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560557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秘写作 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和田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和田县紧紧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两个加速,一个突破”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核桃特色林果优势,采取依托基地、优化服务、提升品质、开拓市场等有效措施,坚持在“绿色、特色、规模、品牌”上下功夫,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xx年,全县核桃面积达30万亩,580万株,挂果面积达20万亩,年产核桃2025万吨,年产值达4.5亿元,人均来自核桃收入1685元,占人均收入的44.7%,核桃产业成为了和田县农民实现持续突破性增收的主导产业。一、依托基地,推动核桃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充实了和田县

2、绿色食品原料(和田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在基地发展中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责任到人。县委、政府定期就基地发展的一些问题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科技人员分片承包的责任制,挂牌服务,加强督查,确保了基地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化基地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根据核桃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增施有机肥,生物复合肥,控制土壤含盐量,改善士壤生态指标。按照基地生产管理要求,制定了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在各乡(镇)设立农1业投入品专供点,从源头上控制投入品的使用。建立健全了农户生产手册填写制度,使基地每一

3、位种植户都对各自地块编号、作物名称、品种来源、病虫害防治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明确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等部门为监管执法主体,对基地建设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进行监督检查或抽查。同时聘请基地中责任意识较强的农户担任生产监督员,适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有效促进了薄皮核桃数量和质量的快速提升。三是加大基地建设扶持力度。将核桃基地建设与“三北”五期、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形成资金合力。对农民定植核桃进行苗木补贴,千方百计保证核桃优先配水,推动核桃产业规模发展。积极争取北京对口帮扶省和自治区对口帮扶厅局的项目支持,

4、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促进核桃产业发展。四是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自xx年3月开始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和田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来,我们按照核桃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劳动者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对核桃主产区以外的其它乡镇也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模式,进而大面积提高全县核桃的内在品质、外观质量、食品安全水平和商品率,使全县绿色、无公害、有机核桃产品基地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xx年3月,经2过国家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自治区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有关专家验收组的全面、认真、细致的检查验收,和田县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和田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当年,受

5、绿色食品品牌牵动,和田县核桃市场价格每公斤同比增加3元,亩均产值同比增加318元,全县核桃新增产值3180万元。二、优化服务,走精品高效发展道路。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县财政每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110余万元,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三下乡”等有效栽体,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以核桃产业大户为重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要求,围绕核桃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着眼于建立长效培训机制,采取行政措施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办法,大规模、大范围组织广大农民开展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林果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核桃管理实用技术。组织编印核桃技术手册,做到农户每家一本,干部人手一册,普及核

6、桃全程科学管理技术。目前,全县已培训农民技术员1000余人、农民2.5万余人次,确保了每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同时,我们还聘请自治区林科院、农科院有关专家作为核桃产业发展技术顾问,为我县培养了279名科技干部和1200名农民技术员队伍,为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强化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县、3乡、村、组四级管理体系,推广高密度栽培模式,培养优质丰产品种,全面落实拾遗补植、水肥投入、病虫防治、树型培养、嫁接改造等各项管理措施,突出抓好13万亩核桃丰产示范园建设;改变传统的林、田一茬肥为林果业和大田作物分开施肥,按照“斤果斤肥”的要求,通过在果畦种植绿肥、打草积肥和加大林果业专用肥

7、投入等多种措施,确保肥料投入足额到位;统一调宽果沟,变果沟为果畦,确保了果树尽快成形。三是加大科技服务。进一步健全了县、乡党政一把手科技示范园建设制度,制定出台了科技人员绩效挂钩奖惩办法,全县80名林业科技人员包村蹲点进行科技指导服务,开展林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创业示范”活动。将林果科技示范园建设成效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挂钩,提高广大技术人员为基层、为果农、为产业服务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全县有11支农村党员技术服务队,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为核桃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提升品质,积极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大力实施精品园建设。结合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首先对核桃主产区乡

8、镇进行核桃精品园建设,按照连片布局、规模化发展的原则,采取地毯式嫁接、改良和清除低产、低效、退化的老果园,彻底改变农民传统的稀植大冠种植思维,重点对边角地、撂荒地和原有的老核桃基地进行矮化密植改造,使每亩地由过去的84第二篇、核桃产业调研核桃产业现场会汇报材料旬阳县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旬阳县林技中心向甲斌吉应云为准确掌握目前我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今后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为我县核桃产业健康、科学发展提供依据。近期,由林业局组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研工作组,深入城关、甘溪、赤岩、赵湾、双河、神河、小河、棕溪、构元等核桃产业重点镇,通过现场查看、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广泛征询

9、群众意见建议等调研方式,认真开展了调研工作,对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十三五发展规划思路。一、旬阳核桃产业发展基本现状(一)政府积极引导,统筹规划布局。旬阳县是陕西省核桃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有较好发展的基础。旬阳县委、县政府早在xx年就开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并把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作为生态立县战略的重中之重,突出自身特色,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县林业局在核桃产业发展中,坚持“科学规划、规模发展”,严把种苗、栽植、管护质量关,按照群众投入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积极向上争取林业项目和补助资金,以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补植补造等林业项目

10、带动核桃产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1-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截止xx年底,全县核桃面积达15万亩,其中挂果园5万亩,幼龄园10万亩。全县22个镇均有分布。形成秦岭巴山腹地核桃产业带。(二)优良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涨。我县的核桃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xx年-xx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阶段,全县发展核桃面积5.9万亩,占总面积的40%,以实生核桃为主。二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补植补造及扶贫项目带动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全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程建设的不断实施,对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也逐步加大。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选育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合我县栽植的香玲、鲁光等优良

11、早实核桃品种进行良种普及推广,目前香玲、鲁光等2个早实品种占全县核桃总面积的60%。据统计,全县进入挂果期的核桃园5万亩,平均亩产69公斤干果,xx年产核桃345万公斤,每公斤干果平均售价30元,产值达10350万元。待全县15万亩核桃全部进入丰产期后,按平均亩产69公斤干果计算,总产量将达到1035万公斤,价格按每公斤30元计算,产值将达到3.1亿元。(三)园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近年来,为加快我县核桃种植由零散栽植向规模发展、由低档次向标准化、由单一扩大规模向新发展与嫁接改造并重转变,我县狠抓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规划、园区承载、示范引领、

12、重点扶持等方式,集中力量推进核桃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xx年底全-2-县共发展核桃万亩重点镇3个、千亩示范村55个,核桃园区1个,核桃专业合作社(协会)2个。通过示范园和千亩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实现核桃建园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促进核桃产业高效快速发展。二、旬阳发展核桃产业的优势(一)我县种植核桃的自然条件适宜。旬阳县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属半湿润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1.5,最低气温-9.6,10的有效活动积温4748,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52天,年均日照时数为1790小时,年均降雨量为805mm。大量可

13、利用坡地也为发展核桃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全县各镇均适宜核桃生长,是核桃适生区。(二)我县核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县桃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目前,全县仍有需要退耕还林的坡耕地及移民搬迁后的耕地35余万亩,其中有近20万亩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浅中山区,正好是核桃最佳适生区,均适合栽植核桃。我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具备了立足大基地、面向大市场、开发大资源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其次,国家高度重视木本粮油产业,已将核桃产业纳入国家木本油料发展总体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先后印发了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3-意见、核桃示范

14、基地建设指南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整合编统筹安排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十项资金,用于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省政府也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产业发展的意见,把发展核桃作为三大干果之首及十大林业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扶持,把发展核桃产业纳入陕西高级木本食用油库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建设内容予以重点推进,根据中省要要求,我县也陆续出台了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实施意见、山林经济发展规划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将核桃产业确定为我县五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作为山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扶持和大力发展,今年将规划到十三五末,我县核桃面积将达到2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6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市即将启

15、动的二期退耕还林工程,也明确指出将实施退耕的地块以重点发展茶叶、核桃为主。中省市这些扶持发展核桃产业的政策和措施,都为我县核桃产业迎来了难得的良好发展机遇。(三)我县核桃发展基础较好。一是栽培历史悠久。核桃是旬阳的传统优势产业,旬阳县也因此被列为全国核桃生产外贸基地及国家核桃生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有优秀的品牌形象。二是农民发展积极性高。核桃栽植三年挂果,五年进入丰产期,按照平均亩产核桃100公斤,售价30元公斤计算,亩产收入在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高于种植一般农作物。近几年来,核桃-4-销售形势大好,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不少种植户从中尝到了甜头,种植积极性高涨,涌现出不少核

16、桃种植大户。三是具备成熟的栽培经验和有力的科技支撑。长期以来,我县狠抓核桃技术培训工作,县林业局适时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针对核桃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核桃苗嫁接、高枝换头、栽培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对林农进行手把手指导培训。先后派出专业技术干部到蒲城、黄陵等核桃产业发展较好地区学习参观,不断更新、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再送出去”的科技交流方式,培养出一大批乡土科技人才,为核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核桃市场前景较好。核桃位居世界四大坚果之首,被誉为“21世纪的超级食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卓著的健脑功效,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核桃在中国的消费总量虽然很大,但入均消费量仍然很低,年人均核桃占有量仅为0.38公斤,为美国的十分之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对核桃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与日惧增,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核桃需求量将以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