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0902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课件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专题解析:叙事散文阅读典例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题。 挑山女人 漫漫石板路上刻着她坚实的脚印,峭壁岩石上留下她疾走的身影,一个普通的女人,用生命的“扁担”,挑起生活的“大山”,她就是安徽休宁齐云山下“女挑夫”汪美红。 清晨6点,齐云山脚下雾霭萦绕,当大多数村民还在休息时,她家中已经升起了炊烟。吃完早饭后,她又带上一盒饭,然后挑起前一晚准备好的货物开始爬山。陡峭的山路,一趟来回10来公里,汪美红每天要挑两三趟。这样的负重攀爬,别说两三趟,就是一趟,一个成年男子也难以吃得消,但汪美红已经爬了17年。 一个女人承受这样的命运,还要从多年前的变故说起。,1990年的汪美红26岁,是

2、一个美丽纯朴的农村女孩,嫁给了岩脚村的青年农民汪淑华。第二年,汪美红生了一个儿子,但娩出的是一个患先天性白化病的残疾儿!按照国家政策,汪美红可以再孕。第二年她又身怀六甲,并产下龙凤双胞胎。双胞胎的降生冲淡了这个家庭的阴影,年轻的妈妈也对日子充满了美丽的憧憬。,然而1994年3月1日,汪美红的人生改变了。丈夫在村口横江打鱼时不幸溺亡。丈夫突然故去,三个孩子嗷嗷待哺,身处绝境的她开始上山采茶、下田插秧。由于孩子小,她就挑着一双儿女,三人一起出工。大儿子不能见阳光,做母亲的怕他乱跑,只得忍痛将他捆在屋柱或桌腿上。“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儿子了,他很小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有时候也饿得哇哇大哭,哭累了就靠在

3、桌腿上睡着了。一个小孩,却比别人多流了多少泪。”亲戚们不忍心看着她如此艰辛,私下劝她再嫁,还有人直接劝她远走高飞算了,但当她看到儿女睁大眼望着她这个妈妈时,她下定决心:“抛弃孩子,天堂我也不去!”,当年10月,齐云山上的道观重建工程启动,大量的砖瓦、沙石、水泥和钢筋等建材需要挑运上山。于是,村里唯一的女高中生汪美红毅然咬牙扛起了扁担,换上了“解放鞋”,当上了挑山工。通向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几乎都是台阶,许多地方非常陡峭,挑货上山谈何容易。“当时是5元钱一百斤挑运费,从山脚爬上山大概五六公里,一般男人也就挑100斤,我第一天就挑了180斤沙石,希望能够多赚4元钱。”“开始并不觉得很重,但是越爬越累

4、,那天下来,两眼发黑,好几次差点连人带担掉下山。”当她拿到卖命换来的9元钱时,人已经虚脱。但第二天一早,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第一担沙石一过秤,203斤!到下午4点多,她已挑了两个来回,跑了四趟。可这个女子除了两个腿肚子练得结结实实,其实并不健壮,每走几百米,都要用拄棍撑着扁担休息一小会儿,密密的汗珠布在她脸上,而她的补救“秘诀”不过就是:“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腌菜盐分多,上山淌很多汗,也不容易觉得累。”,汪美红挑山,大儿子在家煮饭忙家务,双胞胎从10岁开始,一到双休日和寒暑假就帮着妈妈一起挑东西上山,上高中的时候,学习任务非常重,他俩还是坚持要帮妈妈挑担,从来不喊一

5、声苦。“家里条件差,有一年夏天,邻居吃西瓜,女儿瞟了一眼,我知道她想吃。后来我准备买一个,但还是硬被她拉住了,非说自己特别不喜欢吃西瓜,其实当时孩子连西瓜什么味儿都不知道。”那一刻,唯一能安慰汪美红的是,“我此生能够有这三个懂事的孩子,我也知足了!”如今大儿子已经20岁,学会了按摩,可以自食其力,而双胞胎儿女都很争气,应届高考均达到了重点分数线,女儿还超出重点线40多分,考上大学的这个暑假,他俩没有歇着,而是来到了县城开始打工 这位母亲17年风里来雨里去,踏着4 000多级台阶,往返9 000多次山下山上,行走20多万公里山路,磨破140多双“解放鞋”,加上挑断的70多根扁担,用母爱把一双儿女

6、“挑”进了重点大学。当目送成才的孩子们走出深山老林的那一刻,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1.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和作用。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全文的“文眼”,为文章线索。(3)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4)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5)运用修辞,揭示主旨。本文题目是挑山女人,其中“挑山”一语双关,一是点明一种职业,从事的繁重劳动;二是“负担”的沉重与人的顽强。“挑山”运用了夸张手法,概括了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赞颂女人的顽强与伟大。“山”运用比喻修辞,既指工作,又比喻家庭、责任。“挑山”与“女人”形成了强烈对比,制造

7、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答案示例:特点:“挑山”一语双关,明指从事的劳动,暗指“负担”的沉重与人的顽强。“女人”用词毫无修饰,与人物身份相吻合。“山”也是比喻用法,强调的效果更突出。 作用:一是交代本文记叙的重点人和事;二是“挑山”与“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2.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文内容做铺垫;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象征和暗示;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展开、推动故事情节。“齐云山脚下雾霭萦绕”是环境描写句,写出了主人公生活的特殊环境。“雾霭萦绕”写出了晨雾未散,突出时间早。侧面衬托出主

8、人公的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性格,也营造一种阴郁迷蒙的氛围,表现了当时人物的迷惘心情和艰难的家庭困境。 答案示例:既表明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与前句呼应,也衬托出主人公的勤劳、坚毅。,3.第段“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句中“一步一步”改为“一步步”好吗?为什么?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和刻画人物的方法。“一步一步”是动作特写,让人想象得出女主人公上山时举步维艰的样子;而“一步步”就显得上山有些轻松,缺少沉重、吃力、缓慢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不好。“一步一步”富有节奏感,写女主人公上山时的举步维艰,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而“一步步”缺少沉重、缓慢、吃力的表达效果。,

9、4.第段写汪美红认为“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因为这是她“不容易觉得累”的“秘诀”。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需要在读懂文旨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腌菜盐分多,上山淌很多汗,也不容易觉得累”一句中,“吃腌菜”说明生活贫困,营养不足。“淌很多汗”说明挑山工作的劳累,体现她的吃苦耐劳。“腌菜盐分多,上山淌很多汗,也不容易觉得累”是一个生活常识。高强度的劳作会大量出汗,出汗达到整身衣服全湿透的程度,血液中盐浓度降低,会导致浑身乏力,体内盐分严重不足,甚至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因此适当多补充一点盐分是可以的。 答案示

10、例:生活窘迫;吃苦耐劳;态度达观;生活经验丰富。,5.品析第段中加点“瞟”字的表达效果。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瞟”字是细节(动作)描写,逼真地写出了小孩子眼馋西瓜的情态,但又考虑到家庭困境,不得不强忍渴望。“瞟”字写出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也写出孩子的懂事乖巧。 答案示例:细节(动作)描写,既写出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又写出孩子的懂事,让人怜惜。,6.第段集中笔墨写了儿女们的表现,这样写的目的一是; 二是。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情节的设计是为突出文章主题服务的,引人入胜的文章离不开巧妙的情节构思。本文中第段集中笔墨写了儿女们的表现和成绩,是为刻画女主人公而精心设计的。通过写儿女们的表现和成绩,写出了孩子们的懂事、上进,表现了他们自身具有的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质。儿女们的这些优秀的品质和成绩是母亲的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从而侧面表现女主人公的伟大崇高、远见卓识和担当精神。 答案示例: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孩子们的懂事通过侧面描写,间接写出主人公对儿女们成长的影响/说明主人公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远见的人/提示了只有好“付出”,才有好“回报”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