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0448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四)高三年级语文科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

2、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

3、产生乐水乐山之情。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

4、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的诗句:“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1、 下列对山水

5、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山河之异”的国情变化对文人的影响,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愈来愈沉重。B、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可以使文人们寻求抚慰和解脱,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B、

6、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用“读书万卷”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聚。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和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7、”,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C、诗人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于是使欣赏者有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勾画远景的笔墨不多,却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郭琼,平州卢龙人。祖海,本州两冶使。父令奇,卢台军使。琼少以勇力闻,事契丹,为蕃汉都指挥使。后唐天成中,挈其族来归,明宗以为亳州团练使,改刺商州,迁原州。

8、清泰初,移阶州,城垒未葺,蜀人屡寇,琼患之,因徙城保险,民乃无患。受诏攻文州,拔二十余砦,生擒数百人。晋天福中,移刺警州,属羌、浑骚动,朔方节度张希崇表琼为部署,将兵共讨平之。连领滑、坊、虢、卫四州。开运初,为北面骑军排阵使。阳城之役,战功居多。改沂州刺史,充荆口砦主兼东面行营都虞候。擒莫州刺史赵思以献,改刺怀州。俄为北面先锋都监。契丹陷中原,盗贼蜂起,山东为甚,契丹主命琼复刺沂州以御盗,琼即日单骑赴郡。盗闻琼威名,相率遁去。汉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为行营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会平卢节度刘铢恃佐命之旧,称疾不朝,将相大臣,惧其难制,先遣琼与卫州刺史郭超以所部兵屯青州。铢不自安,置酒召琼,伏壮

9、士幕下,欲害琼。琼知其谋,屏去从者,从容就席,略无惧色,铢不敢发。琼因为陈祸福,铢感其言,遂治装。俄诏至,即日上道。琼改颍州团练使,又加防御使。时朗州结荆、淮、广南合兵攻湖南,诏琼以州兵合王令温大军攻光州,寻以内难不果。罢归朝,遣诣河北计度兵甲刍粮。周祖祀南郊,召权知宗正卿事。世宗征刘崇,为北面行营都监,历绛、蔡、齐三州防御使。在齐州,民饥,琼以己俸赈之。人怀其惠,相率诣阙颂其德政,诏许立碑。宋建隆三年,告老,加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归洛阳。乾德二年,卒,年七十二。琼虽起卒伍,而所至有惠政,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3分)A、琼少以勇力闻 闻:著称,闻名B、挈其族来归 挈:带领,携带C、蜀人屡寇 寇:贼人,盗匪D、契丹陷中原 陷:攻破,占领5、下列各句编为四组,能直接表现郭琼有勇力,为官有能耐的一组是( )(3分) 拔二十余砦,生擒数百人 阳城之役,战功居多 擒莫州刺史赵思以献 盗闻琼威名,相率遁去 铢不敢发 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3分)A、郭琼曾在契丹任职,后来和自己的族人一起归附宋朝,屡受皇帝重用,有过攻克二十余座营寨,生擒数百人的显赫战功。B、郭琼担任北面骑军排阵使时,在阳城之战上立下大功,俘获莫州刺史赵

11、思献给朝廷。C、平卢节度使刘铢摆设酒宴召请郭琼,想暗地里杀害郭琼,结果反而被郭琼说服。D、郭琼虽然出自行伍,但他为官以来一直施行仁政,尊敬礼待儒士,乐于坚持行善,是武臣中的贤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琼因为陈祸福,铢感其言,遂治装。(5分)(2)人怀其惠,相率诣阙颂其德政,诏许立碑。(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题。清平乐 (南宋)辛弃疾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8、说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5分)9、宋四家词选序论

12、说:“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试简析本词“变温婉,成悲凉”的风格。(6分)(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 招 牌 英哈里特思勒 帕帕敦特一向非常喜欢花,他经营花店已经很多年了,花店坐落在一个十字路口旁。他工作非常勤奋,并且生活得也很美满,他甚至有足够的钱供他的儿子

13、约翰上大学。 约翰也象他父亲一样喜欢花。虽然他想上大学,但他的理想是毕业后帮助父亲经营这个花店。 花店位于十字路口。尽管花店没有挂招牌,但由于帕帕敦特多年的苦心经营,城里的人们谁都知道这儿出售的鲜花是全城最美的。 花店第一次开业时,挂着一块很大的招牌,上面写着: 本店出售美丽鲜艳的花 第一个来到花店的顾客对帕帕敦特说:“我很喜欢你的花店,可不喜欢你的招牌。美丽、鲜艳的花,难道你就不可以卖别的种类的花吗?你为什么不把美丽鲜艳删掉呢?” 帕帕敦特欣然同意,认为这样很好,于是把招牌改为: 本店出售花 第二天,又一个顾客来到花店,他认为这个新开业的花店很使他称心如意,但他也不喜欢花店的招牌。他说:“假

14、如你不在这儿卖花,又在哪里卖呢?帕帕敦特,你应该把招牌上的本店两字去掉,这样多简单明了。” 于是,帕帕敦特又把招牌改为: 卖花 第三天,帕帕敦特的叔叔来到花店。 “你这个花店很漂亮。”他说,“可是招牌太罗嗦了。卖花,花当然是卖的,但是这样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你为什么不把卖字去掉呢?” 这样,花店的招牌上只剩下一个字: 花 又过了一天,本城的一个官员也来光临帕帕敦特的花店。 “我们来到这儿,感到很荣幸。”官员说:“你的花店看起来很整洁,宽敞明亮。你是一个很善于经营花店的人,你的花店位置适中,橱窗布置得幽雅大方;不过,我对於你的招牌有些想法。花,你的橱窗里摆满了美丽的花,那么你的招牌就是摆设了。人们看见这花,就会知道你出售花。所以最好是让你的花自己去说明吧。” 帕帕敦特听从了官员的忠告,索性摘去了招牌。 路过花店的人们一看到橱窗里摆放着的鲜花,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最后,帕帕敦特的鲜花远近闻名,盛誉不衰,没有人再去别的地方买花了。 这样,许多年过去了。 现在,帕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