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847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一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过关检测(120分钟 120分)一、 积累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舰舸苛刻坎坷荆轲B稠密调整凋敝雕琢C翡翠斐然祖辈裴多菲D佝偻苟且足够拘谨解析:A项,“苛”“轲”读音相同;B项,“凋”“雕”读音相同;C项,“翡”“斐”读音相同;D项,依次为gu、gu、gu、j。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携手并进金壁辉煌沉滓泛起B呼哮剩菜饭羹泛起漪沦凝神屏息C倾圮不落窠臼大肆叫嚣漫山遍野D桂冠暴虐无道渲宾夺主云蒸霞蔚解析:A金碧辉煌,B呼啸,D喧宾夺主。答案:C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

2、不出_高的诗歌作品的。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诗的意象。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解析:品位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灌注”指浇进,流人。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推测,猜测。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B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解析:“写出”

3、与“激扬文字”重复,不能并用。答案:B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表达和内容的角度分类,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三类,寓言诗属于叙事诗范围之内;从体裁角度分类,诗歌可分为旧体诗和新诗两大类。旧体诗指用文言和传统格律写的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现代人思想感情的旧体涛,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B、词最初称为“曲词”、“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故有人称之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C、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都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发现忆菊给战斗者分别是他们的重要作品。舒婷是当代

4、著名的女诗人,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她的重要作品,双桅船是她的第一部诗集。 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解析: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戴望舒是现代派诗人,发现忆菊是闻一多的作品,给战斗者是田间的作品。答案:C6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给

5、人以立体感。(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A(1)(2)(3)B(1)(4)(6)C(2)(4)(5)D(2)(3)(6)答案:B二、 阅读鉴赏(4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8分)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7填空。(3分)诗人从视觉、嗅觉、 、 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

6、参考答案:触觉 听觉 喜爱8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海的形式美体现在“建筑美”,诗行的排列富有层次感,两行一个层次,句式整齐又有变化。(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思 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978年)9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3分) 参考

7、答案:诗人营造了“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形容思念,表达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10“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两句诗在诗中有何含义? (3分) 参考答案: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我一无所求泰戈尔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我沉静地站立着。我没有说出一个字。那是藏起的

8、鸟儿在密叶中歌唱。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我提着空桶站立着。我没有走近你。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你的钏镯叮当。乳沫溢出罐沿。晨光渐逝而我没有走近你。11“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合理吗? (3分)参考答案:用“我一无所求”作为标题很好。全诗表达了对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的崇尚和追求,也是诗人对纯真、和谐的人生的崇尚和追求的诗化。“我一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求”,而是更突出了追求的唯一、执着。如此看来,以“我一无所求”为题

9、,更好凸现了诗人的创作倾向与诗作的主题。(也可提出不同意见,言之成理即可)12“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几句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3分)参考答案: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倦意”“”黎明的眼“湿草的懒味”等语汇,不仅真切呈现了黎明时的情景,且把无情的自然万物变得富有人情味,很好折射出了“我”内在情感。13诗歌用优美的文笔写乡间的生活小景,诗中呈现着各种美丽而恬静的画面。请自选角度对这一画面作简要评述。 (3分)参考答案:一幕生活小景,发生于乡间恬静的榕树下。从景观的动与静的角度看,这里有静的自然景观和动的人的景观。清晨,乡村的一切仍带着黎

10、明时分的倦意,湿润的空气,薄雾中的嫩草,芒果树在村径上飘洒着繁花,蜜蜂在四周嗡嗡飞着。就在这样的情景中,“我”提着空桶子,看着“我”的女人挤牛奶。这是一幅近乎静态的美丽的图画。远处,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汲水的女人从河边走来,水瓶里发出汩汩的声响。这是动态的景观。动态也罢,静态也罢,这里只有客观的描摹而没有主观的诉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是无需用言语的,一切自有一种和谐的空气流溢于四周。诗人所要表达的爱,正融化于这幅乡间美景之中,爱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当诗人的感情移位于大自然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就莫不充溢着爱意。14“我没有走近你”在诗歌中重复两次,请分析其“重复”的原因?(3分)

11、参考答案:泰戈尔的诗歌着重刻画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我没有走近你”两次在诗中重复,更是凸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题。(四)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6分)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诗人的造诣,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我们不能认同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

12、(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影,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就成空壳。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的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也造成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适

13、度融合的。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性)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的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歌创造的自由。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15在第一段作者写到“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一句(4分)这句话的含义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