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561436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

2、“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二、朗读课文1标上小节号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三、朗读指导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板书:感情基调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向往自由的情感板书:朗读语气教师指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如轻快的、活泼的、舒缓的)反复朗读,比较朗读时的不同感受,说说哪种语气更适合4、阅读第四页朗读中的语调,简单交流,并

3、试读一下这几个句子板书:朗读语调小结:我们懂得了朗读需要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气、朗读语调四、深入品读1文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些语段?找出来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教师示例:老师也找了些句子段落,大家一起读一读,并说说写得好在什么地方?(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2)第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例: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听觉,声音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视觉,形态

4、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视觉,亮度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明确: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法指导:说出比喻的作用时,应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理解和说出它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大家按以下的形式来在书上写一写这三句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多媒体出示)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3.以上述方法对圈划的语句作些批注,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

5、和修辞方法的分析3、小结:五、布置作业:1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2圈画出阅读过程中让你感到疑惑的部分,第二节课上共同商讨解决3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如: 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 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4、文章写了哪些事?怎样分段?5、我和祖父是怎样的人?第二课时一、梳理材料1、快速抢答:1)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2)写了我的什么阶段的事情?时间:童年3)地点在哪里?地点:呼兰河边4)我童年的生活怎么样?自由、快乐5)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浓浓的祖孙情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2、 用“人(或实物)在怎样

6、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 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 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 3、“我”在祖父叫我干农活时尽捣乱 4、祖父叫我认庄稼时,“我”错把狗尾巴草当谷穗 5、祖父教“我”人谷穗与狗尾草的区别时,“我”却去吃黄瓜了 6、“我”在吃黄瓜时看见了蜻蜓,就去追蜻蜓了 7、“我”在园子里晚青蚂蚱 8、“我”在学祖父浇菜时往空中浇水 9、太阳在园子里是健康的、漂亮的 10、动植物在园子里自由地生长 11、“我”玩累了在阴凉地方随意睡觉二、划分段落方法指导:分段的方法有二种:一种称为归并法即分析文章有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是在写同一个方面内容的,这些段就可以合并起来另一种

7、方法叫切割法,可以从题目入手,从题目分析出本文的重点内容,把它作为一个大段,然后再分析前面写了什么?后面写了什么?本文题为“祖父和我”哪么最主要是祖父和我在一起时的活动场景即828.明确:本文分三段:1、交代了地点、人物和介绍了我家的大花园(本段还可以分二层:12和37)2、详写了祖父和“我”之间温情、淳美的生活场面3、描写了园中的动植物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三、人物分析:说出你所感受到“我”和“祖父”是怎样性格的人?要求圈划词句,进行分析例:祖父大笑还在笑;慢慢地把我叫过去明确:我:顽皮、天真、可爱祖父:慈祥、仁厚、宽容2、学法指导:这些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出来的所以以后要注意学会从哪些

8、角度进行描写:语言、外貌、动作、心理(再次圈划注明)四、主题感悟:(一)、从题目“祖父和我”的描写中,你能说出作者写了自己怎样的感情?提示“为什么题目不写快乐的童年、美丽的后花园”等等:点明中心-祖孙情明确:浓浓的祖孙亲情(二)、分析17节的写作目的:1小结学生对大花园的理解-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美丽2引导:师:这样美好的环境从何而来?请大家再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教师引导他们把美好的大花园和慈爱的祖父联系起来,让他们领悟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都是祖父营造的啊(“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是祖父日复一日地维系着这个园子;我调皮、胡闹,祖父都不责备我;祖父对我并非放任自流,他也会适时教我知识等等)1、目的

9、是为了交代祖父和我生活活动的主要地点环境2、这样的环境是祖父营造的,是写了祖父的能干和勤劳3、写大花园的美丽,也是写出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喜爱,对向由生活美好生活的向往(三)、1、朗读29-30节,找出最能概括景物特征的两个词语(快乐、自由)2、作者把园中的动植物写得如此自由,目的是什么?你能说点理由吗?明确:表明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教师点拔:“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主张会借自己的笔流露于字里行间我们来看看作者萧红的一些资料(此处可以提提萧红的生平,父亲的暴戾无情,婚姻的坎坷给予成年萧红的影响,使她很怀念幼年时的欢乐时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所以作者很怀念年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四五岁时眼里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好玩,自由(四)、小结:祖父和我描绘了童年时“我”和祖父之间的生活画卷,写出了浓浓的祖孙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五、口头表达练习在文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祖孙情,你能否也用一两个小故事说说在你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亲情六、布置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请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4、自选题:1)配乐朗诵2)如果有兴趣,试用你的画笔画一画文章所描绘的几幅画面5、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写童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封志莉祖父教案(共2课时)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