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0256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语言运用(每小题分) 下列词语中,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扁(pin)(长)舟 玉簟(din)(竹席)渌(l)水(清澈)B.田父(f)(农夫) 刈(y)(砍)旗 玉扃(jing)(门户)C. 踟蹰(ch ch)(徘徊不前)凝睇(t) 绐(di)欺骗D. 剽(pio)(抢劫)掠 锱(z)铢 仆(p)(倒)地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面对教材的多样化,有的专家提出了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的理念,可谓切中肯綮。B.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

2、果常常是弄巧成拙。C.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海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D集合哨响了,同学们急匆匆地赶往操场,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书包。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诗人醉了,就让心灵在李白的山水边或是王维孟浩然的田园中,感受着远古而浪漫的宁静与安祥,自由地呼吸、睡觉、做梦。B.虽然张继笔下的寒山寺寄托着他个人科举挫败和羁旅生活的凄凉,但今天的人们依然在寒山寺的钟声里,忧伤在空气中平平仄仄地飞翔。C. 因为文化的质量,在于它恰到好处的品质,而不是简单做加法,只有文化成果的数量,所以文化可以养心

3、,像细雨润物般养成一个民族的气质和心灵。D.唐诗是一幅工笔的花鸟,是写意的山水,是精美的人物画卷。它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约的表达,渲染着耐人寻味的意境。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连环画、童话、神话,到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再到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B.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实,能够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和沉静,脚踏实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

4、我莫高窟的真正奥秘。日本井上靖的敦煌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也许应该有中国的赫尔曼黑塞,写一部纳尔齐斯与歌德蒙,把宗教艺术的产生,刻划得如此激动人心,富有现代精神。D.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 “茶只能产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陈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5、、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B.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春秋时期文哲大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C.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他因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成

6、就千古美名。“孤篇压全唐”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二. 社科文阅读(每小题分)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

7、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与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

8、入者。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

9、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6对徽州文化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文化是汇聚于徽州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封闭的地方文化。B徽州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在诸多文化层面都有辉煌创造,影响播及全国各地。C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具有完整严密、自

10、成体系的文化系统,演化成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其他各种文化具象。D徽州文化具有家庭文化的凝重的特点,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绝无杂姓迁入。7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而是以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为主并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B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C自古以来多战乱,使中原的百姓纷纷避居徽州,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

11、化根基。D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8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文化初步整合传统宗族社会伦理道德与商业精神的矛盾,使宗族伦理与商业精神有了并行不悖的可能。B徽州文化所崇尚的宗法礼教精神可能会使社会凝固板结,阻滞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更新;其突破传统、变异自我的尝试可能会导致失败。C徽州文化中积淀凝聚着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铭刻着传统文化尝试探索自身突破自我的印记。D徽州文化崇尚商业精神,致使徽州地区农业生产落后。三.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每小题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

12、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日:“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

1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合于桑林之舞 舞蹈 技经肯綮之未尝 尝试B. 批大郤,导大窾 顺着 善刀而藏之 拭擦 C. 视为止,行为迟 行动 臣以神遇 接触 D. 依乎天理 天然道理 如土委地 卸落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C.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D.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

14、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最终的顿悟;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就算技艺再高超在关键地方也要小心谨慎,专心致志。B庖丁解牛全文阐明了如何使技艺达到得心应手境界的道理。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并且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探寻“道”。 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尊重规律。其三,谨慎小心,收藏锋芒:“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简而言之,“依理谨行藏锋”。D 文章语言

15、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形有声有态;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每小题分)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