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61835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度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完整(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洁净区洁净度质量标准与监测操作标准文件编号洁净区洁净度质量标准与监测操作标准颁发部门JX/ZB-JJ-001-01质量管理部 总页码执行日期2727编制者/修订者审核者批准者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分发质量管理部、各生产车间、生产管理部1.目的:建立洁净区洁净度质量标准检监测操作标准,确保洁净区洁净度符合药品生产要求。2.范围:本标准适应于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洁净度的控制与监测。3.责任:3.1 质量部负责洁净监测仪器的校验、计量。3.2 质量管理部 QA、QC负责洁净度的监测。3.3生产车间负责本标准的执行。4.内容:4.1 洁净度级别分为:A级、B级、C级

2、、D级。4.2 监测项目:悬浮粒子数、浮游菌、沉降菌。4.3 测试规则:4.3.1测试条件:在测试之前,要对洁净区相关参数进行预先测试。4.3.1.1温度和相对湿度: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符(无特殊条件时,温度在18-30,相对湿度不超过75%为宜),同时应满足测试仪器的范围。4.3.1.2 压差: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之间的压差应10Pa,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4.3.1.3A级的空气流速为0.36-0.54m/s。4.3.1.4高效过滤器的泄漏符合规定要求。4.3.2测试状态: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3、其中静态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测试报告中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若为动态测试时记录室内的操作人员数量及运转设备的数量。4.3.3测试时间:对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时间不少于10分钟开始;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4.3.4悬浮粒子计数4.3.4.1采样点的位置: 采样点一般应在离地面0.8米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当采样点多于5个时,也可离地面0.8-1.5米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且每层不少于5点。4.3.4.2 采样点的限定: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每个采样点的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1次,且

4、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4.3.4.3 最少采样点的数目:对单向流洁净区和洁净工作台,面积指的是送风口表面积;对非单向流洁净区,面积指的是房间面积。见下表:面积m2洁净级别A/B级C级D级102322322102042422204082822401001641624100200401040310200400802020664001000160404013134.3.4.4最小采样量 不同洁净级别每次最小的采样量见下表最小采样量L/次洁净级别A/B级C级D级0.5m5.662.832.835m8.58.58.54.3.4.5采样频次。见下表测定项目洁净度A级C级D级动态静态动态静态动态静态

5、尘埃粒子1次/天 1次/周1次/月1次/月/1次/月沉降菌1次/周/1次/月/1次/月/浮游菌1次/周/1次/月/1次/月/4.3.4.6采样注意事项:(1)对于单向流的洁净区,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区,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宜向上。(2)布置采样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3)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向,并尽量少活动。(4)采样完毕,宜对粒子计数器进行自净。(5)停产并停机以后,恢复生产之前对洁净区的尘埃粒子进行静态检测。(6)A级送风保护为每周进行一次静态检查。4.3.5 浮游菌测试: 4.3.5.1采样点的位置:工作区测点离地面0.81.5米左右,送风口

6、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4.3.5.2 采样点的次数: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1次。4.3.5.3 最少采样点的数目:同“4.3.4.3”项下。采样频次:同“4.3.4.5”项下。4.3.5.4最小采样量不同洁净级别每次最小的采样量见下表洁净度级别最小采样量 L/次A/B级1000C级500D级1004.3.5.5培养: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房中培养。采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天,当监测结果有疑似真菌或考虑季节因素影响时,可增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天。4.3

7、.5.6菌落计数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若培养基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计数。采样点确定:同尘粒数测试中的采用方法(见附表2)4.3.5.7计算方法:菌落数N=(C1+C2+Cn)/nC为各平板上菌落数,n为平板(培养皿)数。4.3.6沉降菌的测试4.3.6.1采样点的位置、采样点的次数、最少采样点的数目、采样频次及培养等同”“4.3.5”项下。4.3.6.2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同时,还以满足最少培养皿数。见下表: 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90mm)A/B级14C级2D级24.3.6.3单个沉降碟的暴露

8、时间为不大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计计数。4.4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见下表: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静态动态0.5m5m0.5m5mA级3,520203,52020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4.5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洁净度级别浮游菌cfu/m3沉降菌(90mm)cfu/4小时表面微生物接触碟(55mm)cfu/碟5指手套cfu/手套A级1111B级10555C级1005025-D级20010050-4.6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的制定4.6.

9、1警戒限度: 当监测结果超过法定标准50%即为达到警戒限。4.6.2纠偏限度: 当监测结果超过法定标准90%即为达到纠偏限。4.7测定结果处理:测定完毕,记录存档。如果尘粒数或菌落数超出警戒限度,QA及时通知车间并进行彻底清洁和自净等措施;如出现尘粒数或菌落数超出纠偏限度时时,QA应立即上报质量部,质量部通知各生产车间停止生产,并会同各生产车间查出原因,采取措施,待达到合格要求时,才能继续生产。4.8各采样点位置及数量见下表4.9记录JX/ZB-JJ-001-01F1尘埃粒子测试记录JX/ZB-JJ-001-01F2沉降菌测试记录JX/ZB-JJ-001-01F3浮游菌测试记录JX/ZB-JJ

10、-001-01F4尘埃粒子测试记录JX/ZB-JJ-001-01F5表面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 . A线空调净化系统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采样点布局图A线A级层流布点数量及位置:房间名称取样点数量及布点图取样点位置/布碟位置A级层流悬浮粒子、浮游菌8个 沉降菌14个 1.离子风清洗(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2.灌装(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3.封口(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A线C级布点数量及位置房间名称取样点数量取样点位置/布碟位置洗灌装室 1.去离子清洗操作平台前、后、侧为;2. 敞口瓶运线附近为;3. 组合盖穿越灌装室,进入储盖间为;4操作人员活动的区域组合盖隔离箱附近、灌装附近和回流桶附近为;5.地漏的附近为。储盖间 1.组合盖码放平台两侧为;2.灯检台附近为。原辅料暂存 1.原辅料暂存为;2.人流通道附近为。模具暂存间1.模具暂存为;2.人流通道附近为。稀配 1.稀配罐和缓冲罐罐口为;2.地漏附近为;3.钛滤器附近为。浓配 1.投料罐口为;2.钛滤器附近为;3.升降车附近为。称量间 1.称量单元附近为;2.地秤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