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1488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高中语文讲义四一、课前检测(15分钟,20分)6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敕,指上告下(如尊长告诫子孙或官长告诫僚属)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B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C古代官办学校在商代称为“庠”,在周代称为“序。明清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D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或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6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又称“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从苏轼诗“料得清贫馋太守”中,我们可知文与可担任过此职。B“刺史”是

2、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职任监察,官阶高于郡守。C“节度使”为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掌管当地军政大权。安史之乱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总揽军政大权,成为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世称“藩镇”。D“都督”是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政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63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候、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候二等,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面积

3、大小一样,必须服从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C“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不同朝代称谓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郡,汉增加郡的数量,隋唐废郡设州,明清称府。D“六国”指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因为都在崤山以东,也被称为“山东”六国。6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死”的说法,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B“媵”本义指送嫁的人或物品,男女皆可为媵。后来也可指“嫔妃”,如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嫱”。C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依一定的誓约结成的联合关系叫“盟”。D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

4、稷”代表国家。6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B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叫“正丘首”。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D“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明日,指重阳节后。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重阳一过,赏菊者渐少。66下列对史记选读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服色:更改服饰器物的颜色。太史公自序选文中指汉武帝按照五行相克的信仰,将汉朝开国时承袭秦朝的土德(崇尚

5、黄色)改为水德(崇尚黑色)。B玺符节:玺,原为印的统称,秦始皇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符为古代君王征调兵将时的凭证。节,为古代使者所持,作为代表皇帝的象征。C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D古代行军以车为阵。出入之处,仰起两辆车子,使两车的辕相向交接为门,叫做“辕门”。后来也指领兵将领的营门及督抚等官署的外门。67“南京”作为古都,在诗词中多有提及,下列诗句所写不是“南京”的一项是A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C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D唯有

6、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6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6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7、”,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B庠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C孝悌:孝,敬爱兄长;悌,孝顺父母。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D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种家畜,又称 “六牲”;也泛指各种家畜。70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故地。如“自以为关中之固”中的“关中”指的就是这里。B“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左迁”是贬职,升官极少用“右迁”一词;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有“领”“兼”“摄”。C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jin),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

8、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D“君子”一词出自易经,后被孔子引用并上升为士大夫和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君子”就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7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也称为辟召、辟除,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作为掾属。B六艺,指礼、乐、诗、易、书、数等六种古代的学问和技能。C太学,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自汉代的汉武帝。D阉竖:对宦官的蔑称。阉,割去男人的或雄性动物的生殖器。7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古代藏族领袖的称呼,与匈奴君主被称“赞普”不同。B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

9、佩带在身。C承制,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古代帝王的命令叫“制”。D太学,古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首设者是汉武帝。7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今天开封在六朝时期的名称。还曾用名越金陵、秣陵、建邺、应天等。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C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D参政,“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是封建时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7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为官。B南面,担任大臣。因为

10、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先例。如果典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古人就参照“故事”来行事。D春秋,是儒家经典,我国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它叙事简要,深寓褒贬。7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贵,宫中的权贵,即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皇宫大内。B公主,封建社会通常是对皇帝女儿的称谓,公主封地,常称为食邑。C青宫,古代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色为青,故称太子居所为青宫。D致仕,是古代臣子退休或因故离职的婉辞。致仕,意为还禄位于君。7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郡的最高长官。秦时称“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后

11、为州郡长官的敬称。B刺史,始为派出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成“州”级最高行政长官,曾改称“牧”。C食邑,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食邑。邑,诸侯分给卿、大夫的封地。D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也指帝王改用年号的第一年。这里是指后一种。7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即大理寺,封建时代掌管刑狱,审核刑狱重案以及监察各级官员。B藉田,封建时代天子亲自耕种的农田。天子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重视。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但至宋代始称经筵。D屯田,是指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便取得军粮、税粮供应的制度。7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12、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林,皇家禁卫军。汉代称“羽林骑”,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B量移,多指因罪贬谪边远地方任职的官吏,遇赦时酌情调迁近处任职。C禄俸,古代官吏履行职责的报酬。一般“俸”指钱币,“禄”指谷物。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学或国子监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7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第,指考核、科举、考绩成绩优异,这里是指萧燧科举“进士及第”。B秋试,指科举时代地方为选拔举人所进行的考试。由于秋季举行故称。C轮对,又称“轮当面对”,宋代制度,指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D持节,拿着旄节。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它代表着官员的高

13、贵。8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田地、学校、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B召对,意思指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C金,即大金,国号,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建立的王朝。D检校,加官标识,“检校”官职没有事职权,只表示皇帝对其恩宠。二、阅读练习(一)一根火柴叶骑我独自站在这广袤、寥廓的雪域之地,雪花如落下的枫叶漫天飞舞,淹没了足迹,隐去了生机,空留一片彻骨的银白把大地冻结。但即或如此,多年前,我仍能在这土地上分清兔子的粪便、辨出百米外獐子啃食地衣发出的碎响,而今天,我孤独地站在雪地,再也闻不出故乡烟筒里散发出的炊烟

14、。是的,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年迈的猎人,迷失在了他曾经无数次穿行过的土地上。我开始整理身上的物资,背包里食物充足,这些肉干足够我撑上三天。但就在检查包底时,我不幸地发现,一道豁口撕开了背包,自己唯一的一块打火石再无踪影。我浑身一紧,一股寒意顿时从四肢散入身躯。我急忙搜寻外衣的口袋,里面还有一封自己用来点燃烟斗的火柴,但在盒子打开的瞬间,我立即陷入了无尽的暗夜,里面仅有一根火柴。我瘫坐在无垠的雪地里,绝望地发出咒骂。我痛恨自己的老去,不辨东西。我痛恨命运的尖薄,在这存亡的关头夺去救命之物。难道冥冥之中,这就是一个老猎人无法脱逃的宿命?然而,我却无意就范。我是一个猎人,一个以山林为家的乡巴佬,生存或

15、者死亡是我一生不曾回避的问题,我们或将苍老,枯竭的躯干也终将交还给这片挚爱的土地,但却从来不是一个向天乞怜的可怜虫。天色将晚。我用树枝在雪地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然后从四周捡拾了一些枯枝败叶,堆放在一旁,这是自己仅有的希望。“你只有一根火柴。”我提醒自己。入夜,风雪愈紧了。狂风怒号着,在山谷里往来驰突,折断了枯枝,卷起了残雪,自己的帐篷在风暴中摇摇欲坠,寒冷像饥饿的狼群,将我层层包围。“点燃那根火柴吧,你别无选择。”“狼群”狞笑着说。我把火柴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狼群”的啃食。它们的尖牙刺破我的肌肤,穿过血肉,直抵皮囊下的灵魂,而我蜷曲在这荒寒的冷夜,任由分食。我望向身旁的枯枝,欲望在心底挣扎。我想象它们倔强地燃烧起来,火苗微弱,在风雪中苟延残喘,却画出一个昏黄的圈,点燃一盏或明或暗的灯。“不用了,留给明天吧。”第二天,我爬出帐篷,穿过雪原林海,希冀在某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