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004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榆树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 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火势蔓延 漫无边际B.苛政如虎 百舸争流 道路坎坷 峥嵘岁月C.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天下苍生 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 鹰击常空 材料翔实 佯装不知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看上去-风发.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而深邃.尽管易建联全力以赴奋力拼杀,却难以-扭转局面,最后以3:0败北。A. 义气 寥廓 独立B. 意气 寥廓 独力C. 义气 辽阔 独立D. 意气 辽阔 独力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以前没

2、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大家都乐得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B.他的演说不尽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C.品读徐志摩的诗,抒情主人公文质彬彬、潇洒优雅的气质扑面而来。D.幻想虽然美丽,但它扑朔迷离,咱们这些学生还是实际一点好。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纽扣 屋檐 赡养 忸怩不安B.叱骂 懈殆 凄苦 金碧辉煌C.咒语 辗转 碾子 偃苗助长D.典押 碳灰 掐死 天伦之乐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B.失其所与,不知。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下列各句加线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

3、之有。 厌,厌烦B.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C.又欲肆其西封 。 封,疆界D.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7.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君知其难也B.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C.以其无礼于晋D.失其所与,不知。8.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越国以鄙远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0.下列各句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夫晋,何厌之有。A.无礼于晋。B.敢

4、以烦执事。C秦舞阳,壮士也。D.古之人不余欺也。11.对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发图,图穷而匕首现。(秦王)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轲A不同,不同B相同,不同C. 不同,相同D. 相同,相同1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使(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C.仆所以留着者,待吾客与俱D.恐惧不敢自陈13.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B.荆轲又前而为歌曰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5、: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户。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B.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一八”惨案,伤亡人数约有200多人,李大钊,陈桥年等人也被打伤。C.将35860名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回国,中国政府用12个日夜,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的历史。D.出任北

6、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第一位中国大学女校长,一定是杨荫榆一生最志得意满的时刻,然而,她在这个职位上只待了一年半就狼狈离职。二、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6.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17.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18.又前而为歌曰:“ , 。”19.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20.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21惨象,以使我目不忍视了,-。三、阅读题(计30分)(一)阅读文本,回答2225题(12分)大 堰 河 ,在她 的 梦 没 有 做 醒 的 时 候 已死了 。她 死 时 , 乳 儿 不 在 她 的 旁 侧 ,她死 时,平 时

7、 打 骂 她 的 丈 夫 也 为 她 流泪 ,五 个 儿 子 , 个 个 哭 得 很 悲 ,她 死 时 ,轻 轻 地 呼 着 她 的 乳 儿 的 名 字 ,大 堰 河 , 已 死 了 ,她 死 时 , 乳 儿 不 在 她 的 旁 侧 。大 堰 河 , 含 泪 的 去 了 !同 着 四 十 几 年 的 人 世 生 活 的 凌 侮 ,同 着 数 不 尽 的 奴 隶 的 凄 苦 ,同 着 四 块 钱 的 棺 材 和 几 束 稻 草 ,同 着 几 尺 长 方 的 埋 棺 材 的 土 地 ,同 着 一 手 把 的 纸 钱 的 灰 ,大 堰 河 , 她 含 泪 的 去 了 。22.诗中写大堰河死时,“平时

8、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这对塑造大堰河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23.“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3分)24.“大 堰 河 , 含 泪 的 去 了 !”一句反复出现的表达效果是什么?(3分)25.第二节的排比句交代了什么内容?这些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629题(计18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

9、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拔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

10、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

11、礼品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D. 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拜送于庭B. 秦王还柱而走 今行而无信C. 而乃以手共搏之。 丹不忍以己之私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28.下列对“易水送别”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没事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C.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D.整个送行

12、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29把选段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计9分)(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2)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四语言运用(5分)30.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另选一个词概括你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并加以说明。要求:句式相仿,字数可不完全一致。 宽容,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胸怀寰宇。不是宽泛之宽,也非放任之容,而是襟怀的宽广,是兼收并蓄的包容。五作文(60分)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但是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班级 姓名 考号 - 6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