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561252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四)(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合集) , 为您提供专业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下面范文仅供参考,如需文章写作请联系电话: (篇一) *,男,1977年11月出生,党员,退役军人,*镇*村委会委员,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从部队退役后,从事货运运营,他情系家乡,心系群众,*年至今任*镇*村委会委员,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该同志与村“两委”干部一道,通过多方筹措,利用有限的资金,竭力改变村容村貌。*年以来,*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69.6万元,启动基础社会建设项目6个,有力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

2、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生产不便问题,减轻了群众的出行成本,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年,该同志发起成立新海南药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社长。该合作社吸纳农户84户,其中贫困户16户,重点发展益智等南药种植,为农民增收铺下良好基础。服役期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年荣立三等功一次;退役后*年在*镇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篇二) 战“疫”面前不退役 大疫面前“勇”担当 国泰民安时,他们与我们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重整戎装,挺身而出,用爱和责任彰显军人本色。*,男,党员,*年入伍,*年7月退伍,现任柳州市鱼峰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军人的精神不能忘,军人的执着不能丢”,

3、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他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2月15日8时起,辖区小区内因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实行封闭式隔离管理。封闭式隔离管理的居民们生活如何保障?这是最大的难题。*同志作为退役军人主动加入后勤保障突击小分队并担任小队长。 后勤保障走在前。为保障重点隔离楼栋5栋200多户居民们的生活起居,他带领组员们及时建立居民生活需求群,了解居民生活所需,帮助居民购买所需物资,每天为居民们运输近百袋的生活必需品。物业保洁人员不足,他又主动承担5栋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虽然暂

4、时的疫情让居民无法感受往日的温馨,但是热情的后勤保障服务让居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温暖。 宣传时刻不放松。每天在繁忙的后勤保障工作之余,他也不忘通过口头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安抚居民情绪。 人文关怀显爱心。因5栋居民中有独居老人,每天他都要对独居老人进行电话跟踪,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并及时舒缓老人的不安情绪。隔离期间因为运输物资慢或生活不便导致某些居民产生了不理解的想法和情绪,作为楼栋负责人的他也能耐心向居民解释并开导,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5栋居民的一致认可。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面对疫情,*同志主动请缨、勇于冲锋、敢于担当,用自己的忠诚、坚毅、果敢、担当

5、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日从军、军魂入骨,若有战、召必回!”面对这场疫情肆虐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会冲锋在前、战斗到底,疫情不退我不退,直到打赢打胜这场阻击战”这是退役军人们斩钉截铁的话语。*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品质,工作做到群众满意,及群众所需是他的目标。 (篇三) 驻村帮扶显成效 在*县*镇*村总有这样一个身影,每天来回穿梭在*村各村庄角落和田间地头。他不怕苦,不怕累,进村入户详细了解贫困户家里的大小事情及所需所求。三年来,他帮助贫困户大力发展“5+2”特色产业,全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危房改造10座,

6、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得以实现。*年底,34户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摘帽,提前一年完成脱贫目标,他就是*镇派驻村工作队员*。 *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部队获得过两次“优秀士兵”和三次“优秀士官”,荣获过一次“个人三等功”和一次“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自*年从部队转业到*县*镇工作后,他尽心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5月,他担任*镇*村驻村工作队员,工作中,他以军人的作风,用心、尽力、用情,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 走基层,知民情 *村是*镇最大的村,有23个村民小组,全村5368人,以前在*镇工作过的干部们都知道*工作最难开展,一听去*村都愁上眉梢。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从未畏惧,从驻村第一天

7、起,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坚持走村串户,深入各村屯的每一个角落,调查研究各村屯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的民情风情,在掌握村屯的基本情况后,他很快摸清了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等家庭情况。同时,并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制定了家庭脱贫措施和个人脱贫措施,预测了年度人均纯收入,同时还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对他们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一户诸策、一人诸策、多策并举的精准帮扶措施,为整村脱贫摘帽提前谋划。 重责任,强观念 *年9月*妻子在医院生育二孩,按照国家规定,他本有20多天的陪护假,但是为了做好扶贫工作,他只在妻子身边陪护了几天,又进驻了*村。为此,他妻子还经常

8、对他抱怨:“你天天就知道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你既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现在他的小女儿已经一岁多了,可因与他见得太少,现在每次看到他都怕得哭,更不让他抱。他知道,作为丈夫他有愧于起早摸黑的妻子,作为父亲他有愧于出世不久的女儿,作为儿子他有愧于白发沧桑的父母,但是他更加清楚,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镇派驻村干部就不能有愧于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 为此,在他回家的时候总是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转业军人,是党培养了我,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畏难退缩,我应该挺身而出,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党对我多年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他的耐心劝导,妻子从慢慢地理解他,到最后的全面支持他。

9、想民所想,真扶贫 *年,*村还有*和*两户贫困户的D级危房急需重建,但两户情况较复杂,一是这两户住房都是与堂兄弟各占一半的,如果堂兄弟不让步,就不能进行拆旧建新,达不到住房保障指标;二是*户的自留地很狭窄,即便在他家的自留地上建房,也达不到住房保障的面积。在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后,*多次帮贫困户想办法、出主意:一是让*户把自家分得的那一半住房卖给兄弟,并与兄弟拟定卖房协议,由村委出具无房证明,然后再在自家的老库房进行拆旧建新,以确保有住房保障;二是做通*叔父的思想工作,恳请*叔父把自己分得的一块自留地让给*建房,争取让*早日脱贫。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户和*户的住房都在*年11月底建好并入住

10、,实现了贫困户危房清零。 *年9月,正是吴茱萸(药材)收获的季节,有天突降暴雨,他看到贫困户廖子勇家晒着的吴茱萸,二话没说,帮着贫困户一起收,尽管全身衣服被雨水淋湿透了,也无怨无悔。 创新方法,为扶贫造血 为了便于开展帮扶工作,他虚心请教,团结村两委干部和县派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各项扶贫工作,赢得了村两委干部对他的信任。建立微信工作群,实现有效沟通。一个是“*帮扶联系干部工作群”,用于指导和提醒帮扶干部开展各项帮扶工作;一个“*贫困户群” ,及时了解贫困户的动态、向贫困户传达上级的各项扶贫政策、为贫困户解答有关扶贫工作的疑难问题。 “*是一位好干部,国家的扶贫政策他都及时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们,我们

11、不懂的还耐心解释,我们有困难,他及时帮助解决,如低保、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己脱贫户廖四清心有感触地说。 “的确,*驻村三年,总是积极主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让贫困户由输血型变成造血型,不管是扶贫还是党建工作,他用心、尽力、用情去做,让我们村委工作轻松多了。”*村村党委书记黄学东说。 爱岗敬业,成效突出 *自驻村以来,十分珍惜“驻村工作队员”这个新时代荣誉,愿意把青春奉献扶贫工作上,上传下达不拖延,让每一个贫困户都知晓党和政府的相关扶贫政策。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他还鼓励贫困户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产业。如:葡萄、柑橘、优质稻等产业,对没有土地的贫困户介绍到扶贫车间务工,增加收入来改善家庭条件,实

12、现脱贫致富。 在他的帮扶下,*年,有23户获得上级产业奖补,其中种植葡萄和优质水稻的有14户(每户*元)、种植柑橘的有7户(每户2800元)、养猪的有2户(每户2元),奖补金额合计52元;*年,有30户发展产业并享受了产业奖补资金58760元;2020年,已有34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奖&16636;金85660元,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从*年至*年,帮助13户贫困户37人办理了农村低保;8户贫困户申请了小额信贷;10户贫困户实现了危房改造,两人享受了“雨露计划”,让中央的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户,让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忘我付出,抓好乡村振兴 驻村第一年,该县开展改厨、改变厕工作。*村也不例外,

13、为了做好工作,他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和自然村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出现了改厨改厕的高潮。 他的电话一天响个不停,“帮我找个师傅来,我要改厨改厕。”“我厨房厕所搞好了,你来验收。”为了改厨改厕,他车子光油费用了三千多元。 *镇二千户任务指标,*村就完成了六百多户,得到领导的多次表扬,也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年,他与*村各自然村村干部一道,彻底整治村中的乱搭乱建,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他鼓励*自然村干部建室内篮球场,协助筹措资金,处理矛盾纠纷,去年年底总投资一百五十万元的室内篮球场终于建成,这是*县乃至*市自然村中唯一的室内篮球场。 (篇四) 不改军人本色 普通岗位奏出最强音 *

14、,男,现年57岁,现为*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一名普通工人。自82年退伍后在生产一线四十年如一日,永葆本色、奋发图强、兢兢业业,用智慧与汗水谱写了普通岗位上的最强音,发扬了退伍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省首席技师、*省杰出能工巧匠、*省技术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省“八五”立功竞赛标兵、*省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省委组织部中共十八大推选党代表、*市先进个人、*市一等功奖章、*市五一金鸡奖章、*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市党员高技能人才标兵、*市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获厂、局、省QC技术成果奖5项。获得厂级和公司7次标兵、5次

15、优秀共产党员、4次先进生产者和先进个人、4次党员先锋岗、1次青年岗位能手。被中国航天报、中国机电报、*工人报、*日报等新闻媒体称为“提前跨入新世纪的人”、“金牌工人”、“普通岗位奏出最强音的人”。*年入编中国工人出版社奉献者的情怀,*年入编中国宇航出版社擎天基石,*年入编航天六院文化地图等诸多刊物。多次为机关、厂矿和各个行业做先进事迹报告10多场次。*以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姿态忠诚使命、履行职责,立足岗位、奉献人民,维护团结、推动发展,在退役人生的二次起航中留下了一道精彩的航线。 1983年他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原*水泵厂机加车间小镗床上,开始从事机械加工工作,由于他虚心学习,通过师傅教和同事们帮,很快就成为机加车间生产的骨干力量,挑起了车间小镗床工作的重担。在厂党委、厂部、工会开展的“优质、安全、高效”竞赛、“双增双节”、“八五立功五创新”等各项劳动竞赛中多次夺魁,多次被评为厂里和车间先进生产者,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团员,还获得了两次技术比武二等奖。在此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