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60478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挖法施工技术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盖挖法施工技术,10.1 概述,在隧道施工中,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 优点,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而暗挖法工期长。因此 常用的方式是半明挖法。 较常见的半明挖法是盖挖法。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 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 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以逆作。 最早运用盖挖法的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马德里的隧 道,后来在很多国家隧道建设中得到应用,其在国外已经是成熟 的技术,但我国的发展应用比较晚。,10.2 盖挖法特点及施工类型,优点 结构的水平位移小,安 全系数高 对地面影响小,可以最 低程度影响交通,对居 民生活影响小 施

2、工受外界气候影响 小,缺点 由于竖向出口少,需水平运输,后期开挖出土不方便 作业空间小,施工速度较明挖法慢,工期长 和基坑开挖、支挡开挖相比费用较高,盖挖法的主要特点:,盖挖法施工类型 盖挖法有逆作和顺作两种施工方法。 两种盖挖法的不同点如下: 施工顺序不同 顺作法是在挡土墙施工完毕后,对挡土墙进行必要的支撑,再着手开挖到设计标高,并开始浇筑基础底板,接着依次由下而上,一边浇筑地下结构本体,一边拆除临时支撑;而逆作法是由上而下的进行施工的。 所采用的支撑不同 在顺作法中常见的支撑有钢管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型钢支撑以及土锚杆等;而逆作法中建筑物本体的梁和板也就是逆作结构本身就可以作为支撑,顺作

3、法中的支撑,10.3 盖挖顺作法,盖挖顺作法是在现有的道路上,按所需的宽度,由地表面完成挡土墙结构后,以定型的预制标准覆盖结构置于挡土结构上维持交通,往下反复进行开挖和架设横撑,直至设计标高。依序由下而上建筑主体结构和防水措施,回填土并恢复管线路。最后依据需要挡土结构的外露部分及恢复交通。,盖挖顺作法中的挡土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较高的止水性。 根据现场条件、地下水位高低、开挖深度及周围建筑的临近程度,挡土墙结构可选择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刚度大、变形小、防水性好的地下连续墙是饱和软弱地层的首选。,开挖的宽度很大时,为了防止横撑失稳,控制横撑的自由长度,并承受

4、横撑倾斜时产生的垂直分力以及行驶于覆盖结构上的车辆荷载和挂于覆盖结构下的管线重量,在建造挡土结构的同时建造中间桩柱以支承横撑。中间桩一般为临时结构,在主体结构完成时将其拆除。为了增加中间桩的的承载力或减少其入土深度,可以采用底部扩孔桩或挤扩桩。 定型的预制覆盖结构一般由型钢纵、横梁和钢混凝土复合路面板组成。为了便于安装拆卸,路面板上均有吊装孔。,盖挖逆作法多用在深层开挖、软弱地层开挖、靠近建筑物施工 等情况下。该法在地下建筑结构施工时以结构本身既做挡土墙又作 内支撑,不架设临时支撑。施工顺序和顺作法相反,从上往下依次 开挖和构筑结构本体。,10.4 盖挖逆作法,10.4.1 概要,所谓全逆作法

5、就是从地面开始,地上和地下同时进行立体交叉施工的方法; 半逆作法是将地下结构自地面往下逐层施工,地面以上结构在地下结构完成后在进行施工。,优点 结构本身用来作为支撑,具有相当高的刚度,使挡墙的应力、变形减小、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能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的沉降,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适用于任何不规则形状的平面或大平面的地下工程。 可以早期展开地上结构的施工。同时进行地上和地下结构的施工,缩短了工程的施工总工期。,10.4.2 逆作法的特点,优点 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大大削减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费用。 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给

6、地基,减少了大开挖的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减小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10.4.2 逆作法的特点,缺点 设置的中间支撑立柱和立柱桩要承受地下结构及同步施工的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而且土方开挖引起的土体隆起易产生立柱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影响不利。 所设立柱内钢骨和原设计中的梁主筋、基础梁主筋冲突,致使节点构造复杂,加大施工难度。 为搬运开挖出的土方和施工材料,需在顶板多处设置临时施工孔,必须对顶板加强措施。,缺点 地下工程在楼板的覆盖下进行施工,闭锁的空间使大型的设备难以进场,给施工带来不便。 混凝土的浇筑在各阶段都分有先浇和后浇两种,产生交接缝,不仅给施工带来不方便,而且带来结构防水的问题,对施工计

7、划和质量管理提出高的要求。,逆作法适用于以下场合: 接近开挖地点有重要结构物时。当在重要结构旁施工时,要求挡土墙变形量很小,运用逆作法施工,多采用高刚度挡土墙,逆作结构作为结构本体,本身具有很大的刚度,能有效控制变形。 有强大土压或其它水平力作用,挡土支撑不稳定,需要强度和刚度都很大的支撑。,10.4.2 逆作法的适用场合和注意事项,逆作法适用于以下场合: 开挖深度大,开挖或修筑主体需要较长时间,特别是需要保证施工安全情况下。 因进度上的原因,需要在地板施工前修筑顶板,以便进行上部回填和开放路面。采用逆作法,能做到地上和地下同时施工,合理、安全、有效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10.4.2 逆作

8、法的适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 因逆筑混凝土作为挡土支撑及主体的一部分使用,故应能充分承受临时设施的自重和其他荷载,同时不能产生有害的变形,并满足主体设计上的各种条件。 因施工是在顶板之下作业,作业环境差,故要充分注意施工的顺序、方法和安全。 其开挖要在短期内进行、把范围限制在最小限度内,不要过度开挖。,注意事项有如下几个方面: 考虑主体结构以外的支撑:当层高较高或地梁较高时,必须设置结构以外的支撑。在封闭的空间里,如何架设和拆除这些支撑。引起施工事故的发生。当斜支撑中有较大轴力时,轴力的垂直分量将会影响逆作结构及其立柱,必须对此进行验算。,如下图所示,为一个地下4层结构的施

9、工为例说明逆作法的施工顺序,10.4.4 逆作法的施工顺序,1-地下连续墙;2-地下一层;3-地下二层;4-地下三层;5-地下四层;6-立柱,第一步:进行围护结构 第二步:立柱桩的施工 第三步:0.00层结构施工 第四步:第一次开挖,地下一层梁板浇筑 第五步:第二次开挖,地下二层钢梁架设及梁板浇筑 第六步:第三次开挖和地下三层钢梁架设及梁板浇筑 第七步:最终开挖,基础及地下四层梁板施工,立柱桩一般采用现浇灌注桩,在选择施工方法的时候,要考虑开挖深度范围内在地下水的状态、地基的地质构成、土质及其相对密度等因素。现浇灌注桩在削孔时,保证孔壁与桩底稳定的施工方法一般有四种:设置挡墙法,即深基础工法;

10、采用竖管,使用水泥或清水的土螺钻法和反循环法;采用套筒的贝诺托工法;仅使用泥水的法,矩形桩。,10.4.5 立柱结构的施工,立柱的安装方式,主要取决于有无地下水。 有地下水时,立柱的施工一般采用贝诺托工法、土螺钻法和反循环法。 开挖过程中,桩的制作都必须有稳定剂; 钢立柱必须插入桩混凝土中进行固定。钢立柱不作基础底板。在立柱桩的混凝土中达到足够的强度,并且能支持住钢柱自重之前,必须在地面上对钢立柱设置临时支撑。,10.4.5 立柱结构的施工,根据钢立柱安装及桩混凝土施工顺序,将立柱的安装方法分为后插法和先插法两种。 先插法,一般采用有中间固定点的8-10m长的竖管。立柱较短时,安装就比较容易控

11、制精度;立柱较长时,就必须将中间固定点向下移动,并将竖管换成套筒,以使其承担孔壁的反力等。在混凝土浇筑时防止测压移动立柱,不仅牢牢固定立柱,而且必须采取使混凝土侧向流动较小的浇筑方法。 后插法的立柱平面位置在地面上定好,然后将立柱垂直吊入这个位置。后插法吊入立柱时,其位置的准确不仅取决于立柱的断面,而且取决于立柱的重心,细长立柱安装时,后插法比先插法容易控制精度。,没有地下水时,一般采用深基础工法:建造完后,人进入桩孔内,进行立柱的插入和固定。钢柱的形状是带有基础底板的,根据柱脚固定方法的不同,有锚钉方式、基础外包混凝土方式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 基础外包混凝土方式其基础底板下后浇混凝土的高度不

12、高,并且施工时要在钢柱基础底板下将混凝土填充密实。 锚钉方式是当桩混凝土浇筑后,将桩固定在预定高度上,依靠预先埋设的锚钉将带有基础板的钢立柱插入钉固定好。 当精度要求在1/400-1/200时,目测、悬挂2m左右长的铅锤、倾斜计三种方式来确认精度。精度大于1/500时,采用激光电子发光测定管。,逆作法接头的位置 逆作法接头的位置基本由地下层的层高来决定,且满足以下要求: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混凝土模板易于安装且有足够的精度; 模板和支撑撤去后,易于开挖; 取在结构内力小的位置; 尽可能接头和砂浆找平层位于同一标高上。,10.4.6 逆作法的接头施工,逆作法的接头处理 逆作法的接头施工时逆作法施工的

13、关键环节之一。在接头处要求先后浇筑的混凝土具有一样的受力性能以及等同物理指标。逆作法中接头采取后填法施工。由于浇筑速度不足或流动性差出现浇筑死角,形成较大的裂缝从而造成防水的薄弱环节。 逆作法的三种接头施工的接头性能由好到坏: 填充法注入法直接法。,10.4.6 逆作法的接头施工,充填法 在浇筑混凝土完毕后,将接缝下方5-10cm厚的混凝土浮浆层清除掉,然后注入无收缩水泥。填充法的接缝很容易清洗,充填部分的高度也很小,而且没有收缩性,如果施工好可以实现无间隙接缝。,注入法 为了提混凝土的密度和析水及气泡的排放度,将先浇筑混凝土底面做成斜面。注入材料有两类。较小缝隙(0.1mm),采用树脂系材料

14、,但成本高;较大缝隙(0.5mm),采用水泥系材料,鉴于其流动性差,多加特殊添加剂。注入通道的设置可以采用钻头钻孔法;或设置接缝棒。,直接法 在先浇筑混凝土的下方继续浇筑,浇筑口高于施工缝,利用自重使其密实,再接缝口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气泡,增强密实性。具体有漏斗浇筑法、再振动法、套筒浇筑法三种形式。 漏斗浇筑法先浇筑混凝土的下方,将它做成两个方向或四个方向的倾角(20-30),在后浇的模板上部设置高15-20cm的漏斗型浇筑口。柱子的浇筑口需要两个以上,浇筑口应每隔1m设一个。 再振动法当混凝土浇捣之后,经过半小时,从漏斗处插入振动器进行二次振动,排除内部气泡,要做到无缝连接,还需与注入法混合使用。,直接法 在先浇筑混凝土的下方继续浇筑,浇筑口高于施工缝,利用自重使其密实,再接缝口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气泡,增强密实性。具体有漏斗浇筑法、再振动法、套筒浇筑法三种形式。 套筒浇筑法在先浇混凝土内部,浇筑接头混凝土之前,从上层板面往下埋入直径150的套筒,后浇筑的混凝土通过套筒从上层板面向下浇筑。利用浇筑压力来实现密实性要求。但此方法需要与注入法混合应用,才能解决混凝土沉降较大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