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561855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项训练)(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考点扫描高考一轮考点扫描真题剖析逐一击破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10: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单选题1“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剂。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 ,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实现文化趋同与融合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ABCD2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 ,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 ,整座建筑损毁严重。

2、熊熊火光里的塞纳河畔 ,圣母院塔尖轰然倒塌 ,令人心惊心碎。文物之殇 ,让法兰西流泪 ,也让全世界伤痛。这是因为文化既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源泉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承载着世界共同的记忆加强文物安全管理 ,留存文明记忆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ABCD3胡旋女 ,胡旋女。心应弦 ,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飙转蓬舞胡旋女 ,出康居 ,徒劳东来万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 ,斗妙争能尔不如。(胡旋女白居易)下列对该诗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外来文化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要吸纳各民族文化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交流能促进文化发展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

3、一ABCD4中国和意大利在丝绸之路的两端相映成辉。2020年正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 ,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 ,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对比了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从书写用的文字 ,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 ,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从戏台上的歌剧和秦腔 ,到长安诗和罗马画讲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在( )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视角 ,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 ,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是中国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继承与发展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长安和罗马文化的尊重与认同ABCD故本题正确

4、答案为A。5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领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 ,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 ,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商业贸易交流文化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 ,逐渐趋同ABCD6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 ,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 ,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的字样 ,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

5、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 ,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同宗同祖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ABCD7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 ,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 ,“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BCD8清明时天地回暖 ,万物洁齐 ,春风催促农事。为祈丰收 ,古人形成

6、清明春祭之习 ,这一天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后来逐渐形成了扫墓祭祖的礼俗。由此可见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ABCD9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 ,各地中小学纷纷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针对这一情况 ,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 ,鼓励各地尽可能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支持。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 )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否定了传统的教育结构与模式发挥了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表明网络教育正在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ABCD1

7、0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外。视频中的她言语不多且没有配上英文字幕 ,但她在某海外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与BBC、CNN相比毫不逊色。“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 ,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 ,讲好了中国故事。”这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越是古老的文化越具有意义与价值讲好中国故事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华文化的内涵在交流中不断丰富ABCD1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直播以其特有的真实感、代入感,为传统文艺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京剧、昆曲、民乐、书法、泥塑等传统艺术纷纷进入网络直播间,从各自的小天地飞向了社会大舞台。这表明(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传统文

8、化的内涵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广辟文化传播途径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可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ABCD12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 ,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 ,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 ,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 ,书信、电话、短信、电邮、微信、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 ,道声平安。这表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BCD13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

9、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BCD14文物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护好、管理好文物 ,让历史说话 ,让文物说话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建议 ,恰当的是( )通过旅游开发 ,让文物“活”起来 ,充分挖掘文物在当代社会的经济价值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制度建设等 ,保护好文物 ,减少开发和利用通过讲座、

10、游学等形式了解文物、认识文物 ,铭记历史、传承文化通过动漫、VR(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 ,感知体验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ABCD15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几种颜料 ,伏案一番精工细雕后 ,一位绝世美人便跃然形成 ,这就是中国的皮影艺术。艺术大师陈玉玲改变传统皮影雕刻人物面部呆板和千篇一律的风格 ,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创造出更加鲜活的人物造型 ,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能推动皮影艺术的创新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推动了文化产品创新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使皮影艺术焕发活力文化创新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ABCD16光明日报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了第一张智能化“有声

11、报” ,通过“语言内容”“数据思想” ,将每天报纸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声音内容 ,逐步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听读 ,满足了受众对新媒体产品的新需求。材料表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共享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源现代科技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ABCD17为庆祝国庆70周年 ,我国上演了如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伟大的转折、外交风云等许多优秀影视作品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些作品来自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 ,人民群众的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 ,为文化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材料。这表明

12、A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人民群众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8某市为了弘扬孝道 ,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 ,其中有“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埋儿奉母” ,讲的是汉代人郭正为节省粮食供奉母亲 ,决定埋掉儿子。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新时代的孝文化应该摒弃传统孝道而从头开始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孝道是时代的包袱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ABCD19“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城 ,风月同天。”“辽河雪融 ,富山花开;同气连

13、枝 ,共盼春来。”这些印在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物资上的古典诗句 ,因其优美和表达的中日深厚友谊而让网友们赞叹不已。这说明( )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历久弥新文化具有相通性 ,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日文化同根同源 ,在交流互鉴中走向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有强大生命力ABCD20美食视频主播李子柒的Youtube(美国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粉丝有735万 ,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 ,她的作品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 ,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 ,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这表明文化是民族的 ,

14、要培育好、发展好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文化是世界的 ,我们要吸收借鉴各国文化成果 ,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等文化传播途径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ABCD二、材料分析题21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是2016的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是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让中国故事实现国际化讲述 ,我们必须转变思路 ,学会用他者的视角反观自己的文化传播形式 ,要了解不同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历史文化传统 ,精神需求等 ,做到“中为洋用”;要借鉴文化传播的有益经验 ,加强中国文化的载体建设 ,广泛运用多种手段讲好中国故事 ,让中国声音更接地气 ,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 ,赢得世界的掌声。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