。D.社会上批评“考研热”是一种不理性的现象,卢晓中辨析说,对此不能一概而论。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当她一觉醒来,她突

4、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

5、,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

6、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报:报复

7、B.乃去赵适魏 适:到去C.于是屈身下士 下:降职D.皆为郡县以属燕 属:归属,从属。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西摧三晋于观津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 使乐毅为上将军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 齐之田单闻之7.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3分)赵人举之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A. B. C. D. 8. 下

8、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9. 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乐 毅 者 其 先 祖 曰 乐 羊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 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9、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 后 有 乐 毅(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3分)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3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 (2)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10、 。(曹操短歌行)(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 。(苏轼赤壁赋)(3)天姥连天向天横, 。 ,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马王堆帛画的主题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多。考古学家们从1949年到1974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1号、3号墓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

11、绘画内容的教科书及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解。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语,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地下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

12、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楚地战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波

13、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众多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牵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