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60642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培训讲义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讲义安全部2007年7月目 录一、概述31公司安全生产现状32安全生产及安全教育培训4二、安全生产基础知识61安全知识基本原理及原则7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03消防安全知识简介134电气安全知识简介185交通安全知识简介226工伤及应急处理24三、安全生产操作总则271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总则)272机械安全知识简介28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新员工安全教育讲义为了规新入厂员工的安全教育,从源头把好安全关,消减安全风险,特编写了本讲义。本讲义简述了公司安全生产现状,重点对三级安全教育的厂级安全教育的容进行了介绍。本讲义适用于公司对新入厂员工进行厂级安全教育。开场白(自由表述

2、):意外事件使我们每个有关的人员都付出代价,但付出最大代价的却是发生意外者本身。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害三代。所以安全规则是专为大家的利益而制定的,安全工作也是从大多数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也希望大家能够安全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你的努力也要求你在这方面给予合作。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并时刻都充分的应用,学习如何安全地工作。工作时要照顾别人的安全,别人也照顾你的安全,若是违反了安全规则,不但危害自己,也危害到别人。所以安全的途径才是最佳的途径,千万不要冒险。(讲解上课注意事项、考试事项)第一讲概述1 公司安全生产现状一、公司安全生产特点为世界

3、四大模架制造商之一,模架销售量多年来稳居亚洲之冠,公司是以钢材、模架及与模具工业有关的业务为主业。这就决定了我们公司安全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机械安全方面。公司属典型的五金机械加工行业,机械设备、特种设备众多,虽然厂区面积较大,但单机工作区域狭窄,物料(工件)堆放密集,吊运作业十分频繁,危险危害因素很多,工伤事故屡有发生,损失巨大,不管是从生产效益还是从员工的人身安全角度来看,安全工作都显得极其重要和迫切。安全重点: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机械安全方面。防护重点:手部、眼部防护二、安全管理组织网络三、安全管理的目标以人为本,营造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的“三零”目

4、标。“以人为本”:即以人性为本,充分尊重人性的需求。“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即指依靠员工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一线管理人员及员工熟悉现场、了解现场的优势,促进其自我改善及相互推动改善。“营造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即指通过激励、检查、宣教、制度规等手段,不断提升公司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素质、并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安全管理“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的总目标。“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是指无人员伤害事故、无财产损失事故、无环境破坏事故。四、公司安全管理的策略第一阶段:纠正和规阶段 通过教育培训、宣教活动,提升员工整体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提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安全工

5、程技术,改善现场安全环境,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通过检查督导,及时、有效地纠正员工的不安全心态和行为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并不断改善现场安全环境,提升事故的预防能力;通过制订规章制度,不断规员工的安全行为。第二阶段:酝酿阶段通过对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的加强和深入,不断地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通过广泛地开展安全提案奖励、安全管理先进集体评比等活动,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并促进安全管理竞争机制的形成。第三阶段:保持阶段 通过对第二阶段各项工作的更加深入和加强,达成全员整体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及技能、管理能力)的高水平,使安全改善变成每个部门、每个员

6、工自觉的行为,形成一个自觉地自我改善、主动地相互促进改善的企业安全文化。2 安全生产及安全教育培训一、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1.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培训是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国家通过一些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指导。2.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加入WTO,在全球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致化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安全工作,提高公司的信誉度和竞争力。安全事故不仅可以影响到员工、影响到股东、影响到客户、还要影响到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3.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有了安全一切美好的将来才成为可能

7、。工作只有我们获得相关安全操作常识之后,可以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二、新员工安全教育有关容新员工是事故的多发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比较高。是由于新员工在生产各方面安全素质不够引起的。一般新员工初来乍到,对岗位、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存在好奇、紧、侥幸、逞能、莽撞等一些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存在这样的不安全心态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安全的行为(违章作业),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也就是我们要进行新员工安全教育的原因之一。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新员工事故案例:事故经过:2007年5月24日,新员工代某在11#厂粗加工部实习时窜岗到本部E-Z-107钻床旁观看同事作业操作,突然该机床旁竖起(作划线用)的

8、板件(10件25030020,约11.78kg)一齐倒下,该员工马上用手去扶,不慎将左手无名指压伤至骨折。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该员工违章作业,徒手去扶即将倒下的板料是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1.该员工工作时间窜岗、离岗;2.部门负责人现场安全督查、日常安全教育不到位。整改建议: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板件或模胚翻倒时严禁用手或身体去扶正;2、工作时间严禁窜岗、离岗;加强现场安全督查,加强日常安全教育。三.新员工安全教育的形式:新员工安全教育分为三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公司级安全教育、部门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四.新员工安全教育容包括:a.安全法

9、律、法规知识b.公司安全组织与安全生产概况c.安全作业常识(机械、电气、劳动保护等)d.应急处理与急救e.灭火与逃生常识f.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五、安全教育有关规定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其中规定:1.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2.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3.新员工入厂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

10、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参加操作。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电气、起重、焊接(切割)、压力容器等特种作业的工人均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后,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注:特种作业就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压力容器操作等等。我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有:电工、行车工、叉车工、司机、焊工、气割工、电梯工、压力容器工等。4.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四新”教育和

11、变换岗安全教育。注:“四新”安全教育指: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对操作者及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及应急措施的应用等。 除了以上所将的三种安全教育外,还有复工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等。复工安全教育是针对离开操作岗位较长时间的工人进行的安全教育。第二讲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人类在不断发展进化的同时,也一直与生存发展活动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当今社会无处不在的各类安全防护装置、管理措施都是人类安全研究的心血结晶。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问题会

12、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对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就需要更深入,更具科学性。1安全基本知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安全发展,要求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要做到“预防为主”,而预防为主则是以必要的安全理论知识为前提,就要从基本的原理知识着手。比如说,什么叫“安全”?你也许会说,“那还不简单,就是没有危险”,不能说你的错,但那也不完全正确,“安全”的定义是:一种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正确了解了“安全”的定义后,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状态,要安全就要一直保持这种没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这样才能算是正真意义上的“安全”。我们学习这些基本的安全理论知识也就是让这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促进安全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一、安全基础理论知识1、人本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始终把人的地位放在第一,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在潜力。2.五同时“五同时”是指:企业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