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60680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47ppt不错待整理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高考文综历史题命题解题规律探析,肖卿贤,名师简介:,泉州七中历史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三次参加福建省高考命题。,肖卿贤 高级教师,泉州七中,一、选择题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近年国考卷历史选择题题干均为材料或情景设置,多为文字材料,偶有图片或图表等。 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其解题过程均包括解读信息、调用知识、分析推理、对比判断等步骤。 探究其命题基本规律,可以总结出解答选择题的“四项基本原则”:,历史选择题的“四项基本原则”,一、史实正确,二、概念准确,四、对应最佳,三、程度适合,原则一、史实正确,近年国考卷很少有简单考查史实的题目,但大多数题都包含着对史实的考查。 有些题目直接依据

2、史实即可作出判断。更多的选择题目凭“史实”也可排除1-2个选项,为后进一步续选择奠定基础。,依据史实判断的题例,对策:,对策:一是熟悉“课标”和“考纲”知识要求的各相关历史要素,理解各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二是审题时首先要关注时、地、人、事诸要素,注意选项与题干在这些要素上是否相符。,原则二、概念准确,中学历史涉及众多历史概念,通常包括一些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概念。 对概念的考查,是历史学科能力检测的重要内容。国考卷不少选择题都涉及历史概念的考查。,例:(2014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

3、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解题关键是对“君主集权”概念的精确理解。君主集权主要通过分割甚至废除相权来实现,明朝废相设内阁本身就是君主集权强化的体现。故选B。,例:(2014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解析:“主权在民”主要强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天赋人权”包含尊重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以3/5折算就违反了天赋人权原则;也违背人人平等原则,但“各

4、州平等”或“各州自治”关联不大。故选B。,对策:,高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概念较多,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对相关概念作出的详细解析往往很少,一些概念学生把握不到位。 要精确掌握这些概念,一方面要求老师加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概念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教材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原则三、程度适合,命题中为了提高迷惑性、增加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使用程度修饰词,使某些原来符合题干条件的选项变成条件不充分,审题不够仔细的考生容易误判。,例:(2014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

5、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解析:题干信息反映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权益;贵族受到一定约束,并没“丧失主导地位”;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而非“决定”;平民与贵族达成一定妥协,不是“日趋一致”。B项程度合适,A、C、D项均超出程度。故选B。,例:(2015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

6、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析:题干信息只能说明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还没达到“专权”或“控制”,不违反光荣革命确立的原则。A项程度合适,B、C、D项均超出程度。故选B。,对策:,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程度修饰用词,如:开始、最、决定性、完全等一些绝对化程度词要特别关注;相对来说,一些“一定程度”等相对性、折中性程度用词,往往比较适合。,原则四、对应最佳,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分析,仍有多个选项无法判定的,就需要通过比较各选项与题干的对应度才能解决。 对应是

7、双向的,一方面,题干信息必须充分满足正确选项需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正确选项必须能最大程度反映题干信息。,例:(2015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文化是经济社会的反映。题干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对妈祖的信仰得到朝廷认可,说明东南沿海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C项与题干信息完全对应;A、B、D三项对应条件不充分,故选C。,例:(201530),1938年,日本

8、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解析:题干信息反映了日本侵略者通过在沦陷区发行货币和非货币性质的“军用票”,可以推论其目的是掠夺沦陷区财富,从而转嫁战争负担,B项与题干信息完全对应。其流通地区不属于国统区,也没覆盖抗日根据地,A、C项与题干信息不对应;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选B。,对策:,解题时要坚持“材料优先”,不要以课本的观点“先入为主”,关注题干信息能否满足选项要求; 全面解

9、读题干材料信息,分析比较各选项中哪个选项对材料信息阐释得较全面或本质,得出最佳选项。 概括其基本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提供充分条件 最大程度反映 近年国考卷相对比较侧重“提供充分条件”,福建卷则相对较多考虑“最大程度反映”。,正确选项,题干信息,二、非选择题的“五个基本层次”,国高文综卷历史非选择题在能力考查上,遵循考试大纲: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方面、十二种能力要求。 考查以材料信息为载体,考查设问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基本层次”:,解答历史非选择题的“五个基本层次”,1.概括材料基本信息,2.比较两者的异同,5.评价或说明论证,3.结合所学知

10、识分析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概括材料基本信息,(1)直接概括内容(措施、主张) 例:(201548)指出卑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 答案: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分析: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断句”,提取“关键词”;其次是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精炼,用最简略、规范、专业的词语分点表述,答案要有一定概括性。 (201448(1))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545(1))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546(1))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2)抽象性概括(特点、趋势),例:(201440(1))概括清

11、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答案: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例:(201541(1))指出我国节假日其中一种变化趋势。 答案: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或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增多)。 分析:概括特点、趋势,要在概括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提高,反映其本质特征或规律;变化趋势通常用“由到”概括表述。 (201445(1))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01446(1))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3)从材料概括原因(背景),例:(2014

12、48(1))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答案: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 分析:直接从材料概括原因(背景),方法与直接概括材料内容基本相同。 (201446(1))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 (201545(1))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01445(1))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201546(1))概括卑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2.比较两者的异同,(1)指出共同点 例:(201540)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答案: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

13、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家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分析:指出共同点,首先要对两者信息进行概括,再通过对比寻找相同的、的或意思相近的词、句,分点或总体归纳表述。,(2)指出不同(区别、发展、变化),例:(201540)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答案:不同之处: 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 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分析:指出不同点,首先要对两者信息进行概括,不同点可以是各自分开的表述,也可以按方面逐项对比表述,要注意两者的对称性。发展、变化一般只指出后者的新特点。,

14、其它题例,(201440)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 (201446)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 (201441)指出两份目录其中一处不同。 (201546)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201540)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分析某一现象的原因(背景) 例:(201546)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 答案: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现象的原因(背景),首先,要看相关材料信息是否有“原

15、因”方面的信息,如果有可以先提取归纳(参照上文1方法);其次,可以从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推理其原因;最后,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时间确定对应的时代背景,再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原因。,其它题例,(201446)分析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区别的原因。 (201446) 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201448) 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201541)说明我国节假日变化形成的历史原因。 (201548) 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作用、价值、意义),例:(201545)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答案: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

16、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农民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现象的影响,与上文3分析原因的方法基本相同。 影响分析通常要考虑到积极、消极两方面,国考卷大多参考答案只提积极方面,两方面均提及的相对较少。,其它题例,(201445)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201440)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201445)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201446)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 (201448)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201545)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201546)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影响。 (201548)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201540)指出两种法制观念共同的历史价值。,5评价或说明论证,(1)直接评价(简评、评析等) 例:(201548)对卑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评析。 答案: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 解析:直接评价与上文4分析影响基本相似。评价通常要考虑到积极、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