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1240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天上的街市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是按人生、自然、科学、亲情、想象分单元边缀成辑,第六单元属于“想象”单元。“人生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本单元用一组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作品诠释了“想象”的神秘魅力!天上的街市是中国新诗奠基人郭沫若的一首新诗,编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课。它借助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将古老的神话传说翻出新意,表达了诗人在黑暗年代里对理想、自由、幸福的热烈追求,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具有新的意义。 2、教学目标备课

2、时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高屋建瓴,结合具体学情,深钻教材,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生字生词。 (2)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 (3)学习诗歌新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来源:Zxxk.Com【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3、重点难点: 考虑到初一新生对诗歌类作品接触较少,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习诗歌新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学,与自然、社会有了较多的接触,基本具备了认识自然

3、和社会的能力,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仍有不少学生难以直接地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在他们的眼里是像雨像雾又像风一样难以捉摸。三: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忙起来,最大空间地思考起来,最大程度地参与进来,本课尝试多种教法学法的有机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教法一,诵读法。语文教学千法读为本。在教学中,我将尝试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美读、品读、悟读。教法二,比较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因此我还选用了比较阅读法来为学生搭建学习之梯。在学法方面,我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借助小

4、组合作学习,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读、品、议、悟、辩、入等多种活动中渐趋热烈、深入。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教学设计为三个环节,即: 【屏显】美读奇文共欣赏品读疑义相与析悟读知人且论世3个环节,思路清晰、层次井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课堂诗意灵动,引人入胜。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要学生看图猜传说故事,并简单发问:“牛郎织女是喜剧还是悲剧?(悲剧)“”“悲在哪?”“对此你们心中有什么关于他们的美好愿望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美好愿望走进郭沫若的一首小诗天上的街市,看看我们的愿望能否在诗中实现?(板书课题)接下来正式开始新课的教与学。 第一个环节,美读奇文共欣

5、赏诗歌的教学要义一言以蔽之:读。因此,在学生与诗歌的逐步亲密接触中,我设置了下面三个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诵读的朗读要求:【屏显】第一遍,美滋美味地读; 第二遍,设身处地地读;来源:学&科&网Z&X&X&K 第三遍,声情并茂地读。(小组交流)来源:学科网ZXXK第一遍朗读,强调的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的积极参与,由此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我放出录音范读,待第三遍朗读时,学生则在小组内交流读,其意将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完美结合,这样既不缺失个性化的自我学习体验,又不丢弃在合作中完善自我的团队精神。 第二个环节:品读疑义相与析 通过前面的美读学生对诗歌有了整体的观照后,我将另一首有些许改动的天上的街市

6、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抛出问题: 【屏显】天上的明星亮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亮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可能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可能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可能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可能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可能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颗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屏显】请找出有改动的地方,并说说这样改好吗?为什么?(学习小贴士:先独立思考在书上相应的地方作好旁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显然,教师要做的便是如何引领学生进入“愤、悱”之界。当学生原有的阅读语

7、言被不容置疑地改变,当原有的阅读期待被毫不留情地推翻,这时,模糊与清晰、精致与粗糙、真理与谬误便此起彼伏而来,“愤、悱”之态也便自然生成了。在接下来的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点拔指导中,我致力于营造让学生尽情展示交流的磁场,它如撑开的降落伞,让每位学生生命的激情和尊严感在课堂安全着陆。在学生激烈的论辩声中,有关本诗的联想之妙、想象之奇、用词之精、语言之美、情感之浓悉数如期而至。来源:学|科|网Z|X|X|K 第三个环节:悟读知人且论世在此环节,提问:“课前,我们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幸福自由美好的生活” 之后我展示了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并阐述了织女

8、过着整日以泪洗脸,思念牛郎的生活,并由此出问题“郭沫若先生为什么要对牛郎织女的结局做如此大的改写呢,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若学生不能回答上来,我就展示当时诗人写诗时的背景: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那“冷酷如铁! 黑暗如漆! 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徒然归于破灭,诗人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伤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在黄海之滨,诗人放眼苍穹,心胸突然开阔敞亮,内心变得柔和而坚定。在美丽遥远的星空中,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来源:学科网由此学生便能迅速的得出答案:作者用天上的美好幸福

9、反衬人间的黑暗残酷,借此表达诗人对美好、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黑暗、冷酷、凄惨生活的不满和痛恨。 用诗的语言为这节诗歌的教学画上一个休止符,我期待它的娓娓余音生发成下一次学习之旅的种子。五 板书:为了表现教学流程,激活创造性思维,我设计了这个板书【屏显】 街灯-明星- 街灯-天上的街市 - 珍奇物品 - 牛郎织女 实写 (联想) -虚写(想象) 六、作业:我将作业设置为布置学生阅读一个中国的民间故事,并且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改编故事的结尾。意将课堂上的狭义语文延伸至生活,让语文与生活牵手,让语文在生活中润泽我们的人生,充盈我们的生命!七、教学评价这就是我教天上的街市的教学设想。我认为,诗歌的教学需要诗般的教学设计,因此我试图将这首诗的教学演绎成一段跌宕有致的音乐,潺潺从学生心灵流过,让他们在领略汉语文字美丽的同时,还能有智慧之花的尽情绽放,性灵之翅的纵情舒展!我的说课完毕,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