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252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邵阳市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 审核人: 时量:100分钟 总分:100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孝悌(t) 饿莩(f) 鱼凫() 养生丧(sn)死B.石栈(zhn) 边塞(si) 凋零(dio) 湍急(tun)C.惫懒(bi) 瞋视(chn) 宫绦(tio) 轻拢慢捻(nin)D.巉岩(chn) 吮吸(yn) 砯崖(png) 峥嵘岁月(zhng)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敕造(ch) 阜盛(b) 嫡亲(d) 贬谪(zh)B.湓(pn)浦 迸(bng)裂 呕哑(u y) 悯(mn)然C狗彘(zh) 鸡豚(tn)

2、庠(xin)序 长吁短叹()D.猿猱(no) 扪参(shn) 喧豗(hu) 嗟来之食(ji)3.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踌躇 迤逦 蔬朗 安然无恙 B.伶俐 菲薄 滑稽 哀声叹气C.赎罪 滋养 酣畅 司空见惯 D.篇副 屋檐 谦和 字斟句酌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解 情感 惊讶 苍海桑田 B.推敲 意蕴 赞赏 兴尽而返C.个性 摆脱 推辞 独来独往 D.讽刺 先辈 风度 海市蜃楼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如果讳疾忌医,就会铸成大错。B.外援和主教练在出场费和转会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C.有志气的

3、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惊慌失措,被困难吓倒。D.二嫂的眼泪已经哭干了,她低眉敛目,喃喃地说:“落到这个地步,能怪谁呢?这是命中注定的,只能听天由命罢了。”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在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我校成绩较为理想,_与上届持平去_不去北京?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今天在书店,_发现了我寻找近半年的悲惨世界,真是喜出望外。A.大致还是偶然 B.大致或者偶然C.大概 还是偶尔 D.大概或者偶尔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质疑和批判需要勇气,但有时候信任更需要大智慧、大勇气,一味地怀疑和否定,并不是防止腐败产生的最佳方法。B.习

4、近平主席的访俄之旅,尤其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他的正式会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C.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时期,这是追求理想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用信心和坚强去征服人生的艰苦历程的开始。D.去年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我校的合格率达到将近96%以上,比以往都高。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是有限的,阅读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事情。B.尽管成功的概率多么微乎其微,可他还是下决心试一试。为了拯救孩子,万分之一的希望他都不愿意放过。C.日本发生地震以后,多处灾民安置点出现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物品短缺的现象。D.通过参加“保护母亲河长江”的活动,使我提高了对环境保

5、护重要性的充分认识。10.将下面的几句话,整理成一段有序的文字。()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人类早已发展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手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当耕种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 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时当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 兔子小鸭成为孩子们的玩物时A. B. C. D. 11.将下面的几句话,整理成一段有序的文字。()在一定的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读时,可用泛读法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学会泛读吧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快速阅读方法泛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太紧密但又有一定帮助的书,也可用泛读法A. B. C. D. 12.下列

6、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组是()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下端开了裂的比她更长的一支竹竿。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十多岁的能打柴的小叔子。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 1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4下面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

7、“切切”这样的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暂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17题。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 种种境界。直

8、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

9、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15.下列对本段文字的中心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和控制。 B.字有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C.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难用。 D.文学的文字须顾到联想的意义。16.下列对本段文字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 B.直指的意义偏于类

10、型,联想的意义偏于个性。C.“烟”这个例子说明字的意义繁杂难以确定。D.举东坡的诗说明联想的意义不易控制,它可使诗文意蕴丰富。17.对这段文字内容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有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容易明确,但联想的意义不易捉摸。B.无论科学的文字还是文学的文字,都必须做到直指的和联想的意义的完美结合。C.文学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和联想,不能满足平淡的描述和表达。D.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要善用联想的意义,这样能使诗歌的意蕴丰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820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

11、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斯天下之民至焉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不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19下列各句中加点

12、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弃甲曳兵而走二.默写(每空1分,共10分)21. _,不尽长江滚滚来。22.同是天涯沦落人,_。23.一夫当关,_。24.画图省识春风面,_。25.浔阳江头夜送客,_。26.丛菊两开他日泪,_。27.谨庠序之教,_。2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29.及至始皇,_,振长策而御宇内。30.师者,_。三.翻译(共10分)3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分)3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3分)3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四.作文(40分)34.请以“_无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7A大致,大约或大体上;大概,大致的情况,不十分明确或有可能。还是,用在疑问性质的句子中表示选择;或者,用在陈述句中表示选择。偶然,与“必然”相对;偶尔,有时)8. D 改成“将近96%”或“96%以上”9.A B项“尽管”和“多么”不搭配,应去掉“多么” C项并列不当 D项滥用介词10. D11. A12. B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