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560961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的工作总结范文 乡镇的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乡镇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会议精神,紧扣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区”战略,结合*实际,明晰思路,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工业强镇、产业特色镇、国家生态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兴工强镇、兴农富民、生态立镇、发展惠民”之路,把集镇作为主攻方向,把社会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把党的建设作为有力保障,倾力攻项目谋转型,大力优结构创特色,致力育生态打基础,全力保民生促和谐,强力整作风求实效,合力抓党建强保障,实现了全镇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呈现出经济平稳运行、财政较快增

2、长、工业繁荣发展,农业特色凸显、农村和谐文明、发展势头强劲的良好局面,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平台,站上了新的起点。 (一)项目建设形势喜人。坚持兴工强镇战略不动摇,围绕特种材料、机械电子、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以企业招商为主体,全社会协调配合,充分利用本地的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及交通优势,大力引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先后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跟踪落实意向项目,承接产业梯次转移,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企业帮扶质量提升,努力为客商创造一个满意的投资环境、良好的发展空间,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积极服务好宝海锌业、宏科特材、金泰特材等已落户工业园七家企业的同时,大力开展产

3、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活动,招商效益日渐显着。1-11月,共签约入园项目2个(其中大工业项目为江西昊泰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该项目今年签约,今年建设,今年投产),农业产业化项目4个,分别为水栀子基地1600亩,雷竹基地1800亩,新增莲子基地1200亩,新增高山油茶6000亩,列全县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量前茅。另外,正在洽谈中的各类意向项目5个。目前,入园大工业项目江凯实业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认真研究上级政策,积极利用挂点工作组领导及*籍在外杰出人士等有利人力资源,主动联系,积极向上跑项目、争资金,累计争取资金超过3200万元。 (二)财税收入攻坚克难。我镇始终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

4、把经济建设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宝海锌业、金泰特材、宏科特材、昊博食品、盛丰农业科技等园区投产企业,企业创税能力不断提高,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支撑。同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既注重灵活运作拓财源,又注重勤俭节约出财力,积极运作,多向联系,成立了凯成物流公司,总部经济初显成效,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的总量和质量实现新突破。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181万元,同比增长22.5%,占年任务的89.6%;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660万元,同比增长27.2%,占年任务的93.5%。财政运行状况的改观、可用财力的增加,较好地保障了我镇的正常运转。 (三)农业产业亮点纷呈。坚持以“打造农业

5、产业特色乡镇”为目标,着力筑基础、创特色、优服务,农业产业化工作亮点纷呈。目前为止,我镇已拥有万亩以上基地3个,分别为金银花基地、篁竹草基地、汉鑫油茶基地;千亩以上基地6个;新引进的科技种植类项目1个(蘑菇基地),其产品相对普通类蘑菇种植最大的优势是产量高、口感好、营养更丰富。另外,新田、冲头两村油桃基地呈现出高产量、高销售的良好局面,斜天、井一、富民、布口等综合养殖基地共存栏生猪2700余头,按照“三培两带二服务”的要求,真正实现了带领村民积极养殖种植,共同发家致富。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土地开发、小农水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南塘水库、螃蟹冲水库等水库和小山塘的除险加固工作全面启动,农

6、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环境变化明显,投资130万元,全部完成了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建设工作,改栏90户、改厕148户、改水154户、改路5800米、绿化公共用地2万余平方米,其中岐下村的新农村建设从高要求、从严标准,多次受到前来观摩领导的高度肯定;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开展,24个行政村、2个集镇的环境整治工作初见成效,惠及农户5千户、3.2万余人,农村环境日益整洁优美。 (四)集镇建设日新月异。坚持把集镇改造和管理作为造福*百姓最大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把集镇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注重规划引领,不断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提升集镇品味。集镇改造全面启动,紧紧抓住吉

7、莲公路改造建设的有力契机,立足开发开放,成功申报了集镇供水等项目。以莲吉公路改造为有力契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整合各类资金600万元进行了集镇的硬化、绿化、亮化,科学制定了集镇环境整治方案,集镇改造规模、进度都列全县乡镇前列。另外,我镇多措并举重点整治了店外经营、车辆乱停等不良现象,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使辖区居民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五)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切入点,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发展成果实现惠民共享。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新农合工作扎实推进,全镇农民参合31240人,参合率达96%,1-11月份,报销医疗费4

8、57万元;新农保工作全面铺开,政策逐渐深入人心,符合政策的农民正积极参保。xx年全镇共有16298人登记参保,参保率达到89%;共有4540人正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累计发放养老金25万余元,基础养老金按月发放率达100%。民政救助积极有效,核查、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73户277人、城镇低保对象13户16人,新增农村低保139户282人,低保户人数达636户1447人;农村五保户日常生活保障有序,发放173户44万元;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下坊敬老院,已于今年9月建成让老人入住;98户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进展有序,预计年前可全部乔迁新居。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集中力量开展了计生整治活动,计

9、生各项指标明显提高;12个 _村的 _工作力度加大,成效明显。 (六)社会管理不断改进。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建设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增加了社会和谐因素,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效能建设有力推进,坚持把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手段,按照“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模式,投资230万元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中心,构筑起了一个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新平台。同时,认真落实便民服务

10、中心办事责任制,高标准制定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对待群众,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消除了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社会态势和谐稳定,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理”的方针,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帮教工作,促进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采用没有问题抓预防、潜在问题抓排查、发现问题抓疏导、出现问题抓治理的“四抓”措施,有效控制了“7984”、“6872”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全年没有出现省、市非正常上访事件,和谐社会再出

11、新成效。安全生产监管有力,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成立了打击非法生产巡查小组,实行全天候24小时巡回检查,全面清理整治了非法开采行为,确保了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镇紧紧围绕县委“4113”发展战略,发挥“莲文化”和红色资源优势,丰富“红色莲花”党建品牌内涵,于xx年建成二个红色陈列室(赣西民俗陈列馆和莲花“红五月”革命历史陈列室)对外开放,并将其作为党员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我镇正确定位,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抓班子、抓阵地、抓产业、抓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分别打造

12、“红色文化型”、“产业型”、“服务型”等11个“特色党建小区”,建立“党员红色教育基地”,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规范的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先后建立完善了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体系和村干部考核体系,基层干部的办事效能不断提升。党建活动内容丰富。以大力开展“创先争优”、“五比五看五增强”、争当“四大先锋”等活动为抓手,创造性地提出紧扣*实际的具体活动载体,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读一本好书,每周驻村办公一天、夜访一晚,每个月进村讲一堂党课,每月到村参加一次党组织活动,每

13、月为村里解决一件实事。“五个一”工程实施以来,全镇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事热情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上级制定的相关廉政建设的配套制度、实施细则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了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 _力运行的监督明显加强,保障了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_实效明显。坚持以宣传特色、展示亮点为主,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对外 _,*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在萍乡日报发稿40余篇,其中头版头条1篇、二版头条8篇,在市电视台稿30余篇,县政府网站发稿20余篇,县级各种工作信息

14、简报发表20余篇。 今年以来,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一是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还少;二是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向经济强镇迈进的压力较大;三是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产业化特色和规模不够明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四是在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 _依然存在。五是镇村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xx年是全面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决胜之年,是推动*争先进位的突破之年。高标准谋划、高质量落实全年各项工作,对于推动*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5、根据上级精神和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镇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宗旨,紧扣“四区”战略,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工业强镇、农业产业特色镇、国家生态镇),建设美丽*。 (一)以兴工强镇为目标,着力发展优势产业。服务好宝海锌业、宏科特材等园区企业,确保企业产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做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促进项目早签约、早入园、早开工。积极协调推进昊泰江西昊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进度。配合好、服务好小江南矿区详探工作,合理有序开发境内资源,努力把煤炭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充分发挥我县的政策优势,利用*籍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脉优势,认真研究掌握上级政策导向、项目资讯、资金流向,坚持有线索就盯、有条件就跑,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重点在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等方面,谋划项目、对接项目、争取项目,真正把项目抓到手、把资金争回来。 (二)以财政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