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560083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0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解析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高考一轮高考一轮考点扫描考点扫描 真题剖析真题剖析逐一击破逐一击破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专题专题 353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时,垂体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使尿液减少 B受寒冷刺激时会不由自主战栗,该反应涉及的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 C小腿抽搐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变化无关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 A、饮水不足时,由下丘脑产生,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

2、尿激素使尿液增加,A 错误; B、受寒冷刺激时会不由自主战粟,该反射涉及的中枢是下丘脑,B 错误; C、人体缺钙会引起小腿抽搐,因此和内环境成分变化有关,C 错误;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同时也受神经的支配,D 正确。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产热量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至弱酸性 D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 Na+和 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 【答案】D 【解析】 A、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

3、仍保持稳定,故散热量和产热量相等,A 错误;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错误; C、机体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来调节 PH,故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时,因为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 PH 不会变 成弱酸性,C 错误; D、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 Na+和 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依赖细胞膜上的 Na+、K+泵,该泵需要消耗能量把细 胞外的 K+泵入细胞内,把细胞内的 Na+泵入细胞外,从而维持一个不平衡的状态,D 正确。 3下列关于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4、,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C稳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它表现在生物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生物圈各个层次上 D正反馈调节能促进各级稳态的维持,因而是各层次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A、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的病原体,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故 A 正确; B、反馈调节是常见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故 B 正确; C、稳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个体、群体和整个生物圈都必须保持稳态,故 C 正确; D、正反馈调节能够打破稳态,不利于稳态的维持,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故 D 错误。 4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

5、围,对此,不正确的理 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 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 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 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 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的不断进行,机体细胞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6、D 项错误。 5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寒冷时手脚冰冷,说明内环境稳态已被破坏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多数依靠负反馈调节 D受病菌感染时人体会发烧,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C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不是绝对不变,A 错。寒冷时手脚冰冷, 是由于外界低温所致,机体通过调节体温保持相对稳定,B 错。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多数依靠负反馈调 节,如渗透压调节,体温调节,激素分泌调节等,故 C 正确。受病菌感染时人体会发烧,是由于机体免疫 力和代谢加强的表现,故 D 错。 6下表为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据

7、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 葡萄糖12.283.896.11mmol/L 钾离子3.233.505.50mmol/L 钙离子2.812.022.60mmol/L A会出现抽搐等症状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増大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D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 【答案】B 【解析】 A、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与题干信息不符,A 错误; B、血钾浓度低会导致静息电位产生时外流的钾离子增多,从而导致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増大, B 正确; 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进肝细胞,C 错误; D、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

8、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大,致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D 错误。 7生物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输入葡萄糖盐水是治疗急性肠炎病人最常见的方法 B白化病患者体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C给作物施厩肥,既能防止土壤板结,又能提高 CO2浓度,有利于作物增产 D硅尘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从而使人得硅肺 【答案】B 【解析】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因此,输入葡 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A 正确;白化病人因为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导致细胞中缺少酪氨酸酶,从而 表现出白化症状,B 错误

9、;厩肥是有机肥,给作物施厩肥,能加强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小动物的活动,使土 壤变得疏松,有利于作物根部的细胞呼吸;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作 物的光合作用,C 正确;当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 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 能受损,这种职业病叫硅肺,D 正确。 8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

10、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D 【解析】 A、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A 错误. B、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B 错误.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变化中,C 错误.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 正确。 9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

11、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 【答案】D 【解析】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比如温度、渗透压、pH 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 正确; 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B 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相互调节的结果,C 正确; D、人体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 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 错误。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12、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10中科院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该发现让 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病后的发烧总是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B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C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 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答案】C 【解析】 A、人生病后持续高热发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A 错误; B、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B 错误; C、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

13、挥调节体温作用的,C 正确; 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 错误。 11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中某种成分发生改变可能会引起人体患某种疾病 C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会使血浆的 pH 保持稳定不变 D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解析】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组织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 分肿胀的现象称为组织水肿,其原因是血浆、组织液渗透压发生变化而导致组织液过多,A 正确;内环境 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化学成分等理化特

14、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若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 发生改变,则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如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而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B 正 确;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会使血浆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C 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如高温环境中中暑,D 正确。 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减弱 B胰岛素可通过调节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糖原合成的速率等来调节血糖 C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

15、分泌活动的枢纽,也可调控生物节律 D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大于运动前 【答案】A 【解析】 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的代谢活动会紊乱,但不一定是减慢,A 错误; B、胰岛素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以及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从而使血糖降低,B 正确; C、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可调控生物节律,C 正确; D、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增加,通过机体的调节,散热量也增加,使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体温维持 相对稳定,D 正确。 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患者表现为发烧、咳嗽、 呼吸急促、嗜睡等症状

16、,严重者会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进入人体后由浆细胞对其表面蛋白进行识别并产生抗体 B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C患者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量增加 D病毒可使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但不会破坏稳态 【答案】B 【解析】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A、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A 错误; B、病毒进入人体后,患者表现为发烧,可能会导致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B 正确; 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増加会使机体散热量増加,C 错误; D、病毒可使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甚至破坏内环境的稳态,造成人体死亡,D 错误。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出汗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体温、血糖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内环境稳态的指标 C血浆中的水分可来自于细胞内液、淋巴和组织液 D高原反应、痛风、尿毒症,这些都属于稳态失调现象 【答案】B 【解析】 A、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尿量减少,A 正确; B、体温、血糖含量都是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