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704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高三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旧人教版【会员独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元宝山区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地 理 试 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简称)有( )A冀、豫、晋、陕B桂、秦、甘、鲁

2、C皖、湘、陇、赣D闽、滇、晋、川2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B冬小麦C水稻D油菜3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减少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大力开发地下水迁移人口培育耐旱农作品种ABCD读某国不同时间的人口变化图,回答46题。4四个时段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丙、乙、丁5丁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6该国可能是A芬兰B尼日利亚C印度D巴西读我国华北某城镇略图,回答79题。7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是( )A地B地C地D地8有关该城镇钢铁厂区位评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利

3、于建厂、节省投资B交通便利,利于能源输入C靠近城区,便于工人上下班D处于城市盛行风下风向,污染较小9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该城镇拟规划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点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读欧洲局部地区图,回答1011题。10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地,影响该地葡萄酒工业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B葡萄产量高,品质优良C位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D地处航海线要道,交通方便11乙地区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 )A冬季受暖流影响明显B夏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C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D冬季受反气旋控制,多阴雨天气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1214题。12Q地气候类型是( )

4、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3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14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1518题。15甲岛位于乙岛的( )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16甲、乙两岛气候( )A都属于热带气候B东西两侧类型不同C受地形、洋流影响较大D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

5、纬度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18甲岛比乙岛的区时( )A早5小时B晚5小时来源:KC早11小时D晚11小时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922题。来源:K19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常年受西风影响20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地势起伏大B北高南低C山河相间D中间高四周低21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B有冰期C水位变化大D落差小22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A矿产资源丰富B资金雄厚C科技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读北半球

6、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2325题。23该地的纬度是( )A326NB10NC1326ND2326N24NM区间(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D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25M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时物影的朝向为( )A西南B东南C西北D东北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综合题:26读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问题。(13分)来源:高&考%资(源#网来源:K (1)甲地气压值可能是 百帕。乙地渔场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7、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3)此时影响丙地的天气系统是 。简述丙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及原因。(4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图来源:K来源:高&考%资(源#网材料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少数民族种类数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壮族仫佬族毛南族瑶族55个全国第1全国第4占全国92占全国90占全国90占全国60 (1)简述该省区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省区少数民族特点。(4分) (3)桂林地区的旅游资源属于自然景观中的 ,试简述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4分)28读下面两区域图,回

8、答问题。(15分) (1)指出甲、乙两图所示地区主要自然景观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2)简要回答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发展种植业气候条件的优势。(4分) (3)一艘海轮从甲图中A港口出发,走最近的海上航线到美国的旧金山,写出沿途经过的主要海域、海峡和运河。(5分)29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 ,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 。(2分)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6分) (3)80年代中期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来源:高&考%资(源#网参考答

9、案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来源:高&考%资(源#网15ABCBD 610ACDBB 1115CCDAB 1620CDACD2125CDBBA二、综合题(共50分)26(13分) (1)1000或1002(1分) (2)纽芬兰渔场(1分)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2分) (3)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1分);南北纵列分布(1分);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1分)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2分),(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4)气旋(1分) 阴雨天气(1分)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旋过境时),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凝云致雨(2分)。27(12分) (1)北回归线穿过,地处低纬度(或热

10、带、亚热带)地区(1分);南部临海,海陆兼备(1分);紧邻东南亚,对外联系方便(1分)。 (2)少数民族种类多,全国所有55个少数民族都有居住(1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1分);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1分);是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居住省区(1分)。 (3)地质地貌景观(1分)资源优势:该地喀斯特地貌典型,景观的非凡性较强,游览价值较高(1分);少数民族多,特有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构成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1分);自然、人文景观结合,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1分);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好(1分)(任答3点给分)28(15分) (1)差异:甲地以热带沙漠(荒漠)景观为主(1分);高&考%资(源#网乙

11、地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为主(1分)。原因:甲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带)控制,炎热干旱(2分),形成热带荒漠景观;乙地受季风(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温暖湿润(2分),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2)甲地:光热充足(1分), 昼夜温差大(1分)。乙地:降水丰富(1分),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1分)。 (3)地中海(1分)直布罗陀海峡(1分) 大西洋(1分)巴拿马运河(1分) 太平洋(1分)29(11分) (1)陇海铁路(线)(1分);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2)R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1分),年际变化较小(1分)。原因:R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分),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1分),夏季水量丰富,冬季水量极少,甚至断流(1分),所以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由于气温的年际变化小(1分),所以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3)人口以迁入为主(1分);流动人口增加(1分);人口以自发性流动为主(1分);人口流动主要是务工和经商(1分)。(任答3点给分,共3分)-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