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1057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1,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精选,2,命题点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 (一)中国古代史的历史分期、阶段特征及其主要表现,精选,3,【关联提醒】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 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四个统一时期:秦汉时 期、西晋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结束分裂局面, 实现国家统一的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西晋(280年)、 隋朝(589年)、元朝(1279年)。,精选,4,2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既有统一,又有分裂,但分裂只 是暂时的,而且在局部分裂中依然孕育着重新走向统一的 历史因素,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

2、展的主流。,精选,5,(二)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精选,6,000,精选,7,精选,8,【关联提醒】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主要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两个方面;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专断独裁,中央集权 是指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专制主义是相对决策方 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而言的。,精选,9,(2)两对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三大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和地方机构 不断完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4)四大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服从中央;思想控制 不

3、断加强;文化专制不断强化。,精选,10,(5)全面评价: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促进 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和抵御外来侵略,具有积极作用; 但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导致专制独裁、暴政统治、政治腐 败,在明清时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消极作 用。,精选,11,(三)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帝王,精选,12,命题点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 (一)农业,精选,13,精选,14,【关联提醒】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其经济形态是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发展的表现是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 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等;其发展的根 本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另外要依托历代政府 对农业发展的重视、

4、农业政策及土地制度等。,精选,15,(二)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的发展,精选,16,【关联提醒】 1中国古代一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作为“末 业”发展受到限制,但仍有所增长。唐宋元时期,我国商 业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以宋元为临界点,到了明清 时期,由于闭关、海禁政策的推行,商业发展明显受限。,精选,17,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先秦:走在世界前列;春秋战国:封建经济产生和发展; 秦汉:封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南方经 济得到开发;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宋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明清:出 现资本主义萌芽。,精选,18,3中国古代的经济

5、政策 (1)休养生息政策:多出现在战乱之后或王朝前期,其核 心内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典型代表是汉初和唐初。 (2)“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思想的表现, 从战国商鞅变法到清代统治者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该政 策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国家安定,政权巩固和社会经 济发展;但长远来看,它压制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近代 中国的长期落后。,精选,19,(3)“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推行的一种自卫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表现。该政策虽然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但造成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 长期闭目塞听,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成为中国由先进到 落后的转折点。,精选,20,4我国封

6、建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1)继承性因素:在前一朝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2)社会环境因素: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3)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4)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有利于社 会经济的发展。,精选,21,(5)经济交往因素: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联系以及中外 交往的加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6)人民群众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精选,22,(7)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 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8)其他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 修等

7、,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精选,23,【热点速递】 热点中国首设“中国农民丰收节” 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期为公历2018年9月2 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 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发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 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 造,增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精选,24,【命题链接】 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 抑商”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的调整(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精选,25,【开放设问】 一、趋势类 1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8、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封建社 会发展的哪些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皇权专制 不断加强。,精选,26,(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 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3)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精选,27,二、因素类 2影响政治制度创立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 际环境。,精选,28,三、影响(作用)类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 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 权,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和抑制暴政。,精

9、选,29,四、认识(启示)类 4从古代制度与机制创新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制度与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治制度 创新要与国情相适应;政治制度创新应与时俱进,不断完 善;政治制度可以相互借鉴等。,精选,30,5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1)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 因素。 (3)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 (4)发展经济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注意环境与自然 和谐发展。,精选,31,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给 我们的启示。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调动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人民谋福利;党始 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